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教师是影响儿童、学生人生的促进者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wf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澳大利亚,伴随着国家课程的开发和导入,自2013年开始,国家层面的教师标准被运用。按照其标准,教师职业生涯划分为毕业生、熟手、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高水平教师四个阶段。
  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制,按照宪法的规定,教育事项是各州政府的责任。因此,基础教育也是由各州政府和所管辖的教育部门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学校教育课程标准、所受义务教育年限、教师准入的方法等,各州均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其规定和实施办法也因不同的州而异。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之来,随着联邦及各州教育部长协议的“国家教育指南”出台之后,国家的教育框架和“统一性”得以被强化。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伴随着全国性的“学力”调查的推进,以全面了解与把握国家层面的教育平均水平和实施“公正”评价为目的,在教育基准、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统一化”的同时,力推教师的资质、能力“标准化”。
  2008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发表了题为《墨尔本宣言:澳大利亚青年人之教育目标》的新教育目标,以此来推动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该宣言提出,一是要促进澳大利亚学校的公平性及走向卓越;二是要促进澳大利亚年轻人成为成功的学习者,成为充满自信、创造性的个人,成为有教养的公民。这就是澳大利亚的国家教育目标。在急剧变化的时代,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当其冲必须保障所有的年轻人接受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联邦政府的中心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全国教师职业标准,统一不同地区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墨尔本宣言》指出,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师起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教育改革已成当务之急。该宣言提出要成立国家提高教师素质委员会。依据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协议,新的教师资质、能力标准的研制,国家层面的教师录用制度的设计等,将纳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
  在《墨尔本宣言》中,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中小学教师描绘出了这样一幅教师群像:作为教师,他应成为影响儿童、学生人生的促进者;作为个体、学习者和公民,他应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此外,对于所教的所有儿童和学生,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不可替代的才智教育;唤醒与激励他们;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源。
  此外,在澳大利亚有关教师资质、能力的框架中,认为教师是学校教育中影响儿童、学生成长与进步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是促进儿童、学生发展的鼓动者;教师是引导学生选择人生道路的“灯塔”。
  2009年,作为主导与负责教师教育改革组织机构的《澳大利亚教学与学校领导协会》宣告成立。其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建立起全澳大利亚统一的教师准入制度。
  2011年,澳大利亚发布了新修订的《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并于当年开始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教师专业的三大领域和七项标准。三大领域分别是:专业知识、专业实践与专业发展;七项标准指的是:了解学生及他们如何学习、了解教学内容与方法、计划与执行有效教学、创建安全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反馈与报告、积极参与专业学习与反思、为学校和专业发展共同体做贡献。新标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更多地关注了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各大学新的教师养成课程得到了认可,因为这些课程的开设是与国家教师专业标准要求相符的。
  2012年,为实现《墨尔本宣言》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澳大利亚教师表现与发展框架》和《教师、校长专业学习行动纲领》相继出台,旨在促进教师、校长自身专业化发展,强化专业研修的重要性。此《纲领》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对澳大利亚学校评价、校长与教师的专业研修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2008年,澳大利亚国家课程研发工作开始启动。经过2013年一整年的试行之后,各州开始全面落实。国家统一课程的实施,对中小学教师的资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了更進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还出台了《学生第一》的政策性文件,此政策是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四大支柱之一。为全面推进教师教育改革,2014年成立了《教师教育咨询委员会》。翌年,该委员会改革的建议形成了题为《现在行动:为课堂做好准备的教师》的咨询报告。以该报告为指导,在全面采纳各州教育部长意见的基础上,澳大利亚教师养成标准、教师资格证认定及更新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已于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2012年6月6日至8日,北京市教委评估专家组一行9人莅临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考察评估。
一、识字教学要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识字效率的好方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无论用哪种造字法构造的汉字,其字形和字表示的事物总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如,象形字是对客观事物的描摹;指事字大多是在象形字上加指示性的符号来表示字义;会意字是把几个意义相关的字或构字部件组合起来表义;而
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影响巨大的力量,任何的教科书、道德箴言、任何的奖励或惩罚都不能替代这种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教育中的一个特殊载体,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能力、气质及道德水平,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身素质的提升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定义“魅力”两字:“很能吸引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历经文明演化变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百度百科中说: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还有农历传统节日中的各种民俗活动以及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让学生感受、触摸中华传统文化,未尝不可。既然如此,为什么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俯视  1.俯视整个人类生存的地位  人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物质(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生来几乎是一无所有的,我们不完美,人天然地需要成长,需要逐渐地而不是一蹴而就地发展壮大自己,我们有一颗有待自我教育、挖掘和生长的大脑。为此只有通过教育来完善自己,这决定了教育的使命就是直面人的不完美这一事实和宿命,教育的根本原则就是改变不完美,一句话,改变差生。而人类全体在这个
目的:探讨对慢性病患者护理中语言技巧的应用。方法:对200例住院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过程中注意语言交流技巧的应用。结果:200例患者中193例发生情绪及心理的转变,语言技巧
通过对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着重对当前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对体育健康教育的总体认识不高,参与意识差,体育行为、素质、能力、
从古至今,东西方艺术都是在变化发展中走向成熟的。不同的艺术家、批评家、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艺术的定义,艺术的定义、形式、准则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文试从艺术理论
江西省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篮球队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江西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在建设上还存在着领导认识偏差、高质量生源紧缺、教练员资格和管理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