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都》是特定历史语境下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大寓言,是一部世纪末的心灵史。作者描写了特定的历史转型期,西京古都这一象征性、隐喻性社会环境里,人文知识分子找不到精神出路、理想家园破灭,普遍萌生的一种颓废、浮躁的生存心态。"废都文化心态"主要从文化的异变与人生的颓废两个层面体现出来。生命的价值不是创造与奋进,而是在文化、知识、声名、荣誉等彩衫遮掩下的沉沦与消费。《废都》昭示了一种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体现出贾平凹宝贵的创作勇气与胆识,却不能据此而将它视作一部世纪之交的文学巨著。作者有意布设一个"大寓言",却不甚看重文体艺术的突破,导致《废都》缺乏一种创造性思维。从风格、手法、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看,《废都》都体现出摹仿《金瓶梅》等古典小说的痕迹。《废都》的创作成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呈现为文本艺术的浮躁与思想意义的严肃、深刻之间的二律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