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爆文制造者

来源 :智族GQ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怎么还没被人砍啊!”
  不到一天时间,李传帅收到了四百多条微信好友申请。百度贴吧的李庙村吧、孙集镇吧、商河县吧都有人发帖战他。有人加了他微信,上来直接开骂,“你怎么还没被人砍啊!”还有人把他的照片PS到死亡证明上发给他。
  百度贴吧“百家号吧”里也在讨论他:“这个工作室的负责人真的是太奇葩了,居然还能接受采访”,“上不了台面的事也上了台面了”,甚至有人认为这会“加速现有自媒体模式的灭亡”。李传帅认为是同行眼红,都没回复。
  事情的缘由是一篇名为《实地探访山东新媒体村,农妇做自媒体收入破万》的报道和一条“村姑教你如何制造爆款”的视频。2016年,李传帅在自家农村老宅里开了个自媒体工作室,员工是20多个附近村庄的妇女,她们每天生产总计超千万阅读量。但李传帅此前没有想到过,自己也能上微博热搜。
  8月20日,我第一次来采访,李传帅开着宝马到县城迎接。伴着喊麦的音乐,他告诉我他将在县城购置一套花园别墅。
  他相信自己具备随时出名的能力。“我想出名也非常简单,我自己一天一千多万(阅读量),我发一年,我自己发自己的事,发一年,好几十亿就来了。”但他说自己不在乎这些,“本身咱只是做一个普通老百姓。”
  一周之后,他出名了。批评和骚扰随之而来。他喝了酒,仍连续几天睡不着,以前他沾酒就能睡一下午。我再次见到他,他从镇领导的车上下来,跟在两位领导身后,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他“不想再说什么,也不想再传播什么”。我只好到村里采访,他仍很不满,“你能不能不给我找麻烦了……为什么你这么对我”。他再不想“火”了,只想躲起来,恢复曾经平静的生活。
  “我会觉得是对自己智力的极大的侮辱。”
  让李传帅一夜走红的文章开头,工作室女工7月的平均收入被拿来与上海2017年的月平均工资对比,前者高出462块钱。第一部分标题是“收入最高者一个月拿了15万”,文中说,“都市白领、进城农民工、城市大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内容消费对象。”
  留言区讨论热烈,有人称女工们做的是“网络垃圾”,有人调侃“还招人吗”,也有后续报道直接起标题“我要回农村”。这篇文章发出前几天,我在李传帅的工作室采访,跟一位同行聊采访经历,他感叹自己挣的都不如她们多。他把女工的工资数额发到同事群里,有人问,“你要辞职去干这个了吗?”
  “由此可见,农民都不愿意脚踏实地劳作了,都想走捷径,太可怕了”。看到这种评论,李传帅觉得“扎心”,不明白这有什么可怕的。他在文章下留言,“我们做真实农村的写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看不起我们农村人做自媒体呢?”员工路文静也最气愤这句话,“觉得我们农村人好像就应该种地一样,挣那么多钱就不行啊?”
  此后几天,我旁听了几位内容创作者的讨论,这些“城里人”是这么看这件事的——
  “莆田造假鞋的人,一年赚几百万,不会对我有什么冲击。我不羡慕。因为这不是我这个阶层愿意做的事,但这个事会冲击我。”
  “(内容创作)原来是有壁垒的事情,现在壁垒消除了。”
  “以前总是觉得‘文以载道’嘛,写文章是有门槛的,是要给入启迪的。这种事让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能是个笑话。”
  “我会觉得是对自己智力的极大的侮辱。”
  刺猬公社的报道发出后4天,我再次到村里采访,原来整日敞开的大门现在紧闭着。敲门有人应声,员工张红隔着门告诉我她们放假了。后来我得知,工作室仍在正常运转,李传帅不让接受采访,锁门只为防记者。
  李传帅感到恐惧。8月30日,百度百家号发出通知,封禁了2867个账号,不少自媒体从业者们认为这是他的责任——“今天大批量封号,估计都是一个人惹的祸,叫李什么来着?”“农妇看热剧写文章,这下可好,影视剧的账号都被连累了,这两天被封的基本都是影视剧吧”,甚至有人宣称“自媒体的冬天已经悄然来临,李传帅功不可没!”
