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天台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HBeAg阳性初治CHB患者10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DF组和ETV组各52例。TDF组给予TDF 300 mg/d治疗,ETV组给予ETV 0.5 mg/d治疗,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HBV DNA、HBeAg、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2、1.51、1.62,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BV DNA、HBeAg、ALT水平均下降,且TDF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幅度大于ET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5),但两组血清HBeAg、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4、0.79,均P>0.05)。TDF组总有效率为92.31%(48/52),ETV组总有效率为76.92%(40/52),TDF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ETV组(χ2=4.73,P<0.05)。治疗期间TDF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4/52),低于ETV组的11.54%(6/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

结论

与ETV相比,TDF治疗HBeAg阳性初治CHB的疗效更佳,可能与其显著抑制HBV DNA复制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伴肝转移患者12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
目的:分析广州市儿科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为广州儿科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月对广州市12区(县)所有儿科医疗机构进行普查,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患者微创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镇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静息痛视觉模拟(VAS)评分[(2.2±0.8)分、(2
目的探讨微小RNA-574-5p(miR-574-5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6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RT-PCR)检测标本中miR-574-5p的表达量。结果胃癌组织中miR-574-5p表达量为(2.37±0.69)ng/μL,癌旁组织中miR-574-5p表达量为(0.36±0.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8例。穴位注射组:鲑鱼降钙素第1天50 IU,第2天开始100 IU,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 mL,取双侧肾俞、足三里穴位注射,每穴注射0.5 mL,1次/d,连续治疗15 d为1个疗程,间隔90 d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中晚期肺癌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诸暨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T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太极拳训练。两组连续观察6周。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PFS)评分、生活质量FACT-G量表评
目的通过观察顺铂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域1(NOD1)和NOD2表达的影响,探讨顺铂治疗骨肉瘤的作用机制。方法SaOS-2细胞加入顺铂,浓度依次为0 μmol/L、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命名为S0组、S5组、S10组、S20组,培养24 h、48 h、72 h,分别采用CCK8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生长活
目的探讨CT对肝硬化背景下肝脏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诊治的存在肝脏孤立性结节的肝硬化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上腹部CT检查。观察病灶CT表现及诊断准确率,并以肝细胞癌为阳性,其他类型结节为阴性,分析CT对其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背景下肝脏良恶性结节CT平扫均表现为略低或低密度病灶;动态增强扫描,肝细胞癌特征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迅速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