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指症10例报道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en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出先天性巨指症的合适分型与治疗方案。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10例先天性巨指症的病理类型与体积大小。并分析采用软组织手术、骨组织手术、截指术及游离

甲瓣移植等治疗方法的疗效。

结果

术后随访2~10年。(1)按病理组织分型:单纯血管组织型1例2指,切除软组织后疗效佳。单纯神经组织型2例2指,1例切除软组织后疗效佳,1例作截指术后产生继发性灼性神经痛疗效差。复合组织型7例14指,应用软组织及骨切除术、截指术,其中4例10指疗效佳,3例4指疗效差。(2)按体积大小分型:轻型:6例9指(2例合并中、重型),以软组织手术为主,术后5例8指疗效佳,1例1指差。中型:3例5指以骨组织手术为主,术后1例2指效果佳,2例3指差。重型:3例4指,2例作截指疗效佳,1例作指缩短术效果差。

结论

先天性巨指症根据体积大小分型治疗为佳。轻型选用软组织手术,中型选用骨组织手术,重型选用截指术。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灌注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9例游离第二足趾移植术,术中足背动脉常规灌注后,取灌注段血管5mm为灌注组,取足背动脉近侧端5mm为对照组,样本均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见灌注段血管内膜面部分内皮细胞脱落及内弹力膜断裂缺失.扫描电镜观察灌注段见内皮细胞脱落,露出内膜面下的弹力纤维;部分内膜层断裂,中膜层暴露.结论:灌注对血管内膜造成机械性损伤,为避免其引起
期刊
目的研究指掌侧固有动脉伴行静脉的情况,为断指再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6只成人新鲜尸体手上,用美蓝从尺静脉及手背静脉加压灌注后显示手掌侧静脉。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察静脉情况。结果指掌侧总动脉在发出指掌侧固有动脉处,其2条纤细的伴行静脉消失。屈肌腱两侧有较粗的指掌侧浅静脉纵行行走,在指根部转向背侧注入手背静脉。临床上,我们在7例断指再植术中应用指掌侧浅静脉作吻合,再植均获成功。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无
目的介绍屈肌起点滑移术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作者为7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作该手术。根据其病理演变过程和术中发现,将其临床分型归纳为6型。结果术中发现:前臂深层屈肌变性、挛缩较浅层屈肌严重。术后疗效为优者(S3M4)4例,良(S3M3)2例,可(S2M2)1例。手术时机以选择纤维化、挛缩期效果较好。在吸收再生期如神经损害在继续加重时也应手术。结论足够的肌起点剥离与适当的滑移距离,切
目的介绍带筋膜蒂第一掌骨棒移位治疗腕舟骨骨不愈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87~1996年,对40例42侧腕舟骨骨不愈合,采用带筋膜蒂第一掌骨棒移位治疗。术中凿取2.0cm×0.3~0.4 cm第一掌骨近端桡侧骨条,骨条近端骨膜与筋膜形成与骨条相连的筋膜蒂,其宽度超过骨条的2倍。将骨棒置入舟骨骨孔内。术后管型石膏固定3个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1.5年。按本组功能评定标准:腰部骨折的优良率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