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赢得真理,一次和妻子偶然的纠纷中让我情急之中想起了“裁判”,在尝到甜头的同时也让我欲罢不能,没想到这种“病毒”很快传染给了妻子,有了失败教训的妻子不但“以牙还牙”,而且变本加厉,疯狂升级,在我们享受所谓“真理”快感的同时,婚姻大厦却已摇摇欲坠。
情急之中找“裁判”,我赢了!
“要不这样,我们随便找个人评评理!看看谁对谁错。”面对老婆刘椰不讲道理却依然咄咄逼人,想起以前老是明明“理”在我这边,却总是因为吵不过或者不想吵最后“哑巴吃黄连”,这回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情急之中“裁判”二字不禁脱口而出。“好啊。”刘椰毫不示弱,而且步步紧逼,“你去找啊,你要不去,你就是缩头乌龟!”
事情的原委是一件捏不上筷子的小事:春节是否给压岁钱之争。
我和刘椰回我老家过年。那天是大年三十要吃年饭,我有两个外甥女和一个侄儿。结婚前两年,按照“惯例”,我都给了三个在上学的侄女和外甥压岁钱,每人200元,当时,我和刘椰还处在新婚甜蜜期,刘椰没有怎么反对。或许是那年年终奖金发得少了些,想买房可房价又老是在涨的缘故,面对又要无缘无故地“放血”,刘椰心烦意乱,突然坚决反对我再支付这笔钱,并和我争吵起来。
给压岁钱是吃年饭的第一重头戏,但我和刘椰居然还没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情急之中我便想到找“裁判”解决问题。
大过年的,谁愿意来当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裁判”啊?我突然有了个绝妙的主意:“刘椰,找其他人怕你说不公平,要不你打电话咨询你爸爸妈妈,老人家说给就给,说不给就不给,怎么样?”
见是自己的父母当裁判,刘椰当然不会有反对意见,于是我马上拨通了老丈人家的电话。二老毕竟都是明白事理的过来人,果然不出所料,二老在电话里不但旗帜鲜明地站在我这边,还委婉地批评了刘椰。
刘椰放下电话时,我一言不发,但脸上的得意之情却怎么也抑制不住。受到“批评”的刘椰只得同意给压岁钱。
就这样,一场干戈终于化为玉帛。享受到“裁判”带来的“好处”后,凡是我觉得自己有道理但又搞不掂的问题,就自然地想起了裁判,因为“裁判”会以相对公平的方式解决纠纷,一来可以有效避免女人有时的“无理取闹”;二来好像比“硬吵”对夫妻感情的伤害要轻。这可真是一举两得!我暗自窃喜。
老婆也遇事找“裁判”,我懵了!
可凡事有利就有弊。几次请“裁判”让我大获全胜后,我突然发现刘椰看我的眼神不再透着往日的温柔,她学会了在很小的事情上与我较真,慢慢也养成了“私事公办”的习惯。
譬如,我说什么时间回来,如果晚了,她就会以“言而无信”为由将我教训一通;原来我吃饭总是碗筷一扔,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现在不行了,要么我做饭她洗碗,要么她做饭我洗碗,否则她就拿起电话威胁要找人评理。时间一长,我和刘椰大部分亲戚朋友都被我们惊动过。就这样,失望、怨恨甚至伺机报复的心理在刘椰和我心中慢慢滋生。
2005年7月,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取消了福利分房,我们单位开始集资盖楼,我要出8万多块钱。刘椰将几个存折一算,离8万还差1万多一点。刘椰冷不丁地提出个“建议”:“你不是一向要真理,要公平吗?那好,我们现在买房还差一万元,你父母支持5000元.剩下的6000多元由我父母资助。这很公平吧。”一句话差点让我背过气儿。我父母都是农民,5000元可能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她父母一个做生意,一个是医生。5000元钱对于她父母来说是毛毛雨,对我父母来讲就是千斤鼎啊!