  我只能到附近采访村民和员工的家人,却引起女工的不满。她们在群里抱怨,“谁知道真走假走”,“他们如果那么听话就不叫记者了”,“严重骚扰”。李传帅没回复,她们不断@他,“你倒是给一个说法啊!这样带来多少烦恼啊”,还有人建议“开个记者招待会吧”。
  李传帅把截图发给我,问我该怎么给她们交代,说自己无计可施,“快崩溃了”。我劝他这种当口要出来澄清,他情绪有些激动,“这样还会上热搜,你是又一次让我们(受)打击吗?”
  3天后,我在员工路文静家门口见到她。她对刺猬公社的报道很有意见,认为作者过于强调工资,而没写清她们的工作内容。她更喜欢AI财经社的那篇,“我感觉他写得还挺正面的”。她不确定这个媒体的名字怎么读,“有一个爱财经”。
  “那对社会有意义吗?”“应该有吧。”
  “爆文事件”发生之前,李传帅正准备扩张工作室,再多招些人。8月23日,相继有4个新人来面试,有生了孩子的妇女,也有父母带着来的年轻女孩。她们走进院子,像是随意溜达到亲戚家串门。按李传帅的标准,工作室对来面试的人不问学历和技能,有的员工刚来时不会打字,都是“一指禅”,也录取了。
  李传帅把自己工作室制作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农村的和影视的。前者是由员工自己拍照、寫作的农村生活文章,后者照着电视剧视频写剧情介绍。他认为两者都是原创,区别是写农村文章,一人一天只能写一两篇,而写剧情介绍,一人一天可以写十篇。
  主管张红直接给她们讲工作的内容,“写作文会吧?就跟写作文一样。”其中一个人学,导决,来的第一天就完成了一篇。
  张红是第一个来工作室的员工,现在是工作室的主管。她在技校学过电脑,在北京干过打字员,怀二胎后回家待产。女儿满3个月,她来工作室上班。婆婆每天把孩子送来吃奶,上午两次,下午两次。
  婆婆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工作,除了种地,就是每天带着孩子满村逛。张红说,她没来工作室的时候,也是这么天天抱着孩子漫无目的地遛大街。   村里的年轻男性几乎都出去打工了,街上只见孕妇、抱孩子的母亲和围在一起拉家常的老年妇女。和张红同龄的女人,要么在家带孩子,要么去县城干售货员、保洁员,每月工资不到两千。
  张红负责培训新员工,她告诉新来的人,文章的开头有固定格式,须得写这一句:“欢迎来到《安利电视剧》(或其他百家号名称),在这里将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开心和精彩,小编文笔不好,还请各位小主看后多多指教。”
  接下来是看剧,这位新员工选了自己熟悉的《甄嬛传》。我在旁观看,这种写作就像是从电视剧到剧本的反编译——甄嬛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皇上如何回复,陪侍一旁的苏培盛作何反应,最好再加一些评论,比如小编认为甄嬛很有心机。三五分钟的剧情,洋洋洒洒写满一千字,结尾注明:“文/由《安利电视剧》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安利电视剧》”,一篇文章就算完成了。熟练之后,她将每天完成十篇。
  李传帅告诉女工们,也告诉每一个来采访或考察的人——城市白领没空完整看电视剧,这样的介绍文章可以帮他们快速了解剧情。除了文字简介,员工们还会剪辑电视剧情节,做成短视频。
