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动结构的构式意义及其生成机制探析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59516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汉语中的某些动词常用于“NVA”结构中,构成所谓的中动结构,其中名词N为动词V的受事,动词V和形容词/副词A一起构成修饰语,说明N的特征。当代构式语法认为,结构的意义并不只是其所包含的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结构具有自己的构式意义,从而决定句子的整体意义,并限制进入该构式的动词。本文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动结构的构式意义及其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能够进入该构式的动词的特点。
其他文献
该文讨论了二元光学器件作为象质补偿器应用大视场时的情况,并采用Zemax软件设计了适用于紫外波段的折/衍混合系统。光学系统的焦距f=13mm,F/#=2.5,λ=0.285μm,2ω=60°。通过比较
进入新世纪以后,长三角两省一市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的位次出现下降。即使国务院于2008年出台关于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发展指导意见后,这一局面并未有较大改善的迹象。当前亟需中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俞立中工作室是由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作为领军人物领衔的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为研究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