为了兑现“真理”,我只好动用自己的全部小金库,再外借2000元,然后借口出差一个人偷偷跑到乡下,如此这般地向父母吩咐一番。就这样,我才度过这场“真理危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离交房款不到一个星期,我老家传来“喜讯”:“外甥儿考上大学了!”大姐告诉我好消息后,当晚我又接到母亲的电话:“这次你姐的孩子考上大学,听说学费要一万多,你姐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你考虑一下吧。”
晚上,身元分文的我只好向刘椰求助。没想到我话剐一出口,她居然干脆从被窝里坐了起来跟我讲“道理”:“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房子不买了?!”
我突然发现“道理”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不起作用了,因为各有各的“道理”:一边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否则耽搁孩子一生的前程!一边是房款,根本就不能动!
问题不能不解决。就在我一筹莫展时,机会却带着艳遇不期而至。
2005年8月,我的大学同学在武大搞了一次小型聚会。同学中引人注目的是我的老乡孙娜,她离婚两年,现任北京一家美资通讯公司的部门经理,年薪3C多万元。聚会散去的晚上,我以老多的身份单独请她喝茶。那天晚上,我们天南地北地海聊,不知不觉已是深夜10点多了。我提出送孙娜回酒店。孙娜却意犹未尽,但我却明显坐立不安,因为刘椰早就跟我约法三章,最晚也要在11点以前回来,如果晚了,必然是一番道理向我狂轰滥炸!
孙娜感觉到我心不在焉,她笑着说:“怎么.当年在球场上能征善战的男子汉如今真的成了‘妻管炎’了!”孙娜一提到家庭的事,我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我居然不知不觉地把老乡聚会变成了家庭诉苦会,最后谈起外甥学费和老婆扯皮的事时,孙娜马上打断我的话:“不就1万块钱的学费吗?这样,我借你一万,你给我账号,明天我给你打过来!”一瞬间,我激动得眼泪简直要往下掉,11点必须回家的“制度”早被我忘到九霄云外。
找“裁判”找到单位上,我惨了!
孙娜很讲信用,一万块钱第二天就进了我的账户。把钱邮寄回老家后,我一时头脑发热,马上给孙娜发了个短信:“孙娜,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晚上,我刚躺上床,我的手机短信铃声响了起来,一看是孙娜的,我几乎本能地马上起床,拿起手机到了洗手间。没想到,刘椰见我行动怪异,竟尾随而来,我刚进洗手间,就听到刘椰敲门:“快开门!”我还没看短信,就故意把水放得稀里哗啦响,门“忽”地一声被拉开,我居然忘记了反锁门,刘椰见我拿着手机怔怔地呆在那里,说:“你这个骗子,既然上厕所,怎么连裤子也不脱?”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刘椰冷不防地从我手里夺过手机。
对于不知道背景的人来说,孙娜的回信多少显得有点“暖昧”:“不用谢我,不管怎样,我觉得你是好男人,要是我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我是不会离婚的。欢迎到北京来玩。”
刘椰把我发给孙娜的短信也看了,然后蹦出两个字:“离婚!”晚上,刘椰竟真的将一份离婚协议书递给我。我表示不同意离婚,刘椰冷笑一声说:“今天,你答应咱就好说好散,你不答应,明天就去找你单位领导评个理!”为了找“裁判”替她评理,2005年12月的一天,刘椰直接找到我单位领导,一把鼻子一把泪诉说我的婚外情史,并出示了手机短信证据。就这样,我的“婚外艳史”一下子在机关大院里传了个遍。面对刘椰竟然要置我于死地的疯狂举动,我对她的所有幻想在一瞬间破灭了。
2006年5月,头脑已经狂热的刘椰见无人可找,居然花钱找律师做裁判,可律师无权作裁决,在刘椰一再坚持下,那位律师作为刘椰的代理人将我起诉到法院。一个月后,案子进入审理程序,因刘椰的证据不足,法院驳回了她的所有诉讼请求。事实真相很快在法庭质证中弄了个水落石出。
法院一审判决不予离婚后,在我的坚持下,我们协议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协议书是我起草的,我将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刘椰。临分别时,刘椰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阿伟,对不起,我毁了你的政治前程,你还对我这么好,我会去找你们领导解释清楚的!”我平静地说:“不用了,你可以向一个领导解释清楚,但能向单位100多个同事解释得清楚吗?”我是真的不怪她,两日子之间本来就不需要裁判,因为一开始就是我的错,其实,婚姻本来就不该是讲理的地方啊!
