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0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案导学教学是教师借助“导学案”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案导学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章分析了初中物理导学案编写的原则,并例举了学案导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随着这种教育战略思想的不断渗透和物理新教材的使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愈加受到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的重视。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学案导学,直接关系到学案教学的成功与否。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的应用实践,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初中物理学案导学的理论基础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学案在本质上是课程的整合,就是教师借助“导学案”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其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导学案这个载体合二为一,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和谐统一,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初中物理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不同于教案,导学案的对象是学生,编写时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倡导学生从问题开始,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针对性原则
  导学案编写的重点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指导性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所编写的导学案会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由简到繁,层层递进,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学案导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多样化、多元化的,不同的学习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有不同的模式,而不同的模式则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以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摩擦力》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体实施学案导学。
  【案例】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摩擦力》
  1.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
  (2)探究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2. 学习重难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 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
  ①概念:两个 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____________的力。
  ②产生原因:相互接触的物体的两个面____________。
  ③测量:
  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④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设计意图:因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普通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较薄弱,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主动探究的兴趣不高,在课前预习部分,对教材的内容以填空的形式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指引,可以降低预习的难度,同时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思考,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
  (2)课堂导学
  探究1:摩擦力
  阅读课本,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下面的两个活动,感受一下摩擦力。
  ①让学生将手掌按在课桌上,向前滑动,体会桌面对手的前进有什么影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自己的感受。
  ②将牙刷的刷毛直立在课桌的表面,用力推动或拉动牙刷,观察刷毛弯曲的方向与牙刷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导学案设计意图:学生的兴趣来源于感官受到的刺激,来源于亲身体验,通过多媒体、实验、生活现象等创设情境,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了以上的情景设计后,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此时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引导讨论: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
  探究2: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①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图1所示,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测力计示数见图,根据__________知识,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
  ②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块的三次实验如图2所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两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导学案设计意图:物理学是基于实验的一门学科,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最关键的环节。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本探究环节编写时为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清晰呈现实验探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另外,导学案的“慢慢导”是为课堂探究的“大胆放”做铺垫的,在课堂探究中,教师要求各小组讨论和交流意见。课堂上学生互相交流切磋、沟通、共同研究,结果让人惊喜不已:只有当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才等于滑动摩擦力,而操作过程中很难保证物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探究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如果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下面的木板,这样木板不需匀速拉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小也会等于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而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这种方法更容易操作。这一发现让学生兴奋不已,他们纷纷发表意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这种方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然后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慢慢理解其中的原理,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兴趣。接着学生根据导学案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气氛活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学生利用导学案编写的达标检测题当堂训练,整节课可谓一气呵成,教学效果非常好。
  导学案作为课堂改革强有力的载体,保证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当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探索与解决。
  参考文献:
  [1]陈岗.浅谈如何运用物理导学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2).
  [2]侯艳红.初中物理导学案的编写原则[J].山东教育,2011(Z2).
  [3]徐丽.创建高效课堂的好方法——利用导学案[J].网络财富,2009(06).
  [4]高变英.“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济南:山東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发展国民经济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我国许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打击能力差,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
正确的理财观念的养成可以有效的促进高中生理财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头脑的成熟.同时培养高中生养成正确的理财观念也是高中政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高中生应该从现在开始逐步
会展业作为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必须走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环保之路。通过学习与借鉴西方国家在这一领域中先进的环保理念和经验,有助于实现会展与环境的协调,加强各方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基本问题之一,如何让存在智力障碍的儿童享受和普通儿童一样的教育模式,共同营造祖国美好的明天,一直是全国民众密切关注的焦点.智力障
我国在城市化方面的建设速度一直处于不断加速的状态,使得各大城市中的建筑高度开始逐渐增加,虽然这样为我国急速上涨的人口数量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但也导致在房屋建
美术是美学课程的重要载体.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控制,对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的意识相对较弱.我们结合苏少版美术教材中的“对称美”一节内容,试图从美术教学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会计信息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企业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以会计信息为基础,所以会计准则的变化也会对企业财务管
档案资源和文史资料都具有特殊价值,均是反映、记录、记载历史的资料。阐述档案资源和文史资料的概念与区别,分析两者的特点与关系,提出要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丰富文史资料。 F
正义的实现问题是当今社会正义理论与实践探讨的热点。相关研究建立在自由、平等等正义诸价值的证成基础上,但其研究重点转为对正义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价值均衡、规制建设等环
《左传·僖公六年》载:“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士舆榇。”杜预《注》云:“缚手于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史记·宗微子世家》载:“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