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是指一项工程预计开支或实际支出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工具,是合理利益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是评价投资效果的指标。因此研究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如何有效的进行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谈一点个人意见。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造价有效控制应根据建设造价单价性计价、多次性计价等特征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
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过程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95%-100%,正确的项目投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因此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一个合理经济规模,也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项目投入产出比处于较优状态,资源资金可以充分的利用。在确定规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在规模上大小适应。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但也需注意,规模扩大所产出的效益不是无限的、受技术、管理、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超过限度则效益不再递增,甚至递减。
(2)加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征地、水源、供电、运输、环保等工程项目外部条件的工作深度,使投资估算有充分依据。同时应广泛调查研究,多方案比较和选择,最终确定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项目建设方案。
(3)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投资估算。投资估算可以用资金周转率法、生产能力指数法、设备费用百分比估算法、系数估算法、功能单元法及造价指标做算法等,在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项目的特点选用。以增加估算的精度和深度。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选进适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要在设计阶段控制好工程造价应着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提倡设计招投标和设计方案竞选方式优选设计单位
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满足建筑节能和环境等要求,综合评定设计方案的优劣。择优确定中选方案。设计单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工程设计方案巧妙构思,在降低工程造价上要多动脑筋,以提高设计质量,力争在设计阶段就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
2.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杜绝在工程设计中任意提高安全系数和设计标准,或只考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而不重视经济合理性的现象,保证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2.3合理确定项目的概算金额,按照概算不突破估算的原则,拟定造价控制目标
概算可以采用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等方法进行编制。在方案详实的基础上准确计算工程量,套用合理的定额或指标是确定概算的基本方法。如有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项目,要求在市场上广泛询价,以保证概算的精确性。
3、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主要是以施工图预算或建安工程承包合同价为目标,控制建安工程造价。在这一阶段节约的余地已经很小,但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因而要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
3.1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质量、工期、造价三项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把好施工管理关,是全面造价管理的重要途径。
3.2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设计如有变更,一是要尽量提前变更,因为变更越早,损失越小:二是在每一变更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果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要切实防止通过变更设计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提高工程造价的情况发生。
3.3对工程现场签证手续严格把关
通过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专门部门,利用专业人员对工程实行专业化管理,避免出现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算经济帐的现象,造成投资失控的严重后果。为了严肃变更签证手续。应采取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代表现场联签的方式,保证变更、签证的真实性、合理性、经济性,避免弄虚作假现象及由此引出的纠纷。
4、认真做好竣工结算价的审核工作
工程竣工结算是综合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及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它采用货币指标、实物数量、建设工期和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综合、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开始建设到竣工为止全部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经审核的工程竣工结算是核定建设工程造价的依据。在这一阶段,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审核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结算资料包括招投标资料,竣工图、设计变更、签证书等,这些资料是编制结算的基本资料,我们在做结算前一定要核实这部份资料情况,只有以真实完整的结算资料为前提才能得到正确结算成果。
(2)审查工程量的准确性。工程量的审核是竣工结算审核过程中最重要、最繁琐、最细致的一项工作,必须以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及施工现场为依据,严格按照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进行审核,以防止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上虚增工程量来增加工程造价。
(3)审查定额套用是否正确。审查所列分项工程的单价是否与定额单价相符,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含的内容是否与单位估价表一致;对于换算的单价,首先審查单价的换算是否是定额允许的,其次审查单价换算是否正确。
(4)审查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费用定额和施工期间有关工程造价政策规定。
综上所述,有效的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应遵守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愿则,为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主动采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深入到建设项目各阶段中去。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控制数的准确度,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计算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从而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地控制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造价有效控制应根据建设造价单价性计价、多次性计价等特征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
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过程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95%-100%,正确的项目投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因此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一个合理经济规模,也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项目投入产出比处于较优状态,资源资金可以充分的利用。在确定规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在规模上大小适应。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但也需注意,规模扩大所产出的效益不是无限的、受技术、管理、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超过限度则效益不再递增,甚至递减。
(2)加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征地、水源、供电、运输、环保等工程项目外部条件的工作深度,使投资估算有充分依据。同时应广泛调查研究,多方案比较和选择,最终确定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项目建设方案。
(3)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投资估算。投资估算可以用资金周转率法、生产能力指数法、设备费用百分比估算法、系数估算法、功能单元法及造价指标做算法等,在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项目的特点选用。以增加估算的精度和深度。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选进适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要在设计阶段控制好工程造价应着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提倡设计招投标和设计方案竞选方式优选设计单位
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满足建筑节能和环境等要求,综合评定设计方案的优劣。择优确定中选方案。设计单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工程设计方案巧妙构思,在降低工程造价上要多动脑筋,以提高设计质量,力争在设计阶段就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
2.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杜绝在工程设计中任意提高安全系数和设计标准,或只考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而不重视经济合理性的现象,保证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2.3合理确定项目的概算金额,按照概算不突破估算的原则,拟定造价控制目标
概算可以采用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等方法进行编制。在方案详实的基础上准确计算工程量,套用合理的定额或指标是确定概算的基本方法。如有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项目,要求在市场上广泛询价,以保证概算的精确性。
3、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主要是以施工图预算或建安工程承包合同价为目标,控制建安工程造价。在这一阶段节约的余地已经很小,但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因而要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
3.1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质量、工期、造价三项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把好施工管理关,是全面造价管理的重要途径。
3.2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设计如有变更,一是要尽量提前变更,因为变更越早,损失越小:二是在每一变更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果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要切实防止通过变更设计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提高工程造价的情况发生。
3.3对工程现场签证手续严格把关
通过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专门部门,利用专业人员对工程实行专业化管理,避免出现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算经济帐的现象,造成投资失控的严重后果。为了严肃变更签证手续。应采取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代表现场联签的方式,保证变更、签证的真实性、合理性、经济性,避免弄虚作假现象及由此引出的纠纷。
4、认真做好竣工结算价的审核工作
工程竣工结算是综合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及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它采用货币指标、实物数量、建设工期和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综合、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开始建设到竣工为止全部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经审核的工程竣工结算是核定建设工程造价的依据。在这一阶段,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审核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结算资料包括招投标资料,竣工图、设计变更、签证书等,这些资料是编制结算的基本资料,我们在做结算前一定要核实这部份资料情况,只有以真实完整的结算资料为前提才能得到正确结算成果。
(2)审查工程量的准确性。工程量的审核是竣工结算审核过程中最重要、最繁琐、最细致的一项工作,必须以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及施工现场为依据,严格按照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进行审核,以防止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上虚增工程量来增加工程造价。
(3)审查定额套用是否正确。审查所列分项工程的单价是否与定额单价相符,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含的内容是否与单位估价表一致;对于换算的单价,首先審查单价的换算是否是定额允许的,其次审查单价换算是否正确。
(4)审查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费用定额和施工期间有关工程造价政策规定。
综上所述,有效的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应遵守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愿则,为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主动采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深入到建设项目各阶段中去。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控制数的准确度,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计算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从而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地控制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