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男女

来源 :烹调知识·名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喜欢清淡的饮食,一来对膏粱厚味确实没了少年时无穷无尽的欲望,二来已经学会追求食材本身的味道和口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最好。所以,需要犒劳自己的时候往往选择日餐。特别对寿司情有独钟,几乎百吃不厌。
  古人说“饮食男女”,如果不过分较真的话,不同的寿司居然跟复杂的男女关系若合符节。
  从男人的视角,看似简单的米饭就像男人,而百般变幻多姿多彩的海鲜、河鲜、蔬菜,豆腐之类的食材就像女人。
  握寿司是我的最爱,不仅是由于花样多,而且最能考验寿司师傅的技术和艺术,同样条鱼。一桶寿司米饭,在不同的师傅手中竟然能有迥异的表现,食材的色香味、饭团的松紧,山葵的辛辣程度都截然不同。这简直像极了恋爱,两人之间还没有婚姻的约束,看起来是饭团的黏生大些,粘在食材上,其实食材如果全无合作的意向也搞不到一起去,只能靠海苔来撮合,引人注目的往往是食材,饭团则甘当配角;滋味复杂,除了来自食材的鲜美,还有来自饭团的酸,甜,乃至默默散发容易忽略的大米香,嚼着嚼着,肯定会被食材和饭团之间的山葵泥“偷袭”,呛出眼泪,过后发现山葵余韵的鲜甜,越吃越上瘾。
  卷寿司把米饭和食材都包在海苔里,像是已婚男女,米饭已经利用海苔把食材包裹其中,再艳丽的食材只能从断面上露出一小截,米饭的面积占了大部分。
  简单的是细卷——食材内容单一,可以家常如黄瓜,腌黄萝卜、也可以奢华如金枪鱼,无论贵贱贫富,都像两口之家轻松自由的日子;偶尔也有卷入山葵泥的,颜色淡绿,看似平常,冷不丁吃一个,能让人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鼻酸眼热,只有流泪,个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中卷和大卷只是尺寸不同,食材可以完全一样。其情况之复杂就像一个大家庭,一份标准的卷寿司内容大约包括蛋卷、虾松,香菇,虾子,鸭儿芹、星鳗、葫芦干一各种食材的味道,口感融于口中——有了孩子,再加上老人,三世或者四世同堂,两人世界的部分情感已经被家庭责任替代,寿司卷得松紧适度,形状规规矩矩,也没有了山葵的刺激。
  散寿司装在色彩,造型都很精美的大碗或漆盒里,寿司米饭上铺满五颜六色的食材,但不是让食窖把一切搅乱,其实吃起来还是一块食材和着一口米饭——就像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并非是集体洞房。
  还有三个特例:
  如果食材较干硬——比如干青鱼子昆布——不容易与饭团捏在一起,就要用一小条海苔拦腰捆住。这也是握寿司,海苔的约束是很轻的。
  如果食材个体细小而松散——像各种鱼子虾子,银鱼,海胆卵——会用一块长方形的海苔卷成椭圆形直立的“筒”,“筒”内下面是饭团,上面是食材。看起来很像卷寿司了,但还是握寿司,实际上饭团也是握寿司的做法,饭团与食材之间的关系也不如卷寿司紧密。
  有一种漂亮的加州卷据说是在美国加州的日本厨师发明的,海苔在内,米饭在外,米饭中的食材多用西餐原料——常见的如鳄梨、生菜,海鲜——妙的是饭团外面又裹了一层食材,常见的是飞鱼子或蟹,色泽艳丽,口感爽脆,味道鲜美,比里面的食材诱人得多,但随时会脱落。
  至于它们像什么,其实不说大家也心知肚明。
  握寿司,细卷,中卷都要一口吃下,如果嘴小,可以让寿司师傅把饭团做小点,拿不准食材的口味、品质可以先点刺身试试,再点寿司,实在不喜欢就安安静静地换一种食材好了。千万不要众目睽睽之下把寿司咬得七零八落,像名人的情或婚变。
其他文献
本文对置于地面的水平板作用—水平冲击力这种简易震源所产生的横波,运用弹性理论建立了关于力势与位移势的波动方程,最后求出了相应的位移场,其表达式十分简洁明了。该结果将在地球物理勘探及工程地质中起到积极作用。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择业面临严峻的局面,造成种种心理障碍。调适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要做好几方面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绿色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以及有机酸、植物蛋白、酶等营养成分,是人体维生素、无机盐及纤维素的主要来源。但绿色蔬菜在烹调过程中的变化极为复杂,它随着蔬菜品种的不同、烹调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其中的营养成分受溶解性、氧化反应、酶的作用、分解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流失或被破坏掉。可见,要想把绿色蔬菜烹制成色泽碧绿、鲜香脆嫩、诱人食欲的效果,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浆水,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既是调味品又是饮品的一道风味汤菜,其味甘酸、性凉、汁色如琼浆,清香诱人。特别是每当人们进入酷暑的盛夏时节,能喝上一碗浆水(或者吃一碗浆水面或浆水鱼鱼的风味小吃),那真可谓既清凉爽口,又解渴祛暑,因而备受食客的喜爱。  据《本草蒙筌》记述:“熟炊粟饭,乘热投瓷缸内,冷水浸五六朝,味渐酸而生白花,色类浆,故名浆水。或酷热当茶饮下,或薄暮作粥啜之,醒睡除烦,消食止渴,调和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