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成就动机是在具有优胜标準的情境中追求成功的动机。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体育学习中都有获得成功、避免失败的需要。学生掌握动作取得成功,可以得到教师、同伴的肯定、赞许,在集体中赢得较高地位,提高自尊心。成就动机是体育学习的重要的学习动机,也是学生走向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成就动机 培养与探讨
一、调查分析
通过对本校自己所教学的高中六个分项教学班300名男生进行两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对选修篮球和羽毛球项目上课的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如下结论:①身高和体型优势:选修篮球的同学认为自己身高和体能占优势的有60%,认为自己有一定基础的有28%。选修羽毛球的同学认为自己身高不占优势的有50%,认为自己有一定基础的有30%。②弹跳力强和奔跑能力强的优势:选修篮球的同学认为自己弹跳力和奔跑能力强的有60%,有一定基础的占30%。选修羽毛球的同学认为自己弹跳力和奔跑能力不强的占50%,认为自己有一定基础的有20%。从以上两项调查结果分析,身高不高和身体素质差、弹跳力差的大部分同学不选篮球,是因为他们在篮球场上和同龄人竞争处于劣势。他们在篮球场上承受了过多的失败,在选择内容时,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也就是说在羽毛球场上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比较多,成就动机就高。通过这项调查,我反复思考,之所以有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差,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运动中过多体验失败,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导致他们缺乏成就动机。
要改变这种不良循环,就要创设条件,通过体育教师的引导,使差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成功动机,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在完成练习的动作难度大,即成就动机的强度高时,学生对其自身掌握该练习的主观概率便低,成功后满足即成功的诱因值高。相反,动作简单时,成就动机的强度低,成功的主观概率高,成功后的诱因值便低。这就是说,难度过大或过小的教材内容,都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只有难度适中的教材内容才最能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一)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实际能力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水平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高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创设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为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目标设置水平,增强成就动机,要从他们已有的运动技能水平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吸引他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愿学、愿练的积极心态。然后随着动作难度的增加,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功的内心体验。教材内容的安排和学习要求都要从不同的年龄特征的实际出发,既适合于他们的心里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断产生“欲跃而获”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利于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二)要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不同的学生,由于运动能力、个性特征不同,他们的体育学习抱负水平也不一样。在帮助同学选择目标时,要针对他们成就水平的特点。对于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于他们实际的、动作较复杂而成功率高的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反复的练习激发好奇、求知、探究的动机,从而在不断成功中加强体育学习动机。对于运动水平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设置由易到难的适度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经过努力达到目标,以形成不断进取的体育学习成就动机,从而逐步缩短“两极”差距。
(三)重视反馈与定时对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
定期、定时、定人对学生练习效果的反馈,一方面巩固了同学们的学习成就动机,另一方面起到体育学习的激励作用,从而成为新的体育学习动机的诱因。反馈时注意从学生、教师、教材、外界环境这几个方面进行。对于抱负水平高、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应肯定成绩,分析成功的原因,鼓励继续上进;对抱负水平和学习态度一般的学生,要分析成绩与不足,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促其进取;对抱负水平低,学习态度差的学生,要帮助分析不足的原因,指定改进措施,并设法使他们在点滴成功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愿望。
(四)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有利于激发成就动机的潜能
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比较密切。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接受教师的教诲。这种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其成就动机的形成,提高其运动能力的提高。
(五)提高学生对成就动机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自我动机
学生对自身的体育动机程度并不清楚,对成就动机的意义认识很淡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指导,尽可能把成就动机具体化,引导学生有动机地在成就动机方面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激励,让学生在正确的成就动机的世界观中形成正确的方法论。
一个人的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其后天性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较早地在学校中进行独立性的训练,加强学生对自身成就动机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学生成就动机的水平,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我们责无旁贷。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成就动机 培养与探讨
一、调查分析
通过对本校自己所教学的高中六个分项教学班300名男生进行两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对选修篮球和羽毛球项目上课的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如下结论:①身高和体型优势:选修篮球的同学认为自己身高和体能占优势的有60%,认为自己有一定基础的有28%。选修羽毛球的同学认为自己身高不占优势的有50%,认为自己有一定基础的有30%。②弹跳力强和奔跑能力强的优势:选修篮球的同学认为自己弹跳力和奔跑能力强的有60%,有一定基础的占30%。选修羽毛球的同学认为自己弹跳力和奔跑能力不强的占50%,认为自己有一定基础的有20%。从以上两项调查结果分析,身高不高和身体素质差、弹跳力差的大部分同学不选篮球,是因为他们在篮球场上和同龄人竞争处于劣势。他们在篮球场上承受了过多的失败,在选择内容时,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也就是说在羽毛球场上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比较多,成就动机就高。通过这项调查,我反复思考,之所以有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差,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在运动中过多体验失败,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导致他们缺乏成就动机。
要改变这种不良循环,就要创设条件,通过体育教师的引导,使差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成功动机,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在完成练习的动作难度大,即成就动机的强度高时,学生对其自身掌握该练习的主观概率便低,成功后满足即成功的诱因值高。相反,动作简单时,成就动机的强度低,成功的主观概率高,成功后的诱因值便低。这就是说,难度过大或过小的教材内容,都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只有难度适中的教材内容才最能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一)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实际能力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水平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高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创设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为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目标设置水平,增强成就动机,要从他们已有的运动技能水平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吸引他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愿学、愿练的积极心态。然后随着动作难度的增加,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功的内心体验。教材内容的安排和学习要求都要从不同的年龄特征的实际出发,既适合于他们的心里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断产生“欲跃而获”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利于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二)要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不同的学生,由于运动能力、个性特征不同,他们的体育学习抱负水平也不一样。在帮助同学选择目标时,要针对他们成就水平的特点。对于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于他们实际的、动作较复杂而成功率高的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反复的练习激发好奇、求知、探究的动机,从而在不断成功中加强体育学习动机。对于运动水平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设置由易到难的适度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经过努力达到目标,以形成不断进取的体育学习成就动机,从而逐步缩短“两极”差距。
(三)重视反馈与定时对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
定期、定时、定人对学生练习效果的反馈,一方面巩固了同学们的学习成就动机,另一方面起到体育学习的激励作用,从而成为新的体育学习动机的诱因。反馈时注意从学生、教师、教材、外界环境这几个方面进行。对于抱负水平高、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应肯定成绩,分析成功的原因,鼓励继续上进;对抱负水平和学习态度一般的学生,要分析成绩与不足,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促其进取;对抱负水平低,学习态度差的学生,要帮助分析不足的原因,指定改进措施,并设法使他们在点滴成功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愿望。
(四)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有利于激发成就动机的潜能
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比较密切。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接受教师的教诲。这种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其成就动机的形成,提高其运动能力的提高。
(五)提高学生对成就动机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自我动机
学生对自身的体育动机程度并不清楚,对成就动机的意义认识很淡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指导,尽可能把成就动机具体化,引导学生有动机地在成就动机方面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激励,让学生在正确的成就动机的世界观中形成正确的方法论。
一个人的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其后天性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较早地在学校中进行独立性的训练,加强学生对自身成就动机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学生成就动机的水平,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