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杠杆率分化

来源 :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q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1998-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平均而言当地企业杠杆率水平越低.财政分权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对非国有企业则表现为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在于,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地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造成国企和民企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企业与地方政府政治联系越密切或者信贷约束程度越低,财政分权对其杠杆率的挤出效应就会越小.本文认为,企业杠杆率的结构性失衡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微观表现,应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针对不同部门分类施策,同时规范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加强金融统一监管、强化地方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稳定宏观杠杆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提供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大宗商品市场体系经历“市场培育—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体系高速发展—市场体系规范完善”四个发展阶段,成功确立了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别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市场组织体系和交易方式,市场逐步竞争有序、规范化发展,对外开放度和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展望未来,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目标,需要进一步构建全国性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着力提高市场集中度;加大市场双向开放力度,提升我国主要交易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价格话语权;破除行政性垄断、完善市场交易规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贸易新业态,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全球贸易格局,中国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定量分析中国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出口的总体性和结构性影响,并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2012年后各项跨境电商产业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相关类别出口增长约4%-9%.通过对贸易流的结构性分解,发现跨境电商产业政策能够促进出口沿着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实现增长,对扩展边际的作用更加显著,对集约边际的作用略显滞后.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跨境电商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信息成本,促进出口在扩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