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核桃楸皮黄酮的体内防治肝肿瘤活性进行研究,在初步明确其化学成分及药理药效的基础上,为其可能成为抗肝肿瘤候选药物的研发工作提供前期实验基础。方法: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质谱解析及对照品比对的方法,开展核桃楸皮黄酮化学成分初步指认研究,同时采用DEN致SD大鼠体内肝癌模型,开展核桃楸皮黄酮防治肝肿瘤药理药效研究。结果:通过相关方法,初步确认了核桃楸皮黄酮中的8种成分,推测了6种成分。同时药效学研究表明,核桃楸皮黄酮具有明确的体内防治肝肿瘤作用。在病理切片及甲胎蛋白病理指标上,核桃楸皮黄酮组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死亡率、活动能力等生理指标上,核桃楸皮黄酮组明显优于环磷酰胺组。结论:核桃楸皮黄酮具有明确的体内防治肝肿瘤活性,与环磷酰胺组比较,有明确的死亡率低、毒副作用小等优势,为核桃楸皮黄酮可能成为抗肝肿瘤候选药物奠定了前期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