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T检查、MRI检查和MRA检查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探析

来源 :当代医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MRI(磁共振成像)检查和MRA(磁共振动脉成像)检查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收治的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MRI检查、MRA检查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然后,将DSA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比较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并观察对这些患者进行MRA检查的结果。结果 :使用DSA检查对这4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结果是:其均患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使用CT检查对这4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30%,使用MRI检查对这4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77.5%。使用MRI检查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使用CT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P <0.05。对使用MRI检查被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31例患者进行MRA检查的结果是:有24例患者发生缺血的动脉为基底动脉A型(24条),有3例患者发生缺血的动脉为基底动脉B型(3条),有3例患者发生缺血的动脉为基底动脉C型(3条),有1例患者发生缺血的动脉为基底动脉A型合并B型(1条)。结论 :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MRI检查,不仅可有效地提高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还可同时通过进一步的MRA检查判断其发生缺血动脉的类型,有利于临床医生尽快地找到其病因,以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其他文献
患者,女,40岁,工人。因“发现白细胞升高9个月余,乏力伴腹胀1个月余”于2007年1月8日入院。入院查体:双侧颈部、左腋下、右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扁桃体Ⅱ度肿大,胸骨无压痛,心
目的:探讨使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联合干扰素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10月在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
在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平台对项目化教学的适应度极大地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通过对西南地区4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采
笔者在一套高考模拟试题中遇到一道变压器问题,与同仁讨论后得出了两种解法、两个结论,现述如下与大家探讨。
基于2000—2013年东、中、西部(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时间、空间效应。结果表明:2000—2007年基础设施投资对西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在不断加重,社会各界对水资源保护工作愈加重视。水产养殖是我国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济产业之一,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开发和利用水
高考物理新考纲要求:着重考察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发应用,以及利于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