栏目管理/宋光辉 编辑/谢林梅
情急之中找“裁判”,我赢了!
“要不这样,我们随便找个人评评理!看看谁对谁错。”面对老婆刘椰不讲道理却依然咄咄逼人,想起以前老是明明“理”在我这边,却总是因为吵不过或者不想吵最后“哑巴吃黄连”,这回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情急之中“裁判”二字不禁脱口而出。“好啊。”刘椰毫不示弱,而且步步紧逼,“你去找啊,你要不去,你就是缩头乌龟!”
事情的原委是一件捏不上筷子的小事:春节是否给压岁钱之争。
我和刘椰回我老家过年。那天是大年三十要吃年饭,我有两个外甥女和一个侄儿。结婚前两年,按照“惯例”,我都给了三个在上学的侄女和外甥压岁钱,每人200元,当时,我和刘椰还处在新婚甜蜜期,刘椰没有怎么反对。或许是那年年终奖金发得少了些,想买房可房价又老是在涨的缘故,面对又要无缘无故地“放血”,刘椰心烦意乱,突然坚决反对我再支付这笔钱,并和我争吵起来。
给压岁钱是吃年饭的第一重头戏,但我和刘椰居然还没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情急之中我便想到找“裁判”解决问题。
大过年的,谁愿意来当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裁判”啊?我突然有了个绝妙的主意:“刘椰,找其他人怕你说不公平,要不你打电话咨询你爸爸妈妈,老人家说给就给,说不给就不给,怎么样?”
见是自己的父母当裁判,刘椰当然不会有反对意见,于是我马上拨通了老丈人家的电话。二老毕竟都是明白事理的过来人,果然不出所料,二老在电话里不但旗帜鲜明地站在我这边,还委婉地批评了刘椰。
刘椰放下电话时,我一言不发,但脸上的得意之情却怎么也抑制不住。受到“批评”的刘椰只得同意给压岁钱。
就这样,一场干戈终于化为玉帛。享受到“裁判”带来的“好处”后,凡是我觉得自己有道理但又搞不掂的问题,就自然地想起了裁判,因为“裁判”会以相对公平的方式解决纠纷,一来可以有效避免女人有时的“无理取闹”;二来好像比“硬吵”对夫妻感情的伤害要轻。这可真是一举两得!我暗自窃喜。
老婆也遇事找“裁判”,我懵了!
可凡事有利就有弊。几次请“裁判”让我大获全胜后,我突然发现刘椰看我的眼神不再透着往日的温柔,她学会了在很小的事情上与我较真,慢慢也养成了“私事公办”的习惯。
譬如,我说什么时间回来,如果晚了,她就会以“言而无信”为由将我教训一通;原来我吃饭总是碗筷一扔,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现在不行了,要么我做饭她洗碗,要么她做饭我洗碗,否则她就拿起电话威胁要找人评理。时间一长,我和刘椰大部分亲戚朋友都被我们惊动过。就这样,失望、怨恨甚至伺机报复的心理在刘椰和我心中慢慢滋生。
2005年7月,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取消了福利分房,我们单位开始集资盖楼,我要出8万多块钱。刘椰将几个存折一算,离8万还差1万多一点。刘椰冷不丁地提出个“建议”:“你不是一向要真理,要公平吗?那好,我们现在买房还差一万元,你父母支持5000元.剩下的6000多元由我父母资助。这很公平吧。”一句话差点让我背过气儿。我父母都是农民,5000元可能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她父母一个做生意,一个是医生。5000元钱对于她父母来说是毛毛雨,对我父母来讲就是千斤鼎啊!
为了兑现“真理”,我只好动用自己的全部小金库,再外借2000元,然后借口出差一个人偷偷跑到乡下,如此这般地向父母吩咐一番。就这样,我才度过这场“真理危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离交房款不到一个星期,我老家传来“喜讯”:“外甥儿考上大学了!”大姐告诉我好消息后,当晚我又接到母亲的电话:“这次你姐的孩子考上大学,听说学费要一万多,你姐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你考虑一下吧。”
晚上,身元分文的我只好向刘椰求助。没想到我话剐一出口,她居然干脆从被窝里坐了起来跟我讲“道理”:“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房子不买了?!”
