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25日澄江5.2级地震的地震矩加速释放研究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eis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些地震发生之前,可以观测到地震活动或者由地震活动所表征的地形变速率的"加速"现象(AMR)。利用这一现象,一些地震学家发展了利用"加速"过程来推测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的计算方法,即"破裂时间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加速"过程用一个指数函数来近
其他文献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研究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s6.5地震的定点前兆数据异常特征,以便为未来该区域的地震预测提供判定依据.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距震中400km范围内共计5
Molchanov等(1995)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来自地壳的地震磁扰动信号的垂直强度大于水平强度,而根据电磁感应理论,来自电离层的变化磁场信号的垂直强度小于水平强度。Hayakawa等(1996)据此提出了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的基本计算原理,即通过地磁场垂直强度
引言2015年7月15日,英国航天局发布新一轮即2015—2017年对地观测战略实施规划,规划基于英国对地观测战略(2013—2016)、2015—2016财年英国航天局运营计划以及英国国家航空航天政策制定,对英国对地观测任务进行全新部署,明确了未来对地观测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本文对规划的相关要点予以简要介绍。1战略规划背景在全球层面,地球空间观测已经成为支
形变仪器是用于观测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从而提取地震前兆形变异常信息。在远离震源的某个特殊区域通常也会出现一些形变异常,但因其震中距较远,其异常与地震的联系很难解释,造成其前兆异常机理不明,很难将此类异常用于地震预报实践中。本文以奉节钻孔应变趋势异常为例,根据其异常特征和震例分析,结合其他观测数据和历史背景资料,对比分析该异
结合美国北加州纳帕(Napa)地震,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的地震应急工作的完整流程:从地震仪接收到地震产生的P波开始,地震预警系统发出警报,到震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辽南地区作为辽宁省地震发生重点关注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而金州断裂是辽宁地区近年地震发震危险程度最高的活动断裂之一,历史上该断裂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如1855年金州M5.5地震、1861年普兰店M6.0地震、1885年营口M5.5地震、1960年熊岳M5.7地震和1978年营口M5.9地震等。虽然近几年辽南地区未再发生M≥5.0地震,但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