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腾挪的艺术魅力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87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传古时有个皇帝,为了看他手下的两员大将哪个更有能耐,于是就派这两人去攻打同一座城池,谁先把城攻下来,就封谁做领兵元帅。可是这座城池地理位置险峻,易守难攻,这两员大将攻了数月,也没有将城池攻下。于是一员大将写了奏折将前方战事告诉给皇帝,奏折上写他屡战屡败,皇上一看便勃然大怒,命令将他就地斩首;而另一位大将给皇帝的奏折写的则是他屡败屡战,皇帝一看龙颜大喜,又给他增兵派将继续攻城。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重心由“败”而变为“战”,一扫颓废和消沉,变为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如奇峰突起,令人陡生敬佩之情。像这类语言现象,往往是由本句触发引申出另一个句子,本句与化句,字面完全相同,字数不增不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而境界全然不同。它像电影中的蒙太奇,几经剪辑、组合,就形成不同的境头画面。改变原有语言组合方式的方法,是由语言的灵活多变性决定的。用腾挪变化的语言艺术来表情达意,述事状物,更能加浓语言感人醉人的色彩。语言腾挪,体现了语言创造的魅力,也闪现出语言智慧的光芒。
  语言腾挪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主宾置换,情趣盎然。有这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行人多处行。”这很合理,春在何处?儿童不解,哪儿游人多,就往哪儿钻,寻春的主体是“游人”。冰心对此作了腾挪,化为“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的地方往往是春意最浓的地方,游人跟着儿童走,“儿童”是寻春的主体。经此腾挪,烂漫童心便跃然纸上。
  二、前后易位,境界大变。有位老师在向学生说明什么是“新闻”时,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狗咬人”这种情况,是同学们以前听说过的,算不得新闻;但“人咬狗”同学们听说过没有?像这样新的消息才叫“新闻”。通过这样的例子,同学们就对什么是“新闻”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
  曹操有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奸臣嘴脸,昭然若揭。他的这种自私专横的处世态度、人生哲学为人们所不齿和唾骂。有人反其意而用之,改为“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这种宽厚心肠,恰与曹操形成鲜明对比,其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情操为人们所景仰。看似不经意的前后易位,却化低俗为高尚,有天壤之别。
  三、巧妙剪辑,亦庄亦谐。有个青年十分仰慕于右任的书法,多方寻求手迹而不得。一天,他看到于右任在楼道旁亲笔题写的一则告示:“不可随处小便。”便如获至宝,连忙揭下来,带回家后灵机一动,剪贴为“小处不可随便”,成为一句很好的格言,堪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四、回环往复,辩证阐发。说“人人为我”,那是一种自私的心态,把这个句子再置换过来,变为“我为人人”,两相并举,就摆正了索取与奉献的关系,明白晓畅。很多小学门前的宣传牌上写有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全面而形象地阐明了教育的理念。几经腾挪,使平凡的句子富有情味。
  五、重心腾挪,意味迥异。教学中有句名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强调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强制变为自由。重心腾挪,就传递了截然不同的意旨,揭示了大相径庭的境界。
其他文献
高考落榜,对于一个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轻人来讲,无疑是一个打击。八年前,我的同学大伟就正处于这种境地。而我则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学。  当我进入大学三年级时,有一天大伟忽然在校园找到了我,原来,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学生了。  “祝贺你——”我说。  “是该祝贺。你知道吗,两年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完了,没什么出息,可父母对我抱有很大希望,我被迫去复读——你知道‘被迫’是一种什么滋味吗?在复读班,我的成绩是倒
下午第三节课,初一(1)班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始了. 小芳心直口快,抢先说:“最近,我发现件趣事:你看,普普通通的数字1、2、3、6能够组成等积式1×6=2×3.”  未等小芳说完,小婷便急忙说道:“这很平常,没啥稀奇!这样的等积式能随口说出:1×4=2×2, 1×8=2×4……”  小芳不服气地说:“1×6=2×3的确很平常,但有趣的还在后头呢!我把这些数字从左到右搭配成两位数12与63,又从右
洗掉一点(打一字)  ——到此下面  (打一字)  金字塔  (打一字)  读着是一,用着是二。  (打一字)
期刊
或许同学们要说,笑话就是笑话,怎么可能笑话中还有数学呢?不信,你请看:  一、气走客人的故事  据传有个人因为不讲究说话艺术,结果引起误会,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一天,他大摆宴席,请来了一些客人. 他看还有几位客人没有到,就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该来的还不来呢?”  客人听了,心想:“这么说,我们都是不该来的了!”于是,有一半人悄悄地走了.  他一看客人走了,十分着急,又说:“嗨,不该走的倒走了!”
坏书比坏人更坏,因为它不会悔改。  ——英语谚语  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  ——拿破仑  意志,是唯一不会耗竭的力量,也是人人永远具备的力量。  ——叔本华
期刊
英语中常会遇到向对方提出建议或劝告的情况,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句型。  1.Let’s...句型  ①Let’s start right now.  ②Let’s not waste any more time.  ③Let’s go out for a walk,shall we?  2.What about...?或How about...?句型  ①What(How) about ano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