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肥组配对长江上游早熟杂交籼稻再生稻产量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qqz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研究长江上游再生稻区头季稻缓控释肥优化方案对早熟杂交籼稻头季稻和再生稻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以早熟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为材料,头季稻机插开展试验,设置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B-PCU)、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处理(B-SRFB)、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基一蘖处理(BT-PCU)、缓释掺混肥一基一蘖处理(BT-SRFB)、当地常规施氮处理(CF)和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较CF处理,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头季稻产量降低,再生稻产量增加,差异不显著;缓释掺混肥增加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再生季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主要归因于有效穗明显增加,提高库容水平,一基一蘖处理>一次性基施处理.较CF处理,不同缓控释肥处理均降低头季稻花前的物质积累,但不同缓控释肥一基一蘖处理明显增加成熟期物质积累,归因于花后作物生长速率显著增加;再生季,不同施肥处理再生力相当,缓释掺混肥处理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CF和4个月树脂尿素,再生季作物生长速率明显增加,进而提高成熟期物质积累,其中,缓释掺混肥一基一蘖处理最高.说明长江上游早熟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在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中,头季稻采用缓释掺混肥组配尿素的施肥方式有利于中稻—再生稻群体光合产物积累和产量增加.
其他文献
韭菜主食叶片,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是对韭菜叶片氨基酸营养的确定.从实验结果的生理指标看,航研998的百克叶片中氨基酸总量比平韭2号多,总之航研998在氨基酸营养生理指标上
玉米宽窄行播种(20 cm × 90 cm)与常规播种(40 cm × 70 cm)相比,在播种穴数不变的前提下,更能满足玉米对光照的需求、提高了玉米的成苗数,增加了玉米的收获穗数,最终达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