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笔者有幸参观访问了美国波特兰、洛杉矶的4所小学,走进美国小学校园与当地师生互动交流,通过课堂观摩和专家介绍,了解了美国小学体育教学情况,现将收获与体会与同仁们分享。 一、体育教学管理模式不同 1.体育课程标准适应区域学生特点 美国将教育分给各州分权管理,各州享有制订教育标准和具体实施的权力。各州在制订标准时,都会邀请地方教育基金会、州群体组织、学校、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和其他社团等方面的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幸参观访问了美国波特兰、洛杉矶的4所小学,走进美国小学校园与当地师生互动交流,通过课堂观摩和专家介绍,了解了美国小学体育教学情况,现将收获与体会与同仁们分享。
一、体育教学管理模式不同
1.体育课程标准适应区域学生特点
美国将教育分给各州分权管理,各州享有制订教育标准和具体实施的权力。各州在制订标准时,都会邀请地方教育基金会、州群体组织、学校、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和其他社团等方面的代表参加,合理制订该区域的学校体育标准,学校体育有社区体育的渗透,甚至是社区体育的一部分。
我国颁布全国统一的体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健康水平及运动技能水平有统一的要求。同时,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我国体育教师数量配备不足,美国亦是如此。如,加利福尼亚州是第1个对体育课程有立法规定的州,规定学生每10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00分钟。开始执行计划时,许多学校由于师资短缺而执行困难,但他们自有一套解决师资困难的妙招,如,学生除了在学校内完成规定的体育课时数外,没有完成的课时数交给社会的体育资源完成,其中,如由社区的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培训机构负责,确保学生尽可能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体育课程时间。
2.体育教学由学校与社区齐抓共管
波特兰的Boys
其他文献
“浸润式”培训是指将新入职的体育教师浸润在一个学术专业和教师专业发展高地,使其在优质体育特色学校中得到全方位熏陶,接受优秀体育教科研团队规范化、精准化的专业指导,高效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时间为全脱产一年。浙江省桐乡市新入职体育教师“浸润式”培训精准、扎实、高效,提供了一个培训的借鉴样板。主要培训操作如下: 一、“三式”环境驱发展动力 (一)激情跨入“幸福式”外显环境 按照学科在规定地点、规
根据微课使用场景的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课内与课外2种,其中微课在课内使用较多。为发挥微课对学生课外学练的积极作用,笔者积极探索实践路径。 一、课前运用,利用前置性学习 体育微课引导学生前置性学习,让学生的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产生更紧密的连接。要使体育微课充分发挥出前置性学习的积极作用,需做好以下几点。 1.正确示范,提前预学有概念 借助微课开展前置性学习,一般适用于新授课。为使学生对新技能学
一、“四好” 1.选好内容。选好比赛项目是开展体育教学比赛的前提。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比赛时,应根据教学进度选择可行的比赛内容,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是评判能否进行比赛的重要标准之一。应选择能被学生普遍接受、学生认为有趣的内容。对一些传统竞技项目,应在组织上大胆创新,增强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新奇的感觉。如,田径教学中的跑、跳、投等;球类教学中的传接球、投篮、射门等内容。 2.用好方法。
包头市铁路第二中学是包头市东河区政府主管的一所初级中学,现有在校学生900人,是包头市示范学校。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尝试组队、参与新兴的体育项目——校园足球啦啦操的展示与比赛(图1)。 一、活动背景 2017年7月,学校接到9月初将在鄂尔多斯市举办“内蒙古中小学生第二届足球啦啦操锦标赛”的通知。对于一所零起点的学校来说真是时间紧、任务重,
从不同的角度看运动能力时,都可归纳和总结其特点,但角度不同,特点呈现的侧重也不同。如果从一体化的角度看,运动能力的特点能够更加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且不同的个体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和探讨一体化视域下的运动能力特点及其个体差异,不仅能从理论上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更能指导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向纵深推进。 一、一体化视域下的运动能力特点与分析 在一体化视域下对运动能力特点深入分析时
为提升四川省各市(州)、区(县)体育教研员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推动区域内体育学科教育教学、教研发展,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外国语学校承办的“四川省2020年度‘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员高级研修班”培训,于2021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成都外国语学校举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立兵,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体育教研员谭步军,成都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龚智发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铁人三项”是极具挑战性、刺激性的一项运动,要求运动员先后连续进行1.5公里的游泳,40公里的自行车比赛,10公里的长跑,是非常考验运动员体力和意志的运动项目。我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已经整整41年了,做过一线的体育教师,担任过基层学校的行政工作,承担过上海市闵行区的小学体育教研任务。如今年逾花甲、临近退休,回望自己的“体育之路”,感觉自己总是行路匆匆,仿佛在与时间赛跑,途中充满着辉煌
体育课程一体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体育教育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其在整体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将给广大体育教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及时转变观念,而且要把握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与专项水平要随之提升,否则,就难以抓住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新机遇,难以适应体育课程一体化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中,明确了教研部门的作用,规范教研工作职能,要求“各级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中强调,教育科研院所要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和教学实验;注意借鉴国外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奖励并推广基础教育
一、案例背景 临近中考体育,一分钟跳绳是必考项目之一,笔者所在地区中考体育一分钟跳绳的满分标准是185个,由于学生跳绳基础较好,加之经过初中三年的练习,很多学生早已经达到了满分标准。根据以往中考体育经验总结,学生考前由于对跳绳的懈怠心理而造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跳绳项目与立定跳远、实心球项目考试方式不同,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如果学生考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极易失误,从而导致成绩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