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21世纪,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国际贸易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加密切,为了使国产的产品能够走向世界,相关的营销人才就必不可少,但是当下的国际贸易环境又对营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使营销人适应当前和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并推进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就要对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
关键词:国际贸易;营销;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全球化的营销时代林已经来临,这意味着消费者可挑选的产品越来越多,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营销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创新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大经济潮流趋势的新型人才,这对学校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一、目前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营销人才很丰富,但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为真正能够满足市场、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高端人才稀少,而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性。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有。
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市场营销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部分高校。作为一门年轻学科,从宏观上看,各高校制订的培养目标大致雷同,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設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的、从事现代营销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目标,目标的设立虽然在宏观上是我国的发展需要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上,各高校都没有明确方向,对于实际执行没有具体的作用,使得高校在进行培养时都是千篇一律的课程和模式,完全没有特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差异化需求。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在我国,个高校在进行营销学课程设计时都普遍存在这些问题。
(1)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比例大,挤占了专业课的课时,这里的基础课程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定思想、邓小平理论之类的政治课,还有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体育等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对养成学生的思品质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专业课的课时相对减少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时少,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专业课内容无创新,课程大同小异。在国内,各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课程设置上的雷同,很多课程各学校间都是大同小异,但是在教学的深度上却存在差距,使得课程内容重复,无法吸引学生。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现在各高校在进行教学时大多停留在书本知识上,都是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前学校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为主,并没有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知识大多流于表面,无法真正的与实践相适应。
二、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虽然要遵循国家的主要路线,但是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也要对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订,要使市场营销学专业的建设以鲜叶的发展进程为导向,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进行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适应性的改良,使人才培养机制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相吻合,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时代潮流的复合性、实用型人才。
2.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1)公共课方面要增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时比例,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相关理论课程的设计,增加人文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专业课的设计方面,要对专业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和拓展,将学科专业课程分为岗位通用的学科基础课程、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使学生的课程设置更能适应岗位的需求。
3.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1)案例研讨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典型的、有价值的企业营销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领悟营销理论,使学生走近真实的营销活动。
(2)情景模拟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授课内容对授课内容的场景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并灵活运用。
4.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1)积极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学,以赛代练,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创业大赛、策划比赛,使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习别校学生的优秀之处,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践增强专业知识的运用、理解。学校可以和一些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安排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应用型的市场营销人才。
结语:世界经济形势多变,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越加频繁,在这种时代,适应经济发展潮流、实践能力强的营销人才是市场所急需的,想要培养出高端复合性人才就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鳳珍.经济转型背景下高端技能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3):117-118.
[2]李伟.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9):290-291.
[3]王玲.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2):68-70.
[4]黄海棠.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河学院学报,2012,(01):59-62.
[5]王玲.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对外经贸,2012,(10):142-143,146.
[6]韦小兵,薛红燕,张建华.营销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分析[J].价值工程,2015,(07):158-159.
[7]郝克宁.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齐鲁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03):5-9.
关键词:国际贸易;营销;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全球化的营销时代林已经来临,这意味着消费者可挑选的产品越来越多,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营销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创新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大经济潮流趋势的新型人才,这对学校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一、目前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营销人才很丰富,但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为真正能够满足市场、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高端人才稀少,而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性。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有。
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市场营销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部分高校。作为一门年轻学科,从宏观上看,各高校制订的培养目标大致雷同,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設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的、从事现代营销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目标,目标的设立虽然在宏观上是我国的发展需要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上,各高校都没有明确方向,对于实际执行没有具体的作用,使得高校在进行培养时都是千篇一律的课程和模式,完全没有特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差异化需求。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在我国,个高校在进行营销学课程设计时都普遍存在这些问题。
(1)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比例大,挤占了专业课的课时,这里的基础课程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定思想、邓小平理论之类的政治课,还有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体育等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对养成学生的思品质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专业课的课时相对减少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时少,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专业课内容无创新,课程大同小异。在国内,各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课程设置上的雷同,很多课程各学校间都是大同小异,但是在教学的深度上却存在差距,使得课程内容重复,无法吸引学生。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现在各高校在进行教学时大多停留在书本知识上,都是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前学校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为主,并没有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知识大多流于表面,无法真正的与实践相适应。
二、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虽然要遵循国家的主要路线,但是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也要对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订,要使市场营销学专业的建设以鲜叶的发展进程为导向,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进行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适应性的改良,使人才培养机制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相吻合,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时代潮流的复合性、实用型人才。
2.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1)公共课方面要增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时比例,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相关理论课程的设计,增加人文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专业课的设计方面,要对专业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和拓展,将学科专业课程分为岗位通用的学科基础课程、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使学生的课程设置更能适应岗位的需求。
3.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1)案例研讨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典型的、有价值的企业营销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领悟营销理论,使学生走近真实的营销活动。
(2)情景模拟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授课内容对授课内容的场景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并灵活运用。
4.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1)积极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学,以赛代练,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创业大赛、策划比赛,使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习别校学生的优秀之处,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践增强专业知识的运用、理解。学校可以和一些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安排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应用型的市场营销人才。
结语:世界经济形势多变,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越加频繁,在这种时代,适应经济发展潮流、实践能力强的营销人才是市场所急需的,想要培养出高端复合性人才就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鳳珍.经济转型背景下高端技能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3):117-118.
[2]李伟.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9):290-291.
[3]王玲.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2):68-70.
[4]黄海棠.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河学院学报,2012,(01):59-62.
[5]王玲.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对外经贸,2012,(10):142-143,146.
[6]韦小兵,薛红燕,张建华.营销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分析[J].价值工程,2015,(07):158-159.
[7]郝克宁.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齐鲁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