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共学”模式下卓越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qlo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主共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也共同参与学,建立师生课堂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课堂形态,达成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双主共学;卓越课堂;共同参与;全面发展;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139-01
  “双主共学”模式下的卓越课堂提倡民主、开放、多元、共生、发展,促使教学方式更人文,更民主,更开放,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一、课间学习
  (一)组内研修,校级培训
  结合“双主共学”的要求,我积极地参加了校内各种学习培训,接受了学校安排的市级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训学习,认真完成学校下达的教研任务,积极地组织一、二年级数学教研组组内集体备课、上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虚心听取组内每一位教师的合理建议和点评。听取了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双主共学”优质课,数学研讨课。结合学校的“青蓝工程”,向青年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形式,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课堂教育智慧。
  (二)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学科素养
  “双主共学”提倡民主、开放、多元、共生、发展,教师的角色有了多元化定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作为“一眼”清泉,泉水常流常新,才能给学生带来新鲜的知识。因此,我及时给自己充电,尽可能阅读专业理论书籍。
  二、课堂研修
  (一)师生互动,共同参与
  “双主共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也共同参与学,建立师生课堂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课堂形态,达成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
  为此,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节课时,我让班上每一位孩子带上钟表模型。跟随老师的引导,让孩子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的探索活动过程中认识时针和分针。在教学整时计时法时,我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針的位置来明确:“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方法来认识整时。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我拨,学生认;我说,学生拨;接着让学生同桌互相交流学习:一个说,一个拨;最后四人小组合作互动等等方式来营造积极浓烈的师生共学,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变得和谐自然。
  (二)搭建舞台,展现个性
  “双主共学”式课堂即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组织,引导的权利,促使教学方式更人文,更民主,更开放。
  (三)设疑引导,启迪思维
  “双主共学”提倡通过教师智慧的引领,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形成知识,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由过去“教学生知识”走向现在“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由记忆式学习走向思维式学习。
  在教学《探索规律》一课中,学习了新知识以后,在最后一个提升环节上,我出示了一道灵活运用的思考题:10,20,( ),( ),( ),( )。后面留四个空,你有哪些不同的填法?学生马上想出了第一种答案:30,40,50,60。接着第二种:30,50,80,130。第三种答案:10,20,10,20。这时候,教室安静下来了,孩子们陷入沉思……教师要沉得住气,尽量让学生思考,再思考中纠正错误判断,得出正确结果。接着第四种,第五种答案慢慢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收获更多的学习乐趣,而且这种经过自己主动思考学到的知识,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以生为本,联系实际
  “双主共学”式课堂建设的理念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此,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当立足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应当广泛联系生活,联系学生实际。
  在教学长度单位这一单元中: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这些长度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对这些概念很难把握。我就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来让学生掌握知识。比如:在教学单位“米”这一课中,我就用米尺让学生先观察1米的长度,让学生知道1米=100厘米,再让学生结合米尺的长度观察教室门的高,黑板的长、宽,教室的长、宽大约各是多少个米尺的长度。同学们通过观察猜想得出结果后,再用卷尺量一量、看一看实际长度与估计长度是否一致,这样逐渐让学生掌握“米”概念。在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在生活中走一走从你家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从学校到哪里大约1千米等等,先让学生了解1千米在生活中的具体距离再进行教学。
  三、课后反思
  以上是我这两年来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初步尝试,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课后我查阅了大量的电子资料,借助家长资源、QQ、微信,多样化的座位形式来搭建学习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好学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能学的学习技能,提高学生巧学的学习技巧。“双主共学”下的卓越课堂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尝试,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提高课堂效率,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身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2]费赖登塔尔,陈昌平等编译.作为教育任务的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30.
  [3]陈敏.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教育峰会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15(03).
其他文献
摘 要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本文试着从电影让学生乐于写作、电影让习作化难为易、电影让习作个性飞扬三个方面,谈谈电影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电影;习作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5.92,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131-01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把写作文看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和教育部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134-02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
摘 要 中学数学的教学离不开迁移理论的融合,中学数学的学习对中学生的要求,应该主要是思维提升的要求,必须以掌握知识点为基础,去引导学生领会到知识点的综合性和跨度性,让学生踏踏实实的学好中学数学这一门学科。  关键词 学习迁移;中学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B0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132-01  中学数学的任课老师,一定要尊重中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规律,按
摘 要 初中教育作为小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过渡阶段,是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觀也是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的。因此,初中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初中语文又作为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说明打造高效的课堂不容忽视。本文将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出发,着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 在初中升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接触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并且数学这门学科在高中学习难度更大,导致学生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做好初中、高中数学教育的过渡衔接是开启高中数学大门的钥匙。在现阶段,虽然这种过渡衔接不断地在改善,但并没有很完善,甚至影响到了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方式等做了详细考察,进而探讨初中、高中数学教学过渡衔接的一些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数学教育;过渡衔
摘 要 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少先队的工作,使少先队融入学校课程改革,扩大活动空间,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我们的少先队将在他们的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如何充分發挥少先队的作用,使其成为实践和教育的重要组织阵地,是每个少先队工作者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新形势;少先队;改革  中图分类号:A,D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136-01  我们的少
摘 要 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加快,英语在人们工作与生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显得格外重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英语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英语课堂还存在着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提高高中生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