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起源时期的3种被子植物对酸雨胁迫响应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49次 | 上传用户:ygp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验证起源时间较长的植物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假设,人工模拟酸雨胁迫,研究了在不同酸雨处理下不同起源时期的3种被子植物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石栎(Lithocarpus glaber)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的光合生理适应特性。实验设置了酸雨对照处理(pH5.6)、中度酸雨胁迫处理(pH4.0)和重度酸雨胁迫处理(pH2.5),并测定了这3种植物的光合特性。研究结果显示:1)在不同强度的酸雨处理下,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光合能力大小趋势为pH2.5
其他文献
该文主要从物候学、行为学和生态学3个方面首次研究报道了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的一种榕树--歪叶榕(Ficus cyrtophylla)的繁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歪叶榕榕小蜂(Blastophaga sp
为了解花内雄蕊合生结构的繁殖适应意义,初步研究了雄蕊合生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的花部综合征、传粉特性和繁育系统。半边莲花大且鲜艳,花瓣中下部弯折并合生成背部有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水稻(Oryza sativa)叶片气孔导度与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水稻不同叶位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为:GsL1〉GsL2〉GsL3〉GsL4。高
农业物流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两个要素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对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三个要素起到间接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对
为了探讨西双版纳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化学组成的影响,选取了相邻的次生林、耕种6年的农田和定植3年的橡胶园样地,对其0~5 cm和5~20 cm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中,有的是属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有的则属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特殊表现。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
摘 要:概念教学是教学一个基本环节,是启发思维、开拓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基础。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分析法、设疑法、对比法、比喻法、教具演示法、实验法、归纳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刻、准确地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以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教学;概念教学;途径;能力  概念是对于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特性的反映。一个正确概念的获得,是人们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材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