  视频内容制作也有流程:选一部电视剧,使用快剪辑软件录下一段完整的情节,短则一两分钟,长则六七分钟,另存后一啭到百家号平台。系统自动生成截图,从中选一张作为封面,最后输入视频关键词,比如延禧攻略、璎珞、聂远、吴谨言。
  发布一条推送最多花费十几分钟,这一系列动作,她们每天重复50-60次。如果说这里有什么个体差异,那也仅限于流水化作业的最后一步,起标题。
  标题、流量(阅读量)、收益,这是工作室员工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在她们看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很简单一标题越好,流量越高,收益就越多。每一万阅读,百家号平台发放30-50元收益,其中5%-20%会成为她们的提成。
  墙上贴着薪酬制良——员工除了底薪800和收益提成,还有爆文奖励:一篇文章,阅读量2万-4.9万给2元;5万-9.9万奖励5元;10万-19.9万奖励10元;20万-29.9万奖励20元;30万以上,每一万奖励1元。
  有一天,张红发的一条视频超过了10万阅读量——《新婚丈夫穿着有口红的衬衫回家,被妻子看到了》,她很高兴,站起身在白板上写今天的爆文奖金,张红76,刘英203,收入冠军路文静今天休班,数据还是昨天的,241元。另有一块白板,写满人名和工资:
  路文静:15690
  张红:15580
  石恩兰:10910
  刘英:9760
  刘学娥:9600
  ……
  路文静是6月、7月的收入冠军,这等同于她是工作室里最会起标题的。她最近发的《皇上怒气冲冲找璎珞算账,璎珞一个吻就把皇上搞定了!》阅读量二百多万。
  路文静的婆婆不识字、不看电视、不会用智能手机,她对儿媳妇的工作和收入一无所知,“爱咋咋地,咱不管”。一万多块钱工资超出她的想象,“在家做活,靠什么去挣一万块钱啊”。
  一天接近下班,女工们讨论怎么起标题,李洁说,“你得融入到那个剧里才能找到感觉,只看点儿皮毛不行”,有人应和,“是啊,没感觉起的标题不行”。李洁刚来不到半年,她起得最好的(点击量最高的)标题是《美女给男子按摩,男子觉得不对劲,回头一看吓蒙了》。
  她向我讲解起标题的技巧,“就抓住人阅读的那个感觉嘛,你比如说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感觉啊,哎呀,惊呆”,她停顿了一下,“惊呆了现在不让用了”。
  今年4月,李传帅帮镇长发软文,卖镇上的特产红玉西瓜。文章标题也用了这样的技巧:《美女镇长代言的农村西瓜竟然如此清甜》。文末8条评论,7条都在问,美女呢?文章阅读量不错,但西瓜只卖出去一箱。
  女工们一般会在下午6点结束工作,张红的丈夫李勇把女儿送来工作室找妈妈。她坐在工位上接过孩子,抱在怀里,撩起衣服喂奶。员工们陆陆续续出门,张红左臂环着孩子,右手操作鼠标关掉一个个网页、文件,准备关机。
  我的采访也总是在临下班的时间进行,她们完成一天的任务,离开内容生产的流水线,才有心思和我聊天。
  出乎我的意料,她们觉得这份工作“好玩儿”。年纪最小的员工苗苗说,“每天都发不一样的剧,每天的收益都不一样,感觉挺好玩儿。”李洁也告诉我,“还挺好玩儿的,因为我们在这儿该说说,该聊聊,没什么压力。”
  为了盛少和白狼(《千金女贼》里的男一、男二)谁是谁的问题,她们会叽叽喳喳讨论10分钟。一会儿又说起,和Sunnee一起上《明日之子》的到底是蔡维泽还是蔡泽维?
