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事故经过
2010年8月19日下午15时左右,抚顺某建筑公司承建某小区24#楼,现场施工用钢丝绳式施工升降机(以下简称升降机),因现场升降机操作人员(以下简称操作者)将此时吊盘停留在16层,在未送电的情况下,用脚踏开电磁铁制动器(此时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导致吊盘从高空超速下降、起升钢丝绳被拉断。造成操作者当场死亡,另外一人重伤的安全事故。
2 事故现场勘察
(1)发生事故前升降机工况:吊盘位于16层,距地面高度47.4m左右,吊盘上载荷有部分塑钢窗副框及两个工地用的手推车(满载混凝土)。
(2)吊盘自重为0.5t。
(3)两个手推车满载混凝土重量为0.5t。
(4)起升钢丝绳被拉断,现场测量钢丝绳直径为12.57mm。
(5)起升钢丝绳有断丝,断丝数为5根。
(6)吊盘在距地面2m左右时,起升钢丝绳在导向滑轮附近被拉断。
(7)事故发生后卷筒上缠绕的起升钢丝绳紧密,其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方向与事故前正相反,缠绕长度为51m。其中卷筒安全圈数为23圈左右。
(8)电磁铁制动器一侧制动闸瓦损坏。制动轮联轴器一侧损坏,无弹性柱销缓冲器。
(9)制动轮弹性柱销联轴器联接电动机一侧的螺栓M12,而联接减速器的一侧的柱销孔Φ25。
(10)事故发生后离合器处于打开状态。
(11)卷扬机手动紧急制动操作装置损坏。
(12)事故发生前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根据升降机专职操作人员周某讲述)。
3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前设备状态,吊盘位于在建楼房16层距地面高度约为47.4m,载荷约为1t左右。常闭电磁制动器、离合器均处于闭合状态。操作者人为打开常闭电磁制动器(电气设备未送电),导致吊盘自由下落,速度由慢到超速下降、失控。在吊盘下降至10~12层时,操作者采取以下两步措施:
第一步措施:停止松开制动器,常闭电磁制动器瞬间闭合,目的是使吊盘停止或者减速下降。
4 事故结论
(1)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者违章操作,将电磁铁制动器人为打开,致使吊盘自由超速下降,最后导致起升钢丝绳被拉断。
(2)造成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是:该制动轮联轴器无弹性柱销缓冲器,卷扬机的手动紧急制动操纵装置损坏。
5 事故教训
通过上述事故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此次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在许多环节上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首先使用单位对所使用的施工升降机没有履行安装告知之手续,也没有申请检验检测,属于无证使用。正是由于没有进行检验检测,造成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长期带病运行,给后来的事故发生埋下隐患。其次使用单位疏于现场安全管理,造成外单位人员进入现场进行违章操作,致使事故发生。
事故的发生令人心痛,我们应从中吸取深刻教训。首先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去管理和使用特种设备,其次对于现场重要场所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2010年8月19日下午15时左右,抚顺某建筑公司承建某小区24#楼,现场施工用钢丝绳式施工升降机(以下简称升降机),因现场升降机操作人员(以下简称操作者)将此时吊盘停留在16层,在未送电的情况下,用脚踏开电磁铁制动器(此时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导致吊盘从高空超速下降、起升钢丝绳被拉断。造成操作者当场死亡,另外一人重伤的安全事故。
2 事故现场勘察
(1)发生事故前升降机工况:吊盘位于16层,距地面高度47.4m左右,吊盘上载荷有部分塑钢窗副框及两个工地用的手推车(满载混凝土)。
(2)吊盘自重为0.5t。
(3)两个手推车满载混凝土重量为0.5t。
(4)起升钢丝绳被拉断,现场测量钢丝绳直径为12.57mm。
(5)起升钢丝绳有断丝,断丝数为5根。
(6)吊盘在距地面2m左右时,起升钢丝绳在导向滑轮附近被拉断。
(7)事故发生后卷筒上缠绕的起升钢丝绳紧密,其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方向与事故前正相反,缠绕长度为51m。其中卷筒安全圈数为23圈左右。
(8)电磁铁制动器一侧制动闸瓦损坏。制动轮联轴器一侧损坏,无弹性柱销缓冲器。
(9)制动轮弹性柱销联轴器联接电动机一侧的螺栓M12,而联接减速器的一侧的柱销孔Φ25。
(10)事故发生后离合器处于打开状态。
(11)卷扬机手动紧急制动操作装置损坏。
(12)事故发生前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根据升降机专职操作人员周某讲述)。
3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前设备状态,吊盘位于在建楼房16层距地面高度约为47.4m,载荷约为1t左右。常闭电磁制动器、离合器均处于闭合状态。操作者人为打开常闭电磁制动器(电气设备未送电),导致吊盘自由下落,速度由慢到超速下降、失控。在吊盘下降至10~12层时,操作者采取以下两步措施:
第一步措施:停止松开制动器,常闭电磁制动器瞬间闭合,目的是使吊盘停止或者减速下降。
4 事故结论
(1)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者违章操作,将电磁铁制动器人为打开,致使吊盘自由超速下降,最后导致起升钢丝绳被拉断。
(2)造成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是:该制动轮联轴器无弹性柱销缓冲器,卷扬机的手动紧急制动操纵装置损坏。
5 事故教训
通过上述事故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此次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在许多环节上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首先使用单位对所使用的施工升降机没有履行安装告知之手续,也没有申请检验检测,属于无证使用。正是由于没有进行检验检测,造成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长期带病运行,给后来的事故发生埋下隐患。其次使用单位疏于现场安全管理,造成外单位人员进入现场进行违章操作,致使事故发生。
事故的发生令人心痛,我们应从中吸取深刻教训。首先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去管理和使用特种设备,其次对于现场重要场所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