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有效教育之我见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l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于有效教育,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和理解,不同的层次会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标准。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有效性,指的是能使受教育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持续健康地发展,成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当然,这一目标的达到,要靠有效的教育思想引导有效的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基础和有效的教育成果的支持与影响,三者之间要形成和谐的统一。
  在目前的中职学生人群中,一部分是留守孩子,从小缺乏义务的关照与管教;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娇生惯养,甚至溺爱,致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养成了懒散、娇嫩、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毛病,甚至有人还染上了网瘾。同时,大部分不能正常升入高中或高等院校学习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与人际关系上的障碍,少数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学生来到中职学校,负面对他们的学习要求不高,也难以管理到位。不少家庭只要求他们不旷课,知识掌握多少无关紧要,能够学一点技能就达目的。这些现实情况,不仅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复杂性,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困难。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理论基础课教师,在无法选择学生的现实情况下,只能面对现实,改变传统的师生观。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才有可能适应现实的学生,也才有可能将教育与教学朝有效的方面转移。这就是中职学校教师的特殊性所在,同时也兼有义务以及时代赋予的责任。
  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至于教育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受教育者素质的高低、家庭教育的影响、周边环境的影响、施教者本身的素质。所谓没有不能教或教不好的学生,只是评价的标准不同罢了。事实上,即使“差生”也有自己的特长,有的写字漂亮、画画很好;有的会唱歌、会跳舞;有的口才好会演讲等等。这些就是“差生”闪光点,教师若能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给予他们展现自我、尝试成功、体验快乐的机会,就可能激活他们的思维和潜力的释放。因此,笔者认为,基础课理论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五心”,因为这是达到有效教育的基本保证。
  
  一、教师要有爱心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教育”。事实上,教育离开了情感互动,一切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爱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师德的基石。没有真诚的爱,就谈不上真诚的教育,更谈不上会有教育的有效性。
  当然,这种教育的爱,不能只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的目的而刻意做出的一种姿态,而应体现出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诚然,也就会贯穿于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中,更会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然,教师把爱分给每一个学生时,不能有偏差,偏爱达不到教育的有效目的。学生需要爱,也渴求教师的爱。他们希望教师视他们为子女、姐妹及亲人,希望教师用真诚的爱去感染他们,用爱心去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励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学生,更需要教师付出特殊的爱,给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力量,才能实现教育的有效性。譬如,笔者从教中遇到一个学生,家在农村,靠父母种田的微薄收入支持全家六口人的生活。为了支持其兄完成学业,他初中毕业就放弃了升学的机会,主动外出打工。由于在五年的打工生涯中饱尝了没有文凭与技能的苦头,22岁的他又毅然选择了来读职校,但由于学习基础差,加之又耽搁了五年,学习一直跟不上,心理压力很大。在班上他总是一个人趴在桌上学习,课后也不和同学交往,整天沉默寡言,并且有弃学的念头。看到他的表现,笔者除了上课时多与他交流、多提供让他说话表露的机会外,还时常询问他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和他谈心,帮助他解决一些学习与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并且鼓励其他同学和他交往、交流。慢慢地,他感觉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鄙视他,而是真诚地关心爱护他,才地敞开了心扉,解除了心结,在与同学及教师的交往中逐渐找回了自信,学习明显开始主动,而且有效。不久,被同学们推举担任了班干部,毕业后找到了如意的工作。
  
