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山东历城朱缃及其子先后两次对《聊斋志异》进行了整本抄录,对《聊斋志异》的早期保存和传播功不可没。但在清廷查禁"淫词小说"的社会背景下和山东重学术、轻小说的文化氛围中,朱氏两代人在一定程度上沿承明末清初文人、藏书者有意控制小说社会影响的做法和极重视抄本的藏书传统,始终对《聊斋志异》采取重收藏、轻传播的态度,因而均未能在《聊斋志异》传播的早期阶段将之刻印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