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初,工信部正式公布了“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名单,全国37个市(区)入选,慈溪成为宁波市唯一入选的区县(市)。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能力为目标,强化金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总体要求是以城市为载体,鼓励地方政府聚合产业资源、金融资源和政策资源,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合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强“政银企”互动,强化诚信体系建设,深化产业与金融合作,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入选试点 慈溪凭借什么
近年来,慈溪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10位。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9.4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实现财政总收入24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工业增加值641.13亿元,比上年增长8.2%。
产业基础雄厚。已形成了以家电、轴承、化纤、纺织和汽配等37个产值超3亿元的特色产业群和10多个国内最大的制造中心,被誉为家电之都、轻纺基地、打火机世界和轴承王国。
金融体系较为完善。区域内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5家、保险机构43家、证券营业部12家、小额贷款公司1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9家。截至201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868.3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87.23亿元;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9.51亿元,位列宁波各区县(市)首位。
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扶持中小企业上市若干政策,慈溪市共有上市企业5家,宁波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实质性开展上市、新三板准备工作的后备企业30多家,宁波股交中心挂牌企业41家。
产融合作不断深入。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依托,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2016年辖内银行利用平台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成交额达到11.04亿元;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试点,通过与银行强强联合,为有资金需求、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设立科技信贷“风险池”,对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创业资本等服务的科技金融机构实施风险补偿;设立2亿元的工信基金,拓宽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式,带动更多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产业投资领域。
产融合作 慈溪如何发力
慈溪将通过三年的持续推进,实现产融合作服务平台及产融对接机制基本建立并有序运转,科技金融与产业链金融得到明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财政资金对产融合作的引导作用明显提升,“3+3”产业体系(家用电器、机械基础件、汽车零部件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和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初见成效。到2019年,上市挂牌企业将达到30家,股份制改造企业超过200家,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超过50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打造成为全国产融合作先行示范区。
搭建产融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一是搭建产融合作信息网络平台。建立慈溪市“政企银”对接网络平台,及时将企业融资需求传递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进入“政企银”平台的融资项目,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共赢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低息的贷款融资。同时,积极组织线下项目融资洽谈会。二是健全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慈溪市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基础上,吸收整合征信、纳税、供电、国土、房管等各类信息平台,推动地方、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及互通互联,构建全社会信用基础数据统一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综合查询服务。三是实施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清单管理。根据慈溪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引导金融资金重点投向最具潜力、最有基础的新兴产业领域和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以年为周期,建立“六大产业”和“七大工程”融资需求清单。
探索各类基金合作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基金作用。设立“慈溪市工业和信息产业基金”,扶持重点产业;设立“慈溪市企业股改引导基金”,推动挂牌上市;建立各类基金合作联盟,加快创新创业资金要素积聚。二是支持企业挂牌上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和增信作用,支持符合“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的制造业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积极组织企业到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为各类投资基金创造通畅的退出机制。三是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充分利用慈溪市企业股改引导基金,引导并购重组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联合发起设立并购基金,收购上下游关联企业,同时引入境内外并购资金参与企业重组改造。优化信贷融资服务,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并购重组贷款政策,加大对企业并购重组的贷款支持力度。鼓励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并购基金以及产业投资基金等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并向企业提供直接投资、委托贷款、过桥贷款等融资支持。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金融体系。一是积极扶持科技金融业务。进一步强化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业务专营机构,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开展科技保险试点,鼓励新兴金融机构和组织为科技创新服务。二是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資,推动大企业和政府采购主体积极确认应收账款,帮助轻资产中小企业供应商降低融资难度。抓住宁波市列入国家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搭建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平台,降低跨境电商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三是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支持本地骨干企业发起设立内资融资租赁公司,鼓励融资租赁公司以“3+3”产业为重点开展设备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售后回租业务盘活现有机器设备等存量资产,同时鼓励融资租赁公司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盘活固定资产提供中长期的融资支持。四是鼓励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债券产品进行融资,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切实减轻融资成本。同时,推动并购债、可转债、高收益债等产品发展,支持企业滚动融资。五是探索投贷联动融资模式。一方面,结合上市挂牌工作,引导银行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通过“债权+股权”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与政府性引导基金的联动,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加大对政府引导基金直接、间接投资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发挥科技信贷“风险池”在投贷联动中的引导作用,对开展投贷联动的商业银行提供风险缓释措施和贷款损失风险补偿。
创新财政金融互动模式支持企业转型。一是规范发展稳健的融资担保体系。通过新设或控股等方式,筹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广大中小微企业。鼓励民间融资担保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提高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强银担合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扩大、深化银担合作,主动参与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与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力度。创新银担合作模式,改进信息共享、合作准入、风险分担和担保机构资本金管理工作。二是拓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应用领域。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为工业园区建设提供融资支持,促进工业园区走专业化、行业化之路,提高入园企业产业互补性,引导企业群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同时,将工业园区从提供土地、厂房等基本要素上升为集物业、基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吴 剑
