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背景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love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21世纪,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国际贸易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加密切,为了使国产的产品能够走向世界,相关的营销人才就必不可少,但是当下的国际贸易环境又对营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使营销人适应当前和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并推进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就要对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
  关键词:国际贸易;营销;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全球化的营销时代林已经来临,这意味着消费者可挑选的产品越来越多,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营销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创新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大经济潮流趋势的新型人才,这对学校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一、目前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营销人才很丰富,但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为真正能够满足市场、适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高端人才稀少,而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性。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有。
  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市场营销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部分高校。作为一门年轻学科,从宏观上看,各高校制订的培养目标大致雷同,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設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的、从事现代营销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目标,目标的设立虽然在宏观上是我国的发展需要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上,各高校都没有明确方向,对于实际执行没有具体的作用,使得高校在进行培养时都是千篇一律的课程和模式,完全没有特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差异化需求。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在我国,个高校在进行营销学课程设计时都普遍存在这些问题。
  (1)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比例大,挤占了专业课的课时,这里的基础课程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定思想、邓小平理论之类的政治课,还有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体育等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对养成学生的思品质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专业课的课时相对减少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时少,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专业课内容无创新,课程大同小异。在国内,各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课程设置上的雷同,很多课程各学校间都是大同小异,但是在教学的深度上却存在差距,使得课程内容重复,无法吸引学生。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现在各高校在进行教学时大多停留在书本知识上,都是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前学校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为主,并没有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知识大多流于表面,无法真正的与实践相适应。
  二、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虽然要遵循国家的主要路线,但是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也要对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订,要使市场营销学专业的建设以鲜叶的发展进程为导向,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进行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适应性的改良,使人才培养机制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相吻合,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时代潮流的复合性、实用型人才。
  2.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1)公共课方面要增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时比例,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相关理论课程的设计,增加人文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专业课的设计方面,要对专业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和拓展,将学科专业课程分为岗位通用的学科基础课程、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使学生的课程设置更能适应岗位的需求。
  3.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1)案例研讨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典型的、有价值的企业营销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领悟营销理论,使学生走近真实的营销活动。
  (2)情景模拟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授课内容对授课内容的场景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并灵活运用。
  4.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1)积极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学,以赛代练,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创业大赛、策划比赛,使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习别校学生的优秀之处,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践增强专业知识的运用、理解。学校可以和一些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安排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应用型的市场营销人才。
  结语:世界经济形势多变,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越加频繁,在这种时代,适应经济发展潮流、实践能力强的营销人才是市场所急需的,想要培养出高端复合性人才就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鳳珍.经济转型背景下高端技能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3):117-118.
  [2]李伟.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9):290-291.
  [3]王玲.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2):68-70.
  [4]黄海棠.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河学院学报,2012,(01):59-62.
  [5]王玲.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对外经贸,2012,(10):142-143,146.
  [6]韦小兵,薛红燕,张建华.营销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分析[J].价值工程,2015,(07):158-159.
  [7]郝克宁.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齐鲁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03):5-9.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中国文艺事业经历了数十载的沧桑变化,涌现出了无数优秀人才得以传扬和发展,从延安到北京,跨越千里,却阻不断文脉的传承。  关键词:延安;北京;新中国;文艺事业  一、对近代延安文艺事业的探索过程  1.抗战时期的革命圣地“延安”。抗日战争时期下的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和领导指挥的核心。在当时有许多优秀党员、爱国知识分子齐聚延安,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运用他们的聪明和顽强的意志,以及刻苦奋斗
摘 要:法律规避制度是冲突法中的一项传统制度,在各国冲突法的立法和理论研究上也存在着争议。大部分英美法系的国家认为其制度可以运用强制性规则或者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等代替,其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不大。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适用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使人不禁思考其制度存在的价值与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规避制度,以及与强制性规则、公共秩序保留的之间存在的区别,并结合我国法院相关实践情况说明法律规避制度在我国冲突
摘 要:角色游戏是幼儿期颇为典型的游戏形式,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各年龄班的幼儿遵循自己的意愿,依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利用真实或替代的玩具材料,通过模仿或者想象,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中的情景。随着各年龄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生活体验及知识积累等方面也在不断增长,因此,他们所呈现的角色游戏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分析这些特点,将有助于幼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  关键词:各年龄班;角色
在党成立95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吹响了“不忘初心”的号角,在全社会中掀起学习和践行“不忘初心”的活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但是其职责是神圣的,是高于一切的,每个党员都要
一、问卷调查背景  创建和谐社会,共建文明国家,传递正能量,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进步的需要。其中作为社会文明重要部分的小学校园文明,与小学生息息相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盛,则国盛”。正处于人生最美好时期的少年时代,理所应当的成为文明的楷模,文明的使者和文明的传承者。  二、问卷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对自己或周围的同学在这个群体中文明程度的看法和认识,进一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