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水利建设中已经开始使用了振冲技术。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整个地基的承载能力,减缓建筑物对地基造成的沉降,提高了土石坝体的整体稳定性。本文通过对振冲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了振冲技术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旨在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 振冲施工 技术分析
振冲技术,就是利用一个产生水平向振动的管状设备在高压水流的帮助下,边振边冲使松砂地基变密,或者在软弱粘性地基中成孔,在孔中填入碎石制成一根根桩体,桩体和原来的粘性土构成承载力比原地基高、压缩性比原地基小的复合地基,这种加固技术称为振动水冲法。
一、振冲技术施工工艺
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设备就位→振冲成孔→提升清孔→重复振动成孔→清孔→填料→成桩→重复填料→成桩→验收→移位。振冲器对准桩位中心,启动设备,待设备运行正常后,放下振冲器,使其以1~2m / min速度均匀灌入土中,直到设计深度。在造孔过程中必须保持振冲器呈垂直状态以保证垂直成孔,当振冲器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应适当留振并减小水压力以便排除泥浆进行清孔。造孔终止后,根据地层条件,上下提升振冲器1~2遍,使孔内畅通,稀释泥浆,保证填料。桩基材料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卵石,粒径为30~100mm,填料方式采用边振边加料,自孔底开始,以每段0.3—0.5m逐渐自下而上加密,每次加料宜控制在1~2m2。每延米填料量控制在1.3~1.4m3,分段振密桩体时,应记录各段振密电流值、填料量及留振时间,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填满整个桩体振密为止。
二、施工质量控制
我们可以把振冲碎石桩的施工的质量控制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对桩长、桩位、桩数等数量尺寸上的控制;另一种桩体质量方面,主要是对水、电、填料等方面的控制。
(一))桩数控制:施工人员分在打桩之前必须要认真按照设计图纸对石桩进行布置,在每一个桩的位置都要插上桩纤,在进行布桩作业时要对桩号、桩数进行记录,在图纸上要把记录的桩号和桩数都体现出来,方便之后的审查核对,对遗漏的位置进行及时的布桩。对于一些偏移基础方向的石桩要进行及时的调整,让所有的石桩都处于规定的位置上,距离桩中心最大位置可以适当的补桩。
(二)桩长控制:在进行振冲施工时,对于振冲器灌入地下的深度要在导杆上进行标出,当造孔达到图纸设计的一定深度后,由空底逐段的抵达孔口成桩,当造孔接近设计的深度时,需要控制水的压力,避免土层收到破坏,导致桩底不稳。
(三)桩位控制:布桩时严格对准桩钎,造孔中心与定位中心偏差不大于150mm,造桩完成后的桩顶中心与定位中心偏差不大0.2d。
(四)桩体质量控制: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桩体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制桩施工中水量要保持充足,要让桩孔一直都充满水,这样可以防止塌孔现象保证施工成桩的质量。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孔内的水量也不可以太多,避免填料随水流流失。造孔过程中对比较松软土可以选择比较小的水压,对于比较坚硬的土壤,可以选择比较大的水压,在桩体振密过程中适合选择比较小的水压和水量;加密电流与留振时间是控制碎石状体密实度的主要因素,在对相同电流不同的土质进行振冲时,要根据碎石桩的直径在土层中软硬度选取合适的方式,软土层需要增加填料,硬土层可以适当的减少填料,在填料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把振冲器接触填料的瞬间电流最为加密的电流,因为瞬间电流有的时候会比规定的加密值要高,会造成加密电流的不稳定影响振冲技术的效果。只有当振冲器的电流稳定时才可以进行加密。当稳定电流超过规定的加密值时,桩体加密结束。在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置,填料量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为了顺利进行振冲施工,施工人员在填料时尽量不要太快太多,要严格控制加密段的密度。
三、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素主要有:桩位偏差、施工深度、填料量、施工技术参数,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桩体密实度和桩间土加密效果进行随机抽检。
(一)桩位偏差控制
要使成桩后的桩位偏差符合规范要求,首先在造孔时要控制孔位偏移。造孔过程中发生孔位偏移的原因及纠正方法如下:
1. 在土质不均匀时,造孔会向土质比较软的位置偏移,施工人员要对偏移进行及时的纠正。要把造孔纠正到土质偏硬的位置,要根据施工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纠正,还可以对软土位置进行适量的填料,使其土质变硬,达到施工的要求。
2. 振冲器导管上端的横拉杆的绳出现松紧度问题时也会造成振冲器的偏移,所以施工人员要经常及确认拉绳的松紧度,不断地对其松紧度进行调整。
3. 振冲器与导管安装时中心线并不在垂直线上或者导管弯曲时,施工人员要及时的调整振冲器与导管的位置,保持中心线在垂直线上,对于弯曲的部门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4.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填料的挤压造成了振冲器与石桩位置的偏离,施工人员要及时的改变填料的方向和数量,从孔的周围进行填料。