  8月底《如懿传》开播,电脑屏幕上一早都是周迅和霍建华在城楼谈心。张红不熟悉剧情,问大家,“青樱就是如懿吗?”张红家里从沙发到桌子、地面,堆满孩子的玩具、童书,几乎无处落脚。她没空追剧,下班后陪孩子看动画片、读故事,自己不看书也不用电脑,只在孩子睡后刷手机百度,自学爆文标题的方法。
  我和女工们聊起未来,张红说,“未来发展没想……一直这样干就行了。因为即便是上别处,舍下孩子,也不一定能挣多少钱。”李洁希望这个工作室能一直存在下去。这种坐在电脑前,稍微打打字就能赚钱的工作,“反正90后的人都挺向往的吧”,“这是一个挺好的饭碗吧,是吧?”
  苗苗今年虚岁17,父亲是装卸工,母亲在工厂打工。她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也沒接触过城市里的上班族,说不清白媒体是什么。我问她为什么你们能挣这么多钱?她说,老板教得好。
  苗苗相信这份工作的价值——不光能挣到钱,还能学到手艺。
  “手艺是什么?”
  “很多吧,比如说打字啊,什么的,反正很多。”
  “那对社会有意义吗?”
  “应该有吧,那些上班族他们没时间看电视剧,我们就可以把一些精彩的片段剪出来,他们就可以看了。”“我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特色。”每月的发工资日,李传帅拿着一沓沓现金出现在工作室。按惯例,他先给钱拍张照,随后发工资,女工们拿到钱,把几十张乃至上百张百元大钞展成扇形挡在脸前,粉红一片,李传帅再拍张照,发到朋友圈。   他说不准具体的员工数目,名字也叫不全。平时,李传帅在县城的家里工作,几乎不回村。工作室运转成熟,不需他的管理——门口桌上一个被翻得褶皱的签到本,女工们上下班自觉签到;墙上贴着值日表,每天两人打扫卫生;张红负责记录考勤,统计爆文奖金,每月计算账号收益,报给李传帅。
  今年4月的第三周,工作室的头条号“一语薄言”获得1100多万阅读量,在今日头条号三农排行榜位列第一。
  李传帅经常提起这件事,向我展示阅读量高的文章,“就拍了一下我们农村的四合院,28万(阅读量),……也没有标题党,也没有什么夸张……评价还非常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腌制咸鸭蛋,48万……我员工喜得千金也20多万。”
  这些文章出自工作室的员工,她们自己拍照、配文字,记录农村的生活。6月的一篇文章《农村打井,你知道为什么要放沙子吗?》获得了123条回复,是近几个月最多的一篇。有人说自家打井得挖150米,还有说300米的,又有人说得用炸药炸,评论区俨然成了“打井技术及价格探讨”论坛。
  李传帅不知道文章阅读量高的原因,但他明确知道的是,“农村”这个标签很有亮点,绝不能丢。发在头条号上的文章,几乎每个标题都带有“农村”二字。
  李传帅8岁时母亲去世,父亲离家出走,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初中毕业他开始打工,白天修电脑,晚上烤羊肉串,夜里编程做软件。结婚生子后,他去天津,和妻子儿子挤在出租屋里,房间只放得下一张床。
  在外近十年,他从没旅游过。其中三年他在天津,不仅没去北京,连天津本地的景点都没看。他不喜欢城市的生活,城里人总爱去唱卡拉OK,他觉得没劲,“在城市里总觉得挺孤独的”。
  2016年9月底,百度百家号平台正式开放,李传帅凭借提前注册的20多个账号,第一天获得3000多元广告分成,第一个月,他赚了30万。他决定回农村专职做自媒体。
  两年过去,他招了20多个农村留守妇女,把她们当成一种代表农村的符号。采访期间,《智族GQ》摄影师来拍照,本来选定要拍摄的员工穿了一身黑,摄影师建议换一个人。李传帅马上领会了意图,笑着说,是要农村一点儿的吧?
