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正念的中介作用及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维度、五因素正念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21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与正念、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正念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通
【基金项目】
:
安徽省2020年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0A068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正念的中介作用及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维度、五因素正念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21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与正念、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正念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通过正念的中介效应作用于手机成瘾;心理弹性在家庭亲密度和正念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 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可以通过正念间接影响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且心理弹性在路径前半段发挥了调节作用。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善于表达情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正念水平,减少手机成瘾行为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为探讨正念特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某高职院校的409名高职大学生,利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正念特质与手机依赖、睡眠质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0.37,P<0.01),手机依赖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r=0.31,P<0.01)。逐步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显示
手机成瘾指由于个体过度使用手机,并且无法控制其手机使用行为,进而损害其社会功能,以及引发个体心理和行为问题,是一种新型的行为成瘾。青春期的孩子身心上处于活跃的发育期,由于其好奇心强、自我控制力较弱,更易导致手机成瘾。为了保护孩子们免受手机成瘾的消极影响,数字化时代的父母通常采用各种手段来干预孩子的手机使用,形成了管理子女媒介使用(通常是手机)的特定教养方式,即父母干预。然而,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干预的
<正>一项调查了近2000名青年人的研究发现,在社交媒体上每天花费时间超过121分钟的人所感受到的孤独,大约是用时少于30分钟人群的两倍。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越多,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的时间就越少。
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塑造了新的传播环境,催生了新的传播模式,促使传统媒体走上融合转型之路。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在记者节发表的社论,是媒体对自身社会角色定位的集中表达。本文以这些社论为研究对象,采用编码和文本分析方法,结合元新闻话语理论和新闻认识论,围绕记者角色和新闻文本的媒介隐喻、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边界工作的话语呈现、记者职业伦理等,研究传统媒体对记者身份、角色的建构,探析媒体自我认知在新传
新媒体已深度嵌入城市女性的孕育生活中,并建构其母亲身份。首次经历人生重大角色转换的新手母亲,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帮助和情感支持,以面对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矛盾心理、焦虑感、孤独感和社会孤立感。本研究通过上海及西安两个焦点小组的访谈,发现新生代母亲利用现有数字媒体平台,倚重最具有即时性、定期性、充分性、专业性、个性化、实用性、私密性以及趣味性的内容信息,并借助互联网的联结,通过这种“信得过的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地理中心,也是中亚人口最多、最稠密的国家,撒马尔罕市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1870年中亚最早的报纸诞生于此。不仅在中亚,乃至亚洲,乌兹别克斯坦都是现代新闻业进步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初,乌国的本土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宣传推动了民族自觉和对殖民统治的反抗。沙皇俄国为了稳固在中亚的统治,对乌国本土新闻业进行压制。苏联时期,乌国新闻事业作为辐射中亚的重要分支被纳入到苏联新闻体系。
当前,龙岩市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但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冠肺炎疫情,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后疫情时代,就业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孕育着机遇。文章通过分析后疫情时代龙岩市的就业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践所得,提出了促进就业工作的建议。
技术赋权带来的传播可能性增多意味着媒体可供性水平的提升,专业媒体的转型由此也获得更多机会。本文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探讨专业媒体在微信社交平台的内容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实现情况。研究发现,在生产可供性方面,专业媒体应转变一线权威内容生产角色,下沉至为用户提供互动支持的二线角色;在渠道分发与拓展方面,应加强原创内容和用户兴趣的自驱性连接;在
城市文化,作为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们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代表着城市的历史沉淀、精神风貌和整体形象。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开展城市文化传播活动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一项创新。对于这项通常是有主题、有组织、周期性进行的传播活动,迫切需要构建与之相适配的综合、系统、量化、开放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以提升城市文化网络传播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本研究依据这项传播所具有的泛众参与、立体多元、虚实交互
手机成瘾往往伴随抑郁、焦虑、压力、孤独感等消极情绪,但目前较少研究关注这一现象背后可能的机制。前人研究已经证实物质成瘾和网络成瘾者存在情绪调节缺陷。在手机成瘾领域,有研究人员提出手机成瘾发展和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体不能有效调节或应对负性情绪。因此,本论文旨在检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手机成瘾大学生是否存在情绪调节缺陷。首先采用问卷法探索手机成瘾与情绪调节困难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次采用实验法,通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