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7期发表了朱国伟老师的《陆游诗义再探》一文(以下称“朱文”),在这篇文章中,朱老师对学术界关于陆游《书愤》一诗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做了一番梳理,并
【机 构】
: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7期发表了朱国伟老师的《陆游诗义再探》一文(以下称“朱文”),在这篇文章中,朱老师对学术界关于陆游《书愤》一诗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做了一番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然而,在关于此诗结句有无以诸葛亮自比这一牵扯到本诗主旨的关键问题上,笔者觉得朱老师的说法似可商榷.今不揣谫陋,撰此小文,就教于读者.rn正如朱老师所提出的,关于此诗结句是否以诸葛亮自比,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看法,而这两种看法可分别以朱东润先生和钟振振先生的文章为代表.①朱先生直截了当地认为末两句“实则作者以诸葛亮自比”,钟先生则从诗人当时的心境、身份和口气以及身世并结合文本中语调变化的顺序质疑了朱先生的看法.朱文在介绍完这两种观点之后认为“尾联有以诸葛亮自比之意”,而笔者认为其中有两点仍需探讨.
其他文献
我国综合实力及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使我国向信息化、技术化时代迈进.现代化网络技术逐渐深入课堂,教师通过运用网络技术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
新课标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回答已有问题,而是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表达自己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想法,并把这种行为升华为一种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只有让学生的探究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实现教学的最高理想:把学生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广度和师生合作交流的状态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正>一个班的学生作文,通常情况下,教师感到满意的不会太多,这很正常,因为毕竟是在"学";大部分学生写得好,不但符合要求,而且佳作多,这种情况很少见。有学生回忆我的教学,说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曾这样写道:“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贵能验诸身.”这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课程中存在两个缺陷:一是教材的“经院式”的编写,许多教材的内容大多是教育概念的组合,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脱离.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当前社会讲究实惠的利己主义,并且这一主义已严重泛滥,鉴于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尤为
2011年7月25日至26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在杭州举行。全国教育干部培养工作组副组长、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郑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此,身为一名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