5. 制桩结束后发现桩位与施工规范发生偏离时,应该及时的找出并从新造孔,加密定桩,以满足设计的要求。
(二)桩长控制
桩长控制的方法为:
1.在振冲器和导管安装完成后,用钢尺丈量并在振冲器和导管上标出长度标记,一般0.5m为一段,使操作人员据此控制振冲器入土深度。
2.了解地面高程变化情况,依据地面高程确定应造孔的深度。
3.当施工中出现地面下沉或淤积抬高时,振冲器入土深度也要作相应调整,以确保成桩长度。
(三)填料量控制
填料量控制措施为:
1.注意每次装载机铲斗装料的多少及散落在孔外的数量。
2.要核对进人施工场地的填料总量和填人孔内的填料总量,发现后者大于前者时,应检查施工记录并妥善处理。
(四)施工技术参数控制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对于施工技术参数要有充分的了解。施工技术参数对加密电流、留振时间、加密段长度、水压等都进行严格的规定。当加密电流、留振时间、加密段长度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综合指标时,填料数量主要受到它们整体制约。但是在对振冲置换进行处理时,填料量的多少对于置换率的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当填料数量超过或者小于设计所需要的数量时,施工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分析,适当的通过设计变更加密电流、留振时间的参数,这样才可以满足工程的要求,保证工程的质量。对施工技术参数控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为保证加密电流和留振时间的准确性,施工中应采用电气自动控制装置,同时注意在振动条件下使用时,设定的加密电流值、留振时间可能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调整。
2.施工中应确保加密电流、留振时间和加密段长度都达到设计要求,否则不能结束一个段长的加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中振冲施工技术的详细介绍,提出了振冲施工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意义。振冲碎石桩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还可以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它具有施工方便、消耗低、成本低的优点,对我国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孔祥春.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投资控制[J]. 农业与技术. 2006(01)
[2] 吴泽宇. 滇池船闸、节制闸工程软基振冲加固处理[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
[3] 李彦卿. 现浇砼U型渠道施工技术[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7(03)
关键词:水利工程 振冲施工 技术分析
振冲技术,就是利用一个产生水平向振动的管状设备在高压水流的帮助下,边振边冲使松砂地基变密,或者在软弱粘性地基中成孔,在孔中填入碎石制成一根根桩体,桩体和原来的粘性土构成承载力比原地基高、压缩性比原地基小的复合地基,这种加固技术称为振动水冲法。
一、振冲技术施工工艺
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设备就位→振冲成孔→提升清孔→重复振动成孔→清孔→填料→成桩→重复填料→成桩→验收→移位。振冲器对准桩位中心,启动设备,待设备运行正常后,放下振冲器,使其以1~2m / min速度均匀灌入土中,直到设计深度。在造孔过程中必须保持振冲器呈垂直状态以保证垂直成孔,当振冲器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应适当留振并减小水压力以便排除泥浆进行清孔。造孔终止后,根据地层条件,上下提升振冲器1~2遍,使孔内畅通,稀释泥浆,保证填料。桩基材料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卵石,粒径为30~100mm,填料方式采用边振边加料,自孔底开始,以每段0.3—0.5m逐渐自下而上加密,每次加料宜控制在1~2m2。每延米填料量控制在1.3~1.4m3,分段振密桩体时,应记录各段振密电流值、填料量及留振时间,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填满整个桩体振密为止。
二、施工质量控制
我们可以把振冲碎石桩的施工的质量控制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对桩长、桩位、桩数等数量尺寸上的控制;另一种桩体质量方面,主要是对水、电、填料等方面的控制。
(一))桩数控制:施工人员分在打桩之前必须要认真按照设计图纸对石桩进行布置,在每一个桩的位置都要插上桩纤,在进行布桩作业时要对桩号、桩数进行记录,在图纸上要把记录的桩号和桩数都体现出来,方便之后的审查核对,对遗漏的位置进行及时的布桩。对于一些偏移基础方向的石桩要进行及时的调整,让所有的石桩都处于规定的位置上,距离桩中心最大位置可以适当的补桩。
(二)桩长控制:在进行振冲施工时,对于振冲器灌入地下的深度要在导杆上进行标出,当造孔达到图纸设计的一定深度后,由空底逐段的抵达孔口成桩,当造孔接近设计的深度时,需要控制水的压力,避免土层收到破坏,导致桩底不稳。
(三)桩位控制:布桩时严格对准桩钎,造孔中心与定位中心偏差不大于150mm,造桩完成后的桩顶中心与定位中心偏差不大0.2d。
