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u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DM)是一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疾病,以血糖增高与胰岛素减少为主要标志,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及组织.在我国,DM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但仅有1/4的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随着病程延长,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而微血管病变是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脏器损害的基础.因此,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DM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对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2008-2010年本院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合理应用麻醉阵痛性药物提供经验及科学依据。
消化性溃疡是胃酸侵袭作用增强、胃黏膜防御机能减退和幽门螺杆菌协同损害作用的结果.其中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最为密切,95%的十二指肠溃疡以及70%的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1].直到20世纪80年代质子泵抑制剂用于临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才有了突破性进展.应用三联疗治根治幽门螺杆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溃疡的复发率.本研究比较了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与单用奥美拉唑之间疗效的差别。
心房颤动是心内科常见的病症,伴R-R长间期是临床常见的心电现象[1-2].心房颤动伴有R-R长间期常会被诊断为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4].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50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科常见疾病,其中输尿管下段结石占70%,ESWL联合药物排石,可提高ESWL的治疗效果,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课题。
医院感染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是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2].无菌物品是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在保障诊疗质量、服务医疗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无菌物品质量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如果使用不合格的无菌物品,轻者给患者增加痛苦,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加强无菌包的管理,是保证医疗用品质量和临床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为配合医疗质量年的进行,对本院所管辖的社区卫生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是妇产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是由于妇女在围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退,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从而导致无排卵性功血[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已有较多描述,对食管间质瘤影像学表现的单独报道较少[1-4],笔者搜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食管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 resssyndrome,NRDS)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严重并发症,占早产儿死亡病因的60%[1].以往常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NRDS,但并发症较多[2].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NRDS,发现其疗效更佳,合并症较少[3].我科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