入选试点 慈溪凭借什么
近年来,慈溪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10位。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9.4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实现财政总收入24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工业增加值641.13亿元,比上年增长8.2%。
产业基础雄厚。已形成了以家电、轴承、化纤、纺织和汽配等37个产值超3亿元的特色产业群和10多个国内最大的制造中心,被誉为家电之都、轻纺基地、打火机世界和轴承王国。
金融体系较为完善。区域内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5家、保险机构43家、证券营业部12家、小额贷款公司1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9家。截至201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868.3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87.23亿元;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9.51亿元,位列宁波各区县(市)首位。
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扶持中小企业上市若干政策,慈溪市共有上市企业5家,宁波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实质性开展上市、新三板准备工作的后备企业30多家,宁波股交中心挂牌企业41家。
产融合作不断深入。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依托,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2016年辖内银行利用平台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成交额达到11.04亿元;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试点,通过与银行强强联合,为有资金需求、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设立科技信贷“风险池”,对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创业资本等服务的科技金融机构实施风险补偿;设立2亿元的工信基金,拓宽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式,带动更多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产业投资领域。
产融合作 慈溪如何发力
慈溪将通过三年的持续推进,实现产融合作服务平台及产融对接机制基本建立并有序运转,科技金融与产业链金融得到明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财政资金对产融合作的引导作用明显提升,“3+3”产业体系(家用电器、机械基础件、汽车零部件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和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初见成效。到2019年,上市挂牌企业将达到30家,股份制改造企业超过200家,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超过50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打造成为全国产融合作先行示范区。
搭建产融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一是搭建产融合作信息网络平台。建立慈溪市“政企银”对接网络平台,及时将企业融资需求传递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进入“政企银”平台的融资项目,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共赢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低息的贷款融资。同时,积极组织线下项目融资洽谈会。二是健全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慈溪市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基础上,吸收整合征信、纳税、供电、国土、房管等各类信息平台,推动地方、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及互通互联,构建全社会信用基础数据统一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综合查询服务。三是实施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清单管理。根据慈溪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引导金融资金重点投向最具潜力、最有基础的新兴产业领域和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以年为周期,建立“六大产业”和“七大工程”融资需求清单。
探索各类基金合作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基金作用。设立“慈溪市工业和信息产业基金”,扶持重点产业;设立“慈溪市企业股改引导基金”,推动挂牌上市;建立各类基金合作联盟,加快创新创业资金要素积聚。二是支持企业挂牌上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和增信作用,支持符合“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的制造业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积极组织企业到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为各类投资基金创造通畅的退出机制。三是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充分利用慈溪市企业股改引导基金,引导并购重组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联合发起设立并购基金,收购上下游关联企业,同时引入境内外并购资金参与企业重组改造。优化信贷融资服务,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并购重组贷款政策,加大对企业并购重组的贷款支持力度。鼓励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并购基金以及产业投资基金等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并向企业提供直接投资、委托贷款、过桥贷款等融资支持。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金融体系。一是积极扶持科技金融业务。进一步强化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业务专营机构,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开展科技保险试点,鼓励新兴金融机构和组织为科技创新服务。二是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資,推动大企业和政府采购主体积极确认应收账款,帮助轻资产中小企业供应商降低融资难度。抓住宁波市列入国家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搭建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平台,降低跨境电商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三是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支持本地骨干企业发起设立内资融资租赁公司,鼓励融资租赁公司以“3+3”产业为重点开展设备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售后回租业务盘活现有机器设备等存量资产,同时鼓励融资租赁公司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盘活固定资产提供中长期的融资支持。四是鼓励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债券产品进行融资,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切实减轻融资成本。同时,推动并购债、可转债、高收益债等产品发展,支持企业滚动融资。五是探索投贷联动融资模式。一方面,结合上市挂牌工作,引导银行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通过“债权+股权”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与政府性引导基金的联动,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加大对政府引导基金直接、间接投资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发挥科技信贷“风险池”在投贷联动中的引导作用,对开展投贷联动的商业银行提供风险缓释措施和贷款损失风险补偿。
创新财政金融互动模式支持企业转型。一是规范发展稳健的融资担保体系。通过新设或控股等方式,筹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广大中小微企业。鼓励民间融资担保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提高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强银担合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扩大、深化银担合作,主动参与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与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力度。创新银担合作模式,改进信息共享、合作准入、风险分担和担保机构资本金管理工作。二是拓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应用领域。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为工业园区建设提供融资支持,促进工业园区走专业化、行业化之路,提高入园企业产业互补性,引导企业群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同时,将工业园区从提供土地、厂房等基本要素上升为集物业、基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吴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