  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有信心
  
  对基础差的学生,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方式。不能单纯强调所教内容的科学性与重要性,而忽视了所教对象的现实性。否则,即使读懂了教材,把握住了课程的实质,但由于没有读懂学生,也只会使教学陷入盲目的被动之中。譬如,有些学生连数轴上的数是左边的大还是右边的大都搞不清楚,简单的方程2x=3也不会解。笔者对所教班的81名学生做了调查统计,弄不清数轴上左右数大小的有28人,不会解2x=3方程的有39人,其解结果有x=6、 x=1、x=2/3等等,五花八门。面对这些学生,如果单纯地为完成教学任务,强调所教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影响,不顾及学生的基础,即使教师用心施教,多数学生也会毫无收获。那些本来就厌学的学生此时更有发泄牢骚的理由“听不懂”、“学不会”、“听天书”,不得不逃学。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采用强硬手法以纪律要求学生,那么,他们不得以人在教室,却心在外面,或者是选择睡觉、看小说,玩手机打发时间,抄袭作业抄袭以交差。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降低教学难度,并且多举一些与生活实例相联系的例子,尽量避免纯数学概念的讲授。同时,分别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业分层次布置。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即使能模仿的完成最基础的问题解答(不抄袭),也就达到了有效教育。譬如,函数定义域的意义与作用,不少学生对此感到茫然,虽然有些学生勉强记住了求定义域的三条原则: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偶次根式下不能为负数;实际应用题考虑变量的实际意义。但是,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依旧无所适从。譬如,笔者有一个学生,不会求y=1/x 1的定义域。于是笔者先让他理解分式概念,再解释则分母不为零的原因,之后从“y=1/x引入y=1/x 1及y=1/2x-1……”不断地深入。当他能够求出一个简单的y=1/x-1的定义域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课后,笔者特意寻找时间帮他引申知识,收效很好。事后他高兴地说:“今天我有收获,下次我会用心听讲,学习。”
  又如,对于定义域的作用,不少学生学得不扎实,在解题时往往忽视题后括号为定义域的约束。于是,笔者在讲课时给出一个函数,然后分别给出不同的定义域,做出它们的图像,并分别加以比较:
  如,函数y=x x∈(‐∞, ∞)其图像是一、三象限的平分线(直线)
  y=x x∈[0, ∞) 其图像是第一象限的平分线(射线)
  y=x x∈[-1,3] 其图像是起于点[-1,-1]止于[3,3]的线段
   y=x x∈{1,2,3} 其图像是孤立的三个点(1,1)(2,2)(3,3)
  通过这一距离,让学生们体会题后括号内约束条件(即定义域)的作用。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后反馈良好,这种讲课能听得懂,也轻松有趣。
  
  三、要使教育有效,教育工作者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不计较学生的错,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即使学生在大众场合下让老师尴尬,教师也应冷静对待,不采取过激行为。尤其对那些个性倔强、脾气暴躁的学生,更不能采取压服的态度。倘若想借用高压手段,找班主任或校领导汇报,用处分来威胁学生,只会将矛盾激化,迫使他们破罐子破摔。如果老师能够巧妙地控制情绪,给学生留住面子,不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失去“尊严”,而找到合适的机会,对他们循循善诱,不用抱怨的情绪去批评指责他们,真诚的与其亲密交谈,用爱的方式去批评他,学生会接受,也会认错且慢慢改过。笔者尝试用一种平等的民主式的情感教育,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情感纽带,更是有效的教育途径。
  譬如,一名刚入学的新生每天都能到校,但有时不进教室,迟到、早退不时发生,更从未见其书、笔、纸摆在课桌上;走进教室就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看小说或玩手机;甚至在课堂上不打招呼,随意进出教室,任课老师们都感到头痛不已,班主任做工作也收获甚微。有一天,笔者在讲课时,他很得意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见状笑了。下课后,笔者找到他,并在教室外面单独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分析同学们笑的理由,语重心长地对他讲:“同学们的笑,不是笑老师无能、无法,而是笑你的行为不当。如果不改正,会对今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要别人尊重你,你得学会首先尊重被人,才能与人相处,今后的事业才会有成……”他听后面露惭色,表态以后会注意改正。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以后的课堂上,他变得开始注意听讲,开始动笔完成作业,并改掉了一些以前的坏毛病。
  
  四、教师要有耐心
  
  中职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控制力差、头脑简单,容易受社会、电视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情绪不稳定。如果想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那是不可能的,也只是教育者的愿望而已。教师要付出真诚,即耐心。既然已经这些学生建立了师生关系,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他们走正道,就是老师的义务与天职。
  
  五、教师要精心
  
  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环节,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走进教材,并适时地创设新情境、新问题。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让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动脑和敢于提问,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学生去理解、认知、探索、发现、想象及表现,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可以有效地克服学生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等心不在焉的现象,从而达到教育的有效性。
  总之,鉴于中职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教师要以爱心为先,宽容相辅,耐心相持,精心相助;以信心为基,去与学生相处;诱之以技能,使之学会技能;用良好的师德,去潜心塑造他们。笔者相信,今日含苞待放的花蕾,明天定会盛绚丽的花朵。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机械学校)
其他文献
合成了大茴香醛缩邻氨基苯甲酸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大茴香醛缩邻氨基苯甲酸Schiff碱为二齿配体,通过亚胺基N原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