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异变与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大寓言——重评贾平凹长篇小说《废都》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都》是特定历史语境下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大寓言,是一部世纪末的心灵史。作者描写了特定的历史转型期,西京古都这一象征性、隐喻性社会环境里,人文知识分子找不到精神出路、理想家园破灭,普遍萌生的一种颓废、浮躁的生存心态。"废都文化心态"主要从文化的异变与人生的颓废两个层面体现出来。生命的价值不是创造与奋进,而是在文化、知识、声名、荣誉等彩衫遮掩下的沉沦与消费。《废都》昭示了一种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体现出贾平凹宝贵的创作勇气与胆识,却不能据此而将它视作一部世纪之交的文学巨著。作者有意布设一个"大寓言",却不甚看重文体艺术的突破,导致《废都》缺乏一种创造性思维。从风格、手法、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看,《废都》都体现出摹仿《金瓶梅》等古典小说的痕迹。《废都》的创作成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呈现为文本艺术的浮躁与思想意义的严肃、深刻之间的二律背反。
其他文献
新形势下,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势;但由于导师指导学生的时间较少、仅限于对
目前,国际货代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情况,表现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适应岗位需求,今后在教学中需要从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