我突然发现“道理”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不起作用了,因为各有各的“道理”:一边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否则耽搁孩子一生的前程!一边是房款,根本就不能动!
问题不能不解决。就在我一筹莫展时,机会却带着艳遇不期而至。
2005年8月,我的大学同学在武大搞了一次小型聚会。同学中引人注目的是我的老乡孙娜,她离婚两年,现任北京一家美资通讯公司的部门经理,年薪3C多万元。聚会散去的晚上,我以老多的身份单独请她喝茶。那天晚上,我们天南地北地海聊,不知不觉已是深夜10点多了。我提出送孙娜回酒店。孙娜却意犹未尽,但我却明显坐立不安,因为刘椰早就跟我约法三章,最晚也要在11点以前回来,如果晚了,必然是一番道理向我狂轰滥炸!
孙娜感觉到我心不在焉,她笑着说:“怎么.当年在球场上能征善战的男子汉如今真的成了‘妻管炎’了!”孙娜一提到家庭的事,我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我居然不知不觉地把老乡聚会变成了家庭诉苦会,最后谈起外甥学费和老婆扯皮的事时,孙娜马上打断我的话:“不就1万块钱的学费吗?这样,我借你一万,你给我账号,明天我给你打过来!”一瞬间,我激动得眼泪简直要往下掉,11点必须回家的“制度”早被我忘到九霄云外。
找“裁判”找到单位上,我惨了!
孙娜很讲信用,一万块钱第二天就进了我的账户。把钱邮寄回老家后,我一时头脑发热,马上给孙娜发了个短信:“孙娜,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晚上,我刚躺上床,我的手机短信铃声响了起来,一看是孙娜的,我几乎本能地马上起床,拿起手机到了洗手间。没想到,刘椰见我行动怪异,竟尾随而来,我刚进洗手间,就听到刘椰敲门:“快开门!”我还没看短信,就故意把水放得稀里哗啦响,门“忽”地一声被拉开,我居然忘记了反锁门,刘椰见我拿着手机怔怔地呆在那里,说:“你这个骗子,既然上厕所,怎么连裤子也不脱?”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刘椰冷不防地从我手里夺过手机。
对于不知道背景的人来说,孙娜的回信多少显得有点“暖昧”:“不用谢我,不管怎样,我觉得你是好男人,要是我能找到像你这样的人,我是不会离婚的。欢迎到北京来玩。”
刘椰把我发给孙娜的短信也看了,然后蹦出两个字:“离婚!”晚上,刘椰竟真的将一份离婚协议书递给我。我表示不同意离婚,刘椰冷笑一声说:“今天,你答应咱就好说好散,你不答应,明天就去找你单位领导评个理!”为了找“裁判”替她评理,2005年12月的一天,刘椰直接找到我单位领导,一把鼻子一把泪诉说我的婚外情史,并出示了手机短信证据。就这样,我的“婚外艳史”一下子在机关大院里传了个遍。面对刘椰竟然要置我于死地的疯狂举动,我对她的所有幻想在一瞬间破灭了。
2006年5月,头脑已经狂热的刘椰见无人可找,居然花钱找律师做裁判,可律师无权作裁决,在刘椰一再坚持下,那位律师作为刘椰的代理人将我起诉到法院。一个月后,案子进入审理程序,因刘椰的证据不足,法院驳回了她的所有诉讼请求。事实真相很快在法庭质证中弄了个水落石出。
法院一审判决不予离婚后,在我的坚持下,我们协议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协议书是我起草的,我将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刘椰。临分别时,刘椰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阿伟,对不起,我毁了你的政治前程,你还对我这么好,我会去找你们领导解释清楚的!”我平静地说:“不用了,你可以向一个领导解释清楚,但能向单位100多个同事解释得清楚吗?”我是真的不怪她,两日子之间本来就不需要裁判,因为一开始就是我的错,其实,婚姻本来就不该是讲理的地方啊!
栏目管理/宋光辉 编辑/谢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