  他从不看农妇们发表的内容,唯一需要操心的是平台的封号政策。8月中旬,百家号封禁八千多个账号,李传帅看到消息后传达给员工,不能造谣明星死亡,不能写负面内容。他告诉我,“平台在进步,咱也得进步,只要稍微一不进步就不行,自媒体更新换代太快了。”
  “你倒是出去啊,又出不去。”
  8月21号下午,李传帅家突然停电,工作室里传来短暂的惊呼。夏天村里经常停电,员工们也习惯了,没保存的内容就重新写。李传帅说,有员工为了避开停电,凌晨就来上班。
  最近苗苗总是来得最早,凌晨5点天微亮,她到李传帅家门口敲门。她最近生病,每天须得输液五六个小时。为了不请假,她早早来上班,干够8个小时,下午再去卫生所。
  苗苗的父母在青岛打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里只正屋有一台空调,夏天卧室很热,她这月赚了六千多,打算给卧室装上空调,然后再攒些钱,买台自动洗衣机。
  很快就到秋收,路文静也会提前两个小时,早上6点到工作室上班。她要抢出时间回娘家帮忙收玉米。路家有十亩地,每年种两季,春种玉米,秋种大蒜。年成好的时候,每亩能挣一千多块钱。
  今年夏天风雨多,玉米倒伏严重,机器收不了,只能人工掰。下午5点,她干完活,再回工作室制作剩下的推送。起好标题,点击发布,然后等待某一篇被平台推荐,成为爆文。
  工作室所在的李庙村偏远,离最近的镇子10里地,附近没有饭店。一条乡间小路夹在农田间,是女工们每天上下班的必经路,几个月前夏收时,工作室的头条号发表一篇图文,农民晒的麦子占满路面,金黄一片。
  每天中午,路文静顶着烈日沿这条路回家吃饭,她的手机上没装外卖APP,根本用不上。就连快递也只能送到镇上。当了收入冠军后,她在微商上花160元给自己买了一件衣服,还得自己骑电动车去取。
  每天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眼前是一片又一片的玉米地,她怀念以前在济南打工的日子。那时候她还存心思打扮自己,休息时朋友们一起吃饭唱歌,能见到高楼大厦。现在她上班从不化妆,反正这里“啥都看不见,就看见一片地”。在家生活除了安逸,她觉得没啥好的。她还是想出去。
  路文静是村里少见的大专生,也是工作室里学历最高的,其他人都是初中或中专毕业。她学的空乘,毕业时因为身体原因没通过体检,上不了天。她去济南工作了半年,回来后和家在10里地外的对象结了婚。
  工作室的主管张红把村里结了婚的女性分为两类,舍得下孩子的和舍不下的。前者去了城里打工,后者留在家里看孩子。路文静是后者,她不舍得让孩子当留守儿童,但她也羡慕着那些当上空乘的同学,能满世界旅游,而自己生孩子后最远就只去过济南。
  路文静的丈夫在县城一家瓶装水公司送货,早出晚归,挣的不如路文静多。她很少和他谈起自己的烦恼,“跟他说有啥用,没用。”
  张红和丈夫李勇之间也总是各自沉默着。李勇养了700只鹅,半年卖一次,赚几万块钱,不如张红赚得多。我和他们夫妻聊天,只要我不说话,两人就一个看着鹅,一个看着孩子。
  路文静不喜欢丈夫整天把“出去”掛在嘴边,她听着就烦,“你倒是出去啊,又出不去”。她自己也很纠结,在家里见不了世面,可去城市里,又没有自己的家。“我要当了空姐,就不会在这儿了。这都是命吧,都早就注定好了。”
  “真正的创业是名利双收。”
  今年5-7月,李传帅开了三期培训班,教自媒体技术和理念,学费每人6800,每期都有十几个人来学习。李传帅说,每次培训班上课的三天,村里路上停满了宝马奔驰,来的都是城里的老板。
