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音乐对肢体动作表达的影响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作为人体动作的艺术,以人的体态、动律来抒发内心情感。音乐是通过音的高低、时值长短、节奏节拍及音的强弱、力度大小等组织起来的有机体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的时间性艺术。舞蹈音乐是伴随舞蹈动作产生,与舞蹈形影不离,使舞蹈能更好地完成其本体功能的重要因素,多用于舞蹈表演、教学、娱乐活动中。舞蹈音乐对肢体表达的影响直接刻画了舞蹈演员在表现力上鲜明的形象。
  关键词:舞蹈 音乐 表达
  一、前言
  目前的舞蹈研究理论成果中,主要集中在舞蹈本体动作上,代表人物有匈牙利人鲁道夫·拉班,德国的玛丽·魏格曼,中国的吴晓邦。拉班在“拉班舞谱”的创作过程中总结出运动的四大要素,即重力、时间、空间、流畅度;魏格曼在著作《舞蹈的语言》中,总结出了舞蹈动作本质的三大因素——时、空、力;吴晓邦在代表著作《新舞蹈艺术概论》中提出舞蹈具有“舞情”“舞律”和“构图”三大要素。
  以上对舞蹈的研究中,拉班的“四大要素”、魏格曼“三大因素”、吴晓邦的“三大要素”理论都是从舞蹈本体而论。本文力求从舞蹈音乐方面做一分析与研究,阐述它对舞蹈动作本质方面的影响。
  二、舞蹈音乐对舞蹈动作本质表达的影响
  舞蹈音乐与舞蹈动作是密不可分的。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们有时联系紧密,有时又相互分离,舞蹈与音乐地位都是互相波动的。周代的“六大舞、六小舞”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是合二为一的综合艺术形式,到了汉代,舞蹈作为独立的形式从综合性的艺术中分离出来,至唐代,达到了中国古代舞蹈作为独立艺术的顶峰时期。而随后的历史时期,随着文学、戏剧艺术的强大发展,舞蹈作为附属的因素消失在它们之中。直到新中国建立,艺术家们整理出了“古典舞”“民间舞”以及“少数民族舞蹈”。这些舞蹈音乐与舞蹈共同产生、发展、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舞蹈音乐的主题是由创作者的构思、表现内容而产生不同的类型。完成一个舞蹈作品时,编舞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表达主题、创作意图需要不同的音乐类型。舞蹈音乐可以采用单一的旋律线条音乐,也可以采用交响音乐以及打击乐等各种乐器的声响。如舞蹈《天鹅之死》:音乐选用由大提琴和钢琴演奏的《天鹅》的主题,音乐中两种乐器交相辉映,用钢琴表现波光粼粼的湖水的背景音乐,用大提琴表现天鹅面对死亡的挣扎和对生命的渴望的性格;如舞蹈《也许要飞翔》,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舞者丰富的内心感受,刻画了人物细腻的情感,这个剧目通过丁薇的一首《冬天来了》,来表达演员绝望、重生、挣扎、倔强的复杂情绪。
  第二,舞蹈音乐表现主题时创作形式具有多样性。多样性是在舞蹈音乐生成时形成的,与构思、创作动机是在一起的。它的素材有的是从传统民间音乐中生成,这类舞蹈音乐从民间音乐中挖掘、整理出适合舞蹈题材风格的音乐。如舞蹈《扇舞丹青》,这个剧目的音乐是根据民族古典乐曲《高山流水》改编的,《高山流水》这个乐曲本身,是运用了丰富的弹拨技法,来描绘流水的各种形态。有的是根据舞蹈作品内容创作的,如舞蹈《夫妻哨》,这个舞蹈通过音响效果的变化,音程关系大幅度的跳跃进行,带来旋律线的跌宕起伏,营造出了夫妻抗击自然灾害,坚守在自己哨岗的崇高精神状态。舞蹈音乐中优美旋律的奏出,表现了夫妻恩爱的幸福场景。
  第三,舞蹈音乐表达舞蹈创作者思想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个性上。“个性,应该是一事物所具备的其他事物无法取代的性质。”舞蹈音乐同样具有个性。由于创作者的田野经历、风格、情绪的不同造就了舞蹈音乐表达的个性,这种个性也是舞蹈音乐所具有的特性,主要反映在节奏节拍、音高音值、旋律线走向三个方面。节奏、节拍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动作本质中“力”的大小;音高、音值的变化影响着舞蹈体态幅度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舞蹈音乐中旋律线的走向与空间变化相和谐。
  三、结语
  本文是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对舞蹈音乐与动作关系的一点感悟。舞蹈音乐对舞蹈动作本质三方面关系结论的得出,希望会对本专业的学习、教学、表演、编导等相关专业活动有所帮助。中华民族是包容大气的民族,我们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在传统的文化世界里,舞蹈作为独特的一束光芒闪耀在大地上。也衷心地祝愿舞蹈音乐理论研究能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天鹅之死》编舞:Mikhail Fokine,音乐采用法国作曲家圣桑《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第十三曲《天鹅》。
  [2]《上房梁》编导:梅永刚,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中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
  (作者简介:罗雪,男,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艺术系青年教师,助教,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2013级艺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教育、舞蹈编导)
其他文献
摘要:滇剧是云南地区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地方剧种,是承载和表现滇文化的重要平台。但是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向前推移,在新旧思想观念和文化体系不断碰撞的今天,传统的滇剧如何在维系老观众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观众群体,在基于传承的发展道路上实现突破与创新,是当下文化艺术工作者不得不去深入思索的问题。本文以“新时期云南传统滇剧的传承路径”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当前云南传统滇剧的发展现状,然后从宣传、范围以及
摘要:歌唱训练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能使他们拥有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热心,并在熟悉民间音乐、了解国外音乐的同时,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嗓音的保护和转换他们大脑的兴奋中心,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适当的调节,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育。此外,适当的唱歌训练还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优良的品
摘要: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及知识文化水平,各地区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显得至关重要。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日均人流量相比之前大大提高,而随之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同时解决随之而来的环境、卫生、污染等问题,让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免费开放 阅读问题 应对措施  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所产生的问题  (一)阅读环境影响。以往因为图书馆的收费,导致很多
摘要: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在社会文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政治经济的日益发展,文化的发展也需跟上发展的进程,群众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且在政治经济中的价值和意义日益突出。本研究将主要阐述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并对群众文化的文化功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群众文化 社会功能 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我学习以及自我开展的社会性活动。群众文化对群众来说意
摘要:发展群众体育运动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方便群众锻炼身体上发挥体育设施的作用,提高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普及完善农村体育设施是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石。  关键词:体育 构建 和谐  三仁畲族乡是遂昌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遂昌城西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全国环境优美乡
摘要:柳毅故事为中国流传颇广的传奇故事,自唐代始出,后世多有演绎。本文从不同时代的文化变迁角度出发,以柳毅故事中洞庭龙王所论“火经”与《道德经》的转变为例,探讨唐宋间道家文化内部转变对柳毅故事文献流传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柳毅故事 道教文化 文献流传  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1)在后世演变甚广,其一即为元人尚仲贤所作之杂剧《洞庭湖柳毅传书》(2)。元杂剧对唐传奇的改编可谓是颠覆性的,已有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