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前,全村总资产仅7000元,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而今,净资产达到13个亿,村民人均纯收入15万,去年一年上交国家税收1.8个亿。
据记者了解,1996年6月份,南岭村全体村民发出破除迷信,相信科学,拆掉神台,新建书台。
张姓村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三天之内,每个村民家里的神台都被改造成书柜。”如今,家家户户藏书量都达到了300册以上。
对此,张育彪不无感慨,“为什么要这样?过去没知识没文化,教训太深刻了。我记得1982年,村里来了一个外企建厂要找一个厂长,找遍全村也没找到一个高中以上学历的村民。当时,外商说你这么没文化,这个厂我们也不愿意办了。”
如果说这给张育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富了的南岭人又怎样呢?“后来我们南岭人有钱了,去香港住五星级酒店。因为不懂英文,也看不懂,就随便打了一个叉,算是签名。”
“人才第一。有了人才,发展才有后劲。”在教育上栽过跟头的南岭人,如今格外重视教育。
现在南邻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重奖积极上学的村民。考上国内重点名牌大学的,奖励10万,最高到50万;出国留学的,奖励20万以上。
说到南岭村的发展,张育彪很欣慰。“在南岭村,超过一半的家庭有自己的私家车,每个家庭起码有两栋房子。村里800多个村民,大学生就有133个,接近17%的村民是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其中有7个学生留学海外。村里面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有藏书5万册的图书馆,有容纳3000人的大剧院等一些文化基础设施。”
两任总书记寄厚望
2000年2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到南岭村,对南岭村过去的发展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勉励南岭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张育彪回忆道,江总书记说,过去的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现在看,就象你们村这样,跟欧洲的城市乃至世界一流的城市相比,恐怕也毫不逊色。
2003年4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再访南岭村。总书记指出:“南岭村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缩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你们要努力做到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把南岭村建设得更好。”
张育彪至今对胡总书记的话都牢记在心,“小张,你要发扬我们南岭的好传统,为我们南岭这面旗帜增光添彩。”
张育彪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未来我们将把旧的工业区改造发展文化产业,主要生产锦绣、丝绸,争取成为深圳市文博会亮点,并且利用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我们村经济的转型,包括村民素质的提高。”
在张育彪的带领下,南岭村确立了未来的四大目标、三大工作、六大工程,倡导建设和谐南岭、效益南岭、绿色南岭和文化南岭。
“在产业升级工程上,村里有很多加工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那些技术含量低的企业要逐步淘汰,同时,要扩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并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和物流业。”张育彪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1996年6月份,南岭村全体村民发出破除迷信,相信科学,拆掉神台,新建书台。
张姓村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三天之内,每个村民家里的神台都被改造成书柜。”如今,家家户户藏书量都达到了300册以上。
对此,张育彪不无感慨,“为什么要这样?过去没知识没文化,教训太深刻了。我记得1982年,村里来了一个外企建厂要找一个厂长,找遍全村也没找到一个高中以上学历的村民。当时,外商说你这么没文化,这个厂我们也不愿意办了。”
如果说这给张育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富了的南岭人又怎样呢?“后来我们南岭人有钱了,去香港住五星级酒店。因为不懂英文,也看不懂,就随便打了一个叉,算是签名。”
“人才第一。有了人才,发展才有后劲。”在教育上栽过跟头的南岭人,如今格外重视教育。
现在南邻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重奖积极上学的村民。考上国内重点名牌大学的,奖励10万,最高到50万;出国留学的,奖励20万以上。
说到南岭村的发展,张育彪很欣慰。“在南岭村,超过一半的家庭有自己的私家车,每个家庭起码有两栋房子。村里800多个村民,大学生就有133个,接近17%的村民是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其中有7个学生留学海外。村里面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有藏书5万册的图书馆,有容纳3000人的大剧院等一些文化基础设施。”
两任总书记寄厚望
2000年2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到南岭村,对南岭村过去的发展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勉励南岭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张育彪回忆道,江总书记说,过去的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现在看,就象你们村这样,跟欧洲的城市乃至世界一流的城市相比,恐怕也毫不逊色。
2003年4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再访南岭村。总书记指出:“南岭村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缩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你们要努力做到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把南岭村建设得更好。”
张育彪至今对胡总书记的话都牢记在心,“小张,你要发扬我们南岭的好传统,为我们南岭这面旗帜增光添彩。”
张育彪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未来我们将把旧的工业区改造发展文化产业,主要生产锦绣、丝绸,争取成为深圳市文博会亮点,并且利用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我们村经济的转型,包括村民素质的提高。”
在张育彪的带领下,南岭村确立了未来的四大目标、三大工作、六大工程,倡导建设和谐南岭、效益南岭、绿色南岭和文化南岭。
“在产业升级工程上,村里有很多加工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那些技术含量低的企业要逐步淘汰,同时,要扩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并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和物流业。”张育彪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