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pan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换角色,改变教师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政治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重课本知识,轻实际运用。课堂上有的教师讲解教材透彻,挖掘深刻。但较少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时政内容及当前的焦点、热点问题,忽视了政治课应具有的时代性,不能把理论和实际问题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造成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主观与客观相脱离,使学生兴趣淡薄。
  2.重课堂讲解,轻学生活动。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感受、需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轻视学生的思维活动,造成学生的低效被动学习。
  3.重认知轻情感。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大缺陷。
  4.重课堂形式,轻学生思维。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虽关注师生互动,但仅追求形式互动,问题的设计简单低级,不需要学生动脑筋或在课本上能直接找到答案,甚至有些问题不需要讨论就很明确,却让学生讨论。表面上课堂活跃,气氛热烈,但几乎没有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效果很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应从这些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满堂灌”或“一言堂”,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在新课改形势下,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就在于使政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不但要让学生学到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这些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课改中政治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目标教学中学生虽然能掌握结论,但往往靠死记硬背,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其创造能力也受到遏制,所以政治课必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这是政治新课程实施能否顺利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解决的方法之一是设计恰当的问题和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在问题情境中掌握课本有关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解决的方法之二是妙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优化和简化整个教学过程;把教学内容与时政、音像、专题资料、漫画、寓言、文字等资料有机结合起来,集音、形、声、画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增加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
  三、创造平等和谐课堂教学环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应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经常听学生反映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空洞。在课堂,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不喜欢政治课。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应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采用课前的时事报告、社会热点讲评与讨论会、撰写政治小论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通过这些活动能有效地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搜集、利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与人合作、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并最终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要注意这三个方面:(1)指导学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始终注意基础、热点、难点,不舍本求末;(2)教材中容易混淆、需要区别的概念很多,要求学生依据课本读,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各自的特点,(3)课后预习阅读,注意让学生根据教材框、节、题做读书笔记,老师既要有布置,也要有检查,使学生阅读有目标,避免盲读。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能力是新课改所要求和倡导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要求的。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形却并不多见。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下转第110页)
  (上接第87页)3.培养学生答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高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答题。具体方法是:(1)审材料(类型、层次、中心观点、材料间的关系)、审问题(范围、角度、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提炼静态信息—促发解题思路);(2)切题—联系知识、选择内容、抓住关键字、构思答案;(3)答题—描述知识、事理结合、导出观点;(4)反思—结论必然、要点完整、估算分值。
  总之,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依据棉花包装新标准——DB65/T 3298—2011《棉花包装用塑料套袋》,对新疆地区使用的棉花包装用塑料套袋的一些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就职能部门在抽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物理单位换算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并且错误种类基本相同。对单位换算归类,切入问题点,帮助学生找到普适性规律,利于学生自主掌握单位换算。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高中英语从教经验,主要从教育观念、教学目标、评价标准三方面入手,对新课改下高中英语目前存在的问题做出一定的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整改;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网络的普及,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外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
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廉政文化进校园可以使领导机关廉洁从政,校园风清气正,团结和谐;教师廉洁从教,师生关系纯正,教风
节奏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加快工业发展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要求。最近,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召开工业发展大会,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这是一个思路清晰、决策科学、目标明确的重大战略决策。  工业强省战略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是促进贵州工业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地发展,而工业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即产业结构,则是决定工业强省“好”的关键性因素。   一、贵州工业产业结构基本状
摘要: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强语文实践活动;②课前演讲五分钟;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④课堂教学应强化学生质疑;⑤改变授课方法。总之,教学时应注意课内外结合,采取多种渠道,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关键词: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学生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以前虽然花了很多工夫在备课和讲课之上,但是到头来效果还是不佳,总结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觉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