  我采访的几天,有位河南新乡的刘老板来向李传帅取经。他的公司有三百多人,主业是AI标注。刘老板上了第三期培训班,仍有很多困惑,李传帅手把手教他如何注册、选材、写文,传授账号过审和爆文技巧。   李传帅开发的“智能伪原创”软件也随课程附送。这款软件能检测文章的原创度、识别错别字和爆文热词,还能自动“写文章”——把某篇文章复制进去,软件自动修改句子排列组合的方式,快速形成能被识别为原创的新文章。
  他向我展示,一个学员用这个软件“写”的文章,第一天的账号收益1200元,第二天又有500元。另一个人这个软件“写”文章,11天就过了百家号的新手期审核(一般需要一个月),可以赚钱了。这软件一年600元,去年李传帅卖软件赚了近一百万。
  网络上很多人质疑他洗稿,他否认,“因为我们自己用人工就比软件做得好……这东西搬运了,后期会对账号有影响,可能封你的賬号。”
  他又补充,“其实用软件的话,我们挣的钱会更多,但是我感觉没啥意思。其实真正的创业成功不只是说你挣到了钱……真正的成功是你赚钱的同时……做一点儿正儿八经的事儿。”
  李传帅的理想是做成“千乡百万计划”,让一千个农村自媒体工作室获得百万年收入,“我现在一天能有一千万的阅读量。如果说我有一千个这样的工作室,我可能一天就是一百亿,一百亿这个数字非常可怕。如果说我用一百亿的流量去做某一个农产品,所有人共同推农产品,你可以考虑一下,这很恐怖。”
  我和李传帅坐在院里乘凉,他捧着手机玩小程序游戏。有一些功能必须邀请若干个好友才能开通,他称之为裂变,“裂变起来太厉害了”。玩到一半,游戏界面出现15秒广告,无法跳过。他感叹,“太人性化了”,这对他来说都是赚钱的机会。他正在研究,打算以后也做小程序,“这个东西能量很大的”,他指的是流量。
  8月底,他的第四期培训班还没有时问安排,已经有人给他微信转账6800元报名。他盯着手机笑起来,“他们也不怕我是坏人吗?”
  几个月前,镇长来李传帅的工作室考察,提出要免费给他提供办公场所。李传帅不愿意去,“如果我去了(镇上),我顶多就是一个比较挣钱的小公司,如果我不去呢,我是一个特色,我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特色。”
  “爆文事件”发生前,李传帅对来取经的刘老板说,自己不满足于只是赚钱,要名利双收。“你说如果用手段去赚钱,我手段赚钱的地方多了,太多了。但是咱想做一个有名气的东西,不光是有利的,要有名……真正的创业是名利双收,这才是真正的赚钱,真正的创业。”
  但现在,他顾不上想“名利双收”的事了。市领导闻风前来考察,认为工作室存在培训资质和消防安全问题,建议整改。李传帅宣布暂停自媒体培训和“千乡百万”计划,他对媒体说,损失巨大。
  几天后,李传帅去了外地亲戚家,希望生活恢复平静。这些年除了外出打工,他第一次为了休息而出远门。李庙村里,女工们继续敲击键盘,操作数百个百家账号规律地生产流量,不再被采访打断节奏。工作室仍大门紧闭,渐渐没有陌生人敲门。十几天过去,网上没人议论她们了,记者们也不再来了。
其他文献
我是你遗落在  地下的一粒种子  三十年后  迸發出蓬勃的生机  沉寂中睡去  忘记了晨昏天地  光阴的泥土  层层堆积  我一直在等待  时光开动挖掘机  松软我的棉被  引领我扒开一道蓝天的秘密  当谜底大白天下  我赫然站在  没有守望者的麦田里  你趁着月色  把我领回家去  谁能说  埋葬不是为了  更好的记起?
