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补的营养与健康

来源 :中外妇儿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ong6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在南方长大,每到夏天雨水比较多,也潮湿。北方气候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干燥,风沙大。其实这是对北方有些误会了。由于工作关系我在北方待了6年,也习惯了北方的生活和气候。其实,6年中很少感觉到风沙的袭击,尤其是秋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秋季,指我国农历7、8、9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可见我们在秋季不仅要从心理上享受秋季带来的舒爽,更要从饮食上调整自己的秋季健康。
  
  杂食,量少
  
  很多书上都说了秋季需要进补,进补的食物还不少。这也是媒体总爱在适宜时节提出的敏感话题。有位过百的养生专家说道:养生,杂食,量少也!说的很精辟,其实人每天都要吃食物。来获取身体营养。因此,地里长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都可以吃吃尝尝(注:国家保护的不能吃)。我们的身体需要多种食物的营养补给,才能健康。而不能认为到哪个季节该吃哪些食物,这样营养是不均衡的。
  要想获取更多的营养,那就需要摄入多样多品的食物。每种都吃一点,不要多吃。有些人喜欢绿豆、茄子、白萝卜,也许是因为听了某些大师的演讲觉得就这3种食物最好。但是一个人一天就吃这几样,或者吃绿豆几斤,茄子几斤,胃容量是有限的,吃了这些就吃不下其他的食物,也就得不到全面健康的营养成分了,只能让我们听到哆来咪3个音符了,食物之间的营养成分是互补的,比如大米配上土豆,营养价值会更高。
  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食物,民以食为天。食物保健我们。因此,我们要吃大自然生长的各种食物,吸取各种养分,方能健康。单一食物吃的久了肯定营养不良。
  无论哪个季节,饮食上都是食物多样,营养均衡。
  
  秋季选择白色食物多一些
  
  秋季干燥,中医说白色食物入肺。意思是我们的食物当中有些白色的食物还是对肺部有好处的。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
  比如:豆浆,杏仁;百合,银耳;萝卜,莲藕,鱼类;上面这些食物我们可以这样优化组合一下:
  早餐中有:豆浆杏仁露
  中餐有:鲫鱼莲藕萝卜汤
  甜品:银耳百合羹
  少吃这些食物:
  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得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因此,建议在做菜的时候不要放那么多的佐料。
  
  补也要注意摄取低脂肪高蛋白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鲫鱼:又名鲋鱼,味甘性温。功效为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带鱼: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常吃带鱼还可滋润肌肤,保持皮肤的润湿与弹性。
  青鱼:补气养胃,青鱼所含锌、硒、铁等微量元素,还有防癌抗癌作用。
  鲤鱼:味甘性温,有利尿消肿。
  草鱼:又称鲩鱼。有青鲩、白鲩两色,味甘性温,有平肝、祛风、活痹、截疟之功效。古人认为,鲩鱼肉厚而松,治虚劳及风虚头痛,以其头蒸食尤良。
  泥鳅: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
  Tips秋季养生小总结:
  吃:季节食物多一些,营养价值更高。尤其是新鲜的蔬菜,水果。
  补:适当用鱼类替代畜类,用无腿的替代些4条腿的或者2条腿的肉类。
  动:秋季美景多,多户外感受,心情好,吃什么都有味。
其他文献
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奥尔夫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教师的作用不是鉴定音乐素质的好与差,而是让学生心中的音乐种子生根发芽。”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更多地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而非简单地教小学生唱歌或乐器的知识。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由于过于死板,导致很多小学生对于音乐课只是敷衍了事,音乐教学成了形式主义。因此,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来激发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见过一位不算年轻的中年女作家,肤色白皙,穿深色衣裙,左手腕上套着三四个纤细的金镯。一串串叠套着。衣着的典雅使原本俗气的金镯也平添几分高贵的气息,似乎漫不经心套在腕上的手镯,又使她多了几分俏丽。  由此看来,戴首饰,通常可以表现出一个人审美的品位和审美的能力。容貌身材美妙绝伦、完美无缺的人是极少数,多数人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显示美,就要藏拙避短。可惜,很多人不懂得这个浅显的道理。  有一次,好几位年
[摘要]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健康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明确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思路、基本规范和基本途径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分析加强师德建设必然性的基础上,还要认真研究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师德建设 必然性 措施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