(四)桩体质量控制: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桩体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制桩施工中水量要保持充足,要让桩孔一直都充满水,这样可以防止塌孔现象保证施工成桩的质量。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孔内的水量也不可以太多,避免填料随水流流失。造孔过程中对比较松软土可以选择比较小的水压,对于比较坚硬的土壤,可以选择比较大的水压,在桩体振密过程中适合选择比较小的水压和水量;加密电流与留振时间是控制碎石状体密实度的主要因素,在对相同电流不同的土质进行振冲时,要根据碎石桩的直径在土层中软硬度选取合适的方式,软土层需要增加填料,硬土层可以适当的减少填料,在填料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把振冲器接触填料的瞬间电流最为加密的电流,因为瞬间电流有的时候会比规定的加密值要高,会造成加密电流的不稳定影响振冲技术的效果。只有当振冲器的电流稳定时才可以进行加密。当稳定电流超过规定的加密值时,桩体加密结束。在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置,填料量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为了顺利进行振冲施工,施工人员在填料时尽量不要太快太多,要严格控制加密段的密度。
三、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素主要有:桩位偏差、施工深度、填料量、施工技术参数,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桩体密实度和桩间土加密效果进行随机抽检。
(一)桩位偏差控制
要使成桩后的桩位偏差符合规范要求,首先在造孔时要控制孔位偏移。造孔过程中发生孔位偏移的原因及纠正方法如下:
1. 在土质不均匀时,造孔会向土质比较软的位置偏移,施工人员要对偏移进行及时的纠正。要把造孔纠正到土质偏硬的位置,要根据施工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纠正,还可以对软土位置进行适量的填料,使其土质变硬,达到施工的要求。
2. 振冲器导管上端的横拉杆的绳出现松紧度问题时也会造成振冲器的偏移,所以施工人员要经常及确认拉绳的松紧度,不断地对其松紧度进行调整。
3. 振冲器与导管安装时中心线并不在垂直线上或者导管弯曲时,施工人员要及时的调整振冲器与导管的位置,保持中心线在垂直线上,对于弯曲的部门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4.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填料的挤压造成了振冲器与石桩位置的偏离,施工人员要及时的改变填料的方向和数量,从孔的周围进行填料。
5. 制桩结束后发现桩位与施工规范发生偏离时,应该及时的找出并从新造孔,加密定桩,以满足设计的要求。
(二)桩长控制
桩长控制的方法为:
1.在振冲器和导管安装完成后,用钢尺丈量并在振冲器和导管上标出长度标记,一般0.5m为一段,使操作人员据此控制振冲器入土深度。
2.了解地面高程变化情况,依据地面高程确定应造孔的深度。
3.当施工中出现地面下沉或淤积抬高时,振冲器入土深度也要作相应调整,以确保成桩长度。
(三)填料量控制
填料量控制措施为:
1.注意每次装载机铲斗装料的多少及散落在孔外的数量。
2.要核对进人施工场地的填料总量和填人孔内的填料总量,发现后者大于前者时,应检查施工记录并妥善处理。
(四)施工技术参数控制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对于施工技术参数要有充分的了解。施工技术参数对加密电流、留振时间、加密段长度、水压等都进行严格的规定。当加密电流、留振时间、加密段长度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综合指标时,填料数量主要受到它们整体制约。但是在对振冲置换进行处理时,填料量的多少对于置换率的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当填料数量超过或者小于设计所需要的数量时,施工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分析,适当的通过设计变更加密电流、留振时间的参数,这样才可以满足工程的要求,保证工程的质量。对施工技术参数控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为保证加密电流和留振时间的准确性,施工中应采用电气自动控制装置,同时注意在振动条件下使用时,设定的加密电流值、留振时间可能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调整。
2.施工中应确保加密电流、留振时间和加密段长度都达到设计要求,否则不能结束一个段长的加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中振冲施工技术的详细介绍,提出了振冲施工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意义。振冲碎石桩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还可以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它具有施工方便、消耗低、成本低的优点,对我国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孔祥春.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投资控制[J]. 农业与技术. 2006(01)
[2] 吴泽宇. 滇池船闸、节制闸工程软基振冲加固处理[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
[3] 李彦卿. 现浇砼U型渠道施工技术[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