這次和思达一起工作 我们约了一个饭局,和他 的好朋友一起。在拍摄 时我们准备了啤酒作 为道具,没想到思达真的 喝了起来,可能是喝得 太快,几口之后竟然就 有点儿微醺了。  姜思达在下文中为J  现在你跟人都是怎么介 绍自己的?  J:一般他要认识我就 不需要介绍,如果不认识 我,我就说是毕业大学 生,现在在做短视频节目 《透明人》,大家认识我是 因为上了《奇葩说》这 个节目,是中国很有名的 说话类
那位南方女子,说50年不遇的雪,是鹤的颈项  迁徙的鸟带走天空的纯度,此时在扎龙湿地  鹤群之间,如遇雪,这位女子会向晚晴的幕布  绣上微微发暗的百合花  从弯曲的广角镜振羽,鹤的犹豫,  如同这起伏的苇荡,意欲遮蔽远方  汀州如一袭罗衣和禅服宽大,覆盖不住  追随鹤舞的人,  他们于方寸之间屡屡折返,  拾起滚烫的黑色蚌壳,  ——他们忘记了那滚落尘世的珍珠  喂养过大地精灵,黑夜的诗人,  隱
最近在著名问答网站某乎看到两则有趣的提问——与其说是提问不如说是控诉——一个问题说男友对女友很抠门,买萌娘手办倒很大方,而且每每对那些多少都有些软色情的手办爱不释手,冷落了女朋友,女孩上某乎来问这样的男人是不是变态:另—个问题,说的是男友对萌娘手办比对女友还上心,约会约到一半,对女友说要回去给手办过生日,让女友醋坛子打翻,但是吃一个手办的醋说起来又实在太尴尬。  问题下的回答也自然而然地分为两派,
當毛线衣与现代审美结合成为毛“现”衣,你会发现它跳脱出传统的制约而变得新颖。唯一可借的是它总藏在大衣里,所以这次我们减去了大衣。
穿过白发  才可以感受过昨天,黎明后  他给我爱恋  是每秒中都在堆积思念  光影相牵,皆为日月组合明的缠绵  还记得那些平凡,当天空被我的梳子  撕破了容颜  当我不小心擦过你肩  你的影子就疯疯癫癫奔赴,去前线  来团圆  想来,对镜素妆  这千玺缘,這空镜子  让我感觉今天已经咬上你的  明天
西方人的“悲秋”景色,是什么样的  在季节嬗变与文化情感的连接上,西方人远不如东方人敏感。  AngelAlbarain和AnnaCabrera定居的西班牙在这方面很典型。西班牙冬天的气候适宜,甚至不像欧洲那样庆祝春天。真要说,大多西班牙人钟情夏日:假期、海滩漫长的白天和绚丽的傍晚。对应着,“暑期结束,学校重启,日复一日的工作,更短的白天和越来越长的夜晚”则具化成了秋天。  如此说来也是一种“悲秋
Xu Lu  《閃光少女》之后,徐璐继续拍电视剧。今年夏天,她跟李治廷合作的新剧《藤科动物也凶猛》刚杀青不久,这是一部海外校园题材电视剧,讲一群留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不断成长努力向前的青春励志故事,徐璐扮演的主人公顾念是一个学霸,她是一个单纯率性、一心想要出国留学的女孩。  6月,我在北京的摄影棚见到徐璐时,她正在化妆,穿着粉色紧身上衣和短裙,披着天然蓬松的长发,有种不疾不徐的气场。英文成最大
1997年出生的“新一代”職业网球运动员Alexander Zverev(亚历山大·兹维列夫).曾以不凡的成绩成为新一代球员中的明日之星。场下身穿正装的他,散发出不一样的魅力。
圣诞小熊携奇妙马戏团降临王府中环  初雪飄飞,浓情升温,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如约而至。与相爱的人欢聚在圣诞树下,等待圣诞老人带着麇鹿送来缤纷的圣诞礼物,无疑是一年中幸福的时刻。今年圣诞节,王府中环特别邀请来“奇妙马戏团”——一群拥有超凡技艺的动物朋友,与圣诞老人一起,为莅临王府中环的宾客们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尊享体验。  王府中环的圣诞奇妙马戏团,讲述了“圣诞小熊”与它朋友们的奇幻故事。“圣诞小熊”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