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的迷失与发展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继续教育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却步履蹒跚。本文分析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地位、发展的迷失,提出了要走出这一困境,必须在战略上进行突破。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继续教育是对完成相应学业、取得一定学历后的所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与领导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开展继续教育,为社会提供终身教育服务,促进终身学习的社会化,已成为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动力。在这种责任与动力的推动下,高校继续教育能否站在新的起点上获得增长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一 高校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快速成长的培训市场环境
  继续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变化表现在:第一,政府关于继续教育的号召力度加强了,并将其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确定和规划;第二,社会中学习型企业也在逐步增多,很多企业开始认识到,培训也是生产力,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第三,成人招生规模下降,录取分数线下滑,对高等学历教育的补充作用减弱,以提高素质、能力为主的培训,以强劲的势头增长;第四,不光是国内培训市场的急剧膨胀和成长,国外培训机构也纷纷进驻中国。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的继续教育也已经从成考、成教的圈子里抽身而出,目光不约而同地瞄向了高层次的培训市场,培训市场显现出前所未有的专业化趋势。
  (二)高校继续教育不被重视
  政府层面,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协调和监控,使继续教育的管理者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讨研究不足,没有及时出台关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划;高校层面,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学校经历着从扩大规模到质量控制的转型阶段,各级政府对高校的评估、建设均针对着博士、硕士及本科层次。继续教育管理机制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被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且没有自己稳定的投资渠道和来源,很难满足大批量高层次继续教育的开展。
  
  二 发展的迷失
  
  (一)失去了计划经济政策的保护伞
  高校继续(成人)教育学院自成立起,就得益于政策的保护和完全的买方市场,形成了高校依赖于特殊政策保护的发展观念,从而弱化了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与重视程度,以至于面对新形势、新需求而显得准备不足。而今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继续教育的市场化发展,使得这些优势荡然无存。高校继续教育注定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势必与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对手在同一平台上展开竞争。
  (二)学历教育的羁绊难以突破
  继续教育长期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羁绊,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单一学历型人才培养理念的禁锢,仍然将继续教育简单地认为是传统学历教育的附属品,任其自由发展,或片面地理解为简单化职业培训,弱化了继续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联度,降低了继续教育价值理念的多元性,从而无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继续教育来弥补科技和经济发展与教育实践的差距地目标。
  (三)缺乏市场运行机制
  继续教育运行机制的相对落后,主要依附于高校的高等教育机制,忽视了继续教育的体制外创新,以至于继续教育的管理、发展规划以及资源配置手段的计划性气息较为浓郁,而市场化色彩明显淡缺。继续教育在发展理念、培养模式、投资体制、办学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现行的经济体制,使一些原本师资雄厚、科研突出、文化底蕴浓厚的高等学校,不能较好地支配利用已有的资源宝库,充分地施展发挥高校教育机制的内部功效,使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失去了持久的内驱动源。
  
  三 战略转型
  
  (一)战略规划——明确定位
  1 以教育服务社会为宗旨
  高校继续教育首先应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将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使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应依托高校优秀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合作关系,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面向社会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以促进人的知识更新和素质全面提升,为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 高校建设开放式大学的发展战略
  所谓开放式大学,是指向国际、向社会开放,继续教育应成为高校向社会提供职业培训的集中窗口、企业内训的依托平台和国际教育培训合作的发展平台;同时,继续教育的对象既是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接受教育后又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服务于社会。因此,这恰好扮演了大学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3 继续教育学院的事业规划
  继续教育学院是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依托单位,其业务规划应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成人学历教育是继续教育学院近期业务,也是学院目前赖以生存的基础;高层次培训是长远业务,是学院未来的增长点。因此,我们首先应以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继续办好多层次、多专业、多种类型的成人学历教育,同时,积极拓展非学历培训工作,将学院业务重心逐步过渡到以高级职业继续教育为主,以普通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为辅的事业中。
  (二)战略执行——主动变革
  1 创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机构
  高校继续教育职能与机构的定位,决定着继续教育系统的内容和层次,影响着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过程的开展以及教育绩效的评价,并且这种影响作用将随着继续教育变革的深入与发展越来越大。尽管高校继续教育的职能依然是管理和办学,但是从计划体制下的学历教育向面向市场的高层次培训转型,其内涵应有很大的转变。在管理上,不仅仅担当行政管理的职能,而是要具备相当的对继续教育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能力,具备市场推广、产品创新等职业能力;在办学上,要从国家计划下的政策保护转变为面向市场的平等竞争,应以项目为牵引设置部门,由部门的功能管理转变为项目管理,即目标考核的创业管理。
  2 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开发继续教育项目需要对市场动向和政策走向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并科学地进行项目运作,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因此在对继续教育的管理与组织结构进行全面重组的情况下,首先必须强化执行队伍的培训,使每个人都能够对战略转型保持一致的认识,为了同一个方向而努力;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队伍的教育经营能力,即对市场需求的调研能力、招生渠道及市场开拓能力、培训项目的策划设计和开发能力、组织校外高水平师资的能力等等。
  3 培育动态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根据外部市场需求对继续教育资源进行调配后得到的继续教育管理与经营能力,是继续教育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有别于其它教育层次、类型的特色和专长,它必须建立在继续教育整体资源的配合之上。继续教育成功的转型在于它拥有可以适应市场变化的核心竞争力——动态核心竞争力,其形成包括三个步骤:预测、创新、变革。也就是必须对新的市场环境做出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寻求全新的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教育经营理念与模式,从而实施快速的转型和变革。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支撑旧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方式也将随之改变,这将对继续教育学院乃至高校的变革能力进行考验,许多高校把握了未来发展方向却因为无力实施变革而与机遇擦肩而过。
  总之,高校继续教育要持续发展,必须对自身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整,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重新配置,并充分整合身边的资源,形成独特的竞争能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走出困境。
  
  
  责任编辑:郭延彬
其他文献
介绍了基于多种硬件平台的实时通讯方法及其在核能仿真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在整个通讯环节中,针对不同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采用了不同的通讯协议来实现仿真系统的实时通讯。
以某叶轮泵式发射系统的研制为背景,确定了该系统在水下发射过程中所遵循的主要相似准则。以以往在类似实物系统中所获得的典型的水下发射过程的主要参数作为可比拟的目标性能,按实际发射过程所需能量的十分之一、并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借助于相似准则对缩比模型样机进行了仿真设计。仿真设计结果是理想的。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训新农民,新农民的培训需要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应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新农民的培训工作,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新农村建设;新农民;培训    一、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训新农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勾画了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可从规范招生秩序、严格教学过程、加强监督评估三个环节去架构。同时,要充分考虑政府、社会、学校及学员本人对高等继续教育价值的不同
本文先对法军院校教育训练的特点作了介绍,尔后借鉴其特点,针对我军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军院校教育训练水平的对策,以促进我军院校任职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