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分布式空调末端应用研究

来源 :暖通空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454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场航站楼空调系统能耗在机场能耗中占比较大,而其内部大空间的空调形式对空调系统能耗有一定影响。在常规全空气系统采用大空间机电单元送风形成分层空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空调末端,将空调机组尽量靠近服务区域,以水输送代替风输送,从而降低输送能耗。对该装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某区域设置的分布式空调末端进行了全年动态负荷和能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分布式空调末端系统的水泵和风机全年能耗比常规全空气系统降低21.8%。现场实测了分布式空调末端的A计权噪声,发现距离空调末端表面≥1 m处的噪声值已接近周围环境噪
其他文献
选取上海地区20个大型数据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研评估、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现状和能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原有设计均存在提升空间,且95%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存在能耗较高现象,具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和节能潜力。结合数据中心行业内文件或标准,根据各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的节能潜力。
对分别使用辐射地板、辐射天花和对流末端空调系统的12个办公建筑案例进行了室内环境测试和人体热舒适现场调研,主要研究了人体在不同空调系统末端条件下热感觉随操作温度的变化规律。测试发现,各种空调末端环境中的人体中性操作温度几乎一致,约为(25.4±0.1)℃。但是人体对不同末端条件下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有较大差别。其中,对辐射天花环境的温度变化最敏感,对辐射地板环境最不敏感,对流末端则处于中间水平。可能是因为不同空调系统末端传热时主要影响的人体部位不同,而人体不同部位的冷点分布密度不同,最终导致了敏感程度的明显
在比较生物安全型蒸汽灭菌器与医用蒸汽灭菌器设计和性能方面主要差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生物安全型蒸汽灭菌器的双门密封安全设计、设备主体与墙壁的安装要求、废气冷凝水安全排放、程序故障自锁控制等技术特征。分析了国内生物安全型蒸汽灭菌器的研发现状,提出亟需从加强设备自主研制、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等方面促进生物安全型蒸汽灭菌器行业的发展,以满足国家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中的生物安全型蒸汽灭菌器国产化供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