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绵蚧无公害防治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yongdezha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柿树生长季叶片大而浓绿,树体高大,秋季树叶红褐色,金黄果实挂于枝头,既可观赏又可采果。近年来在山东平原县成为庭院绿化和小区绿化树种新宠,或孤植,或对植,或三五株丛植。但在调查时发现,由于引种栽植时不注意检疫,栽后疏于管理,造成柿绵蚧发生严重,枝干枯干,甚者死亡。
  柿绵蚧属于同翅目蚧总科绵蚧科,别名柿绒蚧、柿毡蚧。柿绵蚧卵紫红色,表面有白色蜡粉及蜡丝,若虫虫体紫绿茸色,体扁平,椭圆形,周身有短的刺状突起,雌成虫紫红色,腹部边缘有白色弯曲的细毛状蜡质分泌物,老熟时被包在一个白色如大米粒大的毡状蜡囊中,尾部有白色絮状卵囊。雄成虫紫红色,翅无色透明,蚧壳椭圆形。
  柿绵蚧主要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危害柿树的嫩枝、一二年生枝及幼树主干。该虫未形成蜡质前呈紫红色,用手一按挤呈血红色。危害轻者枝干形成黑斑,严重者枯死;叶片受害呈畸形,提早脱落;侵害果实时被害处初呈黄绿色小点,逐渐扩大成果斑,使果实提前软化脱落,降低产量和品质。
  柿绵蚧在山东地区一般一年发生4代,前两代危害叶片和1~2年生小枝,后两代主要危害果实。10月中旬,以若虫在幼树主干、2、3年生枝条皮层裂缝、粗皮及干柿蒂上越冬。春天柿树萌芽时开始出蛰,爬到嫩芽、新梢、叶柄和叶背等处吸食汁液,结果后在柿蒂或果实表面固着危害,形成蜡壳。5月下旬成虫交配后体背形成卵囊产卵。一般6月中、7月中、8月中、9月中为各代若虫孵化盛期,生长季每代历期30天,冬季长达180~190天。
  在人们日益追逐身体健康,关注食品安全的当下,防治柿绵蚧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搞好检疫。栽种时注意接穗来源,不让带虫接穗引入,已有虫的苗木要进行消毒后再进行栽植。
  二是刮树皮剪病枝。早春柿树发芽前,刮除老树皮上的越冬若虫,剪除病虫枝,去除柿蒂,将其带离柿园。
  三是喷药防治。柿树发芽前全面喷洒1遍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幼虫。4月上旬至5月初,柿树展叶至开花前若出蛰期、6、7、8、9月中旬若虫孵化盛期,但还未形成蜡壳,此时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喷施40%雷丹乳油800~1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或52.25%农地乐乳油1000~1500倍等无公害药剂防治。
  四是绑布条诱杀。9月上旬在主干主枝部位每隔50~60厘米绑1~2圈布条,诱捕若虫越冬,在冬季解下布条用火烧毁。
  五是是以虫治虫。在柿绵蚧大量发生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广谱农药,保护柿绵蚧天敌黑缘红瓢虫和红点唇瓢虫,利用天敌控制柿绵蚧。
其他文献
论述了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路径。
果业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种植果树要获得好效益,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要选择好树种和品种  首先要选好树种,要种植适合当地种植的果树,选好树种后,要栽培优良品种。从事果品生产,一定要选择综合品质优良、市场销售前景好且已经有被本地种植验证种植成功的国内外优良品种。所选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要适应本地气候、地势和土壤等生态条件。苹果、梨、桃、杏、葡萄等果树,应栽在土壤肥沃、水源便利的地
以陕西省华山乡村"农家乐"为例,分析了"农家乐"的现状,了解了其发展状况,预测了其发展趋势,并发现"农家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诸如从业人员素质、卫生条件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
总结了泰国、印度、韩国以及我国浙江、成都国内外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经验,给出了加快广西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