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中的应用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996115122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地调查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必要工作,其是针对全国范围的土地进行调查。第三次土地调查从18年初就开始进行各项工作,若将3S技术运用在调查中,将会对调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3S包括GPS、GIS和RS,三项技术的结合使用,使得土地统计人员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全国土地的详细情况,减少统计工作的难度和错误率。
  关键词:3S技术;第三次;土地调查;应用
  现阶段我国对土地的调查工作已进行了两次,第三次大规模的普查正在进行当中,为保证调查工作更加精确,在前两次的基础上融入了3S技术,这使得复杂的调查工作变得简单起来,土地勘测将现代化探测技术融入其中,是土地调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3s技术概述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对定位技术进行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原来单一的定位技术发展成为3S技术,极大地方便了各项管理工作。3S技术各有优势,下面分别对各项技术加以介绍:
  GPS技术与其它两类技术相比是目前我国研究时间最长、最成熟的技术,能够实现对区域的全天监控,很多工作可以自动进行且具有很高精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全面建成三维定位系统,真正实现对海陆空的全面监控,该项技术由卫星定位系统、地面操作装置和用户系统组成,通过空间坐标系将人或物进行精准定位[1]。在军事上得到广泛使用,为警方提供全国各地的监控数据,在追踪罪犯是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该技术在其它领域也有应用,如摄影、土地测绘、工业生产等。下图是对GPS定位技术的形象图解:
  RS是集测控和识别为一体的技术,将该项技术安装在相关设备中,可以有效接收卫星反射回来的电磁波。RS对电磁波信号进行扫描和整理,将其转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能实现对土地构造和地理环境探测和分析。该项技术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检测,通过卫星遥感平台就能实时获取想要的各种信息。遥感技术结合各项设备能够独立完成信息接收、传递、处理的所有过程,有效促进勘测部门的各项工作。目前该项技术的使用领域非常广泛,在物种统计、预测天气、监控交通安全等方面遥感技术都有所涉猎。此外,红外遥感技术的实现,使得科研人员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速度明显加快。
  GIS就是一个庞大的地理信息系统,将其安装在计算机上,就能实现对各个地区的信息统计和管理。该系统可以同时录入各项数据并将其进行整理和分类,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对数据还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该技术对土地情况进行分析,可对土壤组成、含水量等因素进行精准计算,并综合数据库中的内容给出最佳的改善方案。信息库同时还提供检索和查询功能,只要在搜索框输入关键字,系统就能按照相关性进行排列,研究人员获取数据变得方便快捷。
  二、该项技术运用在土地调查工作中的优势
  人口的增多使得很多土地被开发,再加上工业生产的影响,近年来土地的质量和物质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极大地增加了调查的工作量,工作的难度和繁琐程度也逐渐增大。基于此情况3S技术被应用到其中,下面对该项技术的使用优势进行介绍:
  (一)影像表现更加清晰
  在以往土地调查的过程中,采用的成像技术比较落后,且覆盖面不全。很多边远地区的土地,在勘测过程中很难得到完整清晰的影像。前两次土地勘查时通过卫星映射出来的影像是黑白色的,只能得到土地的面积信息。3S技术的使用,使得影像的颜色变成真彩色,利用完整的光谱将土地、丘陵等分布区别开,在必要的情况下会使用红外影像。在此技术的支持下,DOM的纹理更加清晰,对比度、饱和度等方面都比前两次的土地调查效果好。
  (二)底图编制更加规范
  底图编制的质量受DOM分幅的影响,之前两次的土地调查分幅条件达不到相关标准,在此次调查过程中3S技术的使用使得其分幅标准与相应的国家规定十分接近。再加上图廓、边界的基础上,影像底图对边界的划分已经细化到市、县,且划分严格遵照边界管控规则,分区更加明确,进一步方便技术人员进行土地调查工作[2]。
  (三)影像底图的制作精细化
  影像底图基于3S技术进行制作,有效提升土地调查结果的精度,下面介绍其主要的制作过程:
  1.制作准备。
  在制作前需要满足两点要求:系统中有精确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对某个地点的精准定位;图像具有显著特点,识别时不会出现偏差。底图的制作需要准确的数据,因此第一步需要选择最佳的遥感数据。
  分辨率是数据选择时着重考虑的因素,在遥感技术中,分辨率又分成光谱和空间两种分辨率。前者指的是传感器对电磁波的记录,必须达到一定的范围要求。若想提升图像中物种的可被识别能力,需要对波长范围进行合理控制,通常选择波长范围窄的传感器来记录反射波。后者指的是对最小目标的分辨能力,想要将土地调查细化到土质、树木数量,需要选择空间分辨率较高的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的选取还受到地域的影响,在对乡村土地进行调查时,适合的数据包括美国OBWIEW-3、英国TOPSAT等。适合城乡结合的数据有美国OBWIEW-1、韩国KOMPSAT-2等。总之数据选择时,需要结合该区域的具体情况,并对照标准进行选取。
  2.预处理
  该过程是针对卫星反射回来的遥感影像进行的,经过各项校核和改之后才能作为土地调查的参考资料。对影像进行预处理直接影响到后期图像制作的质量和精度,因此必须对该过程严格把关。通过三方面的校正,就能完成图像的预处理工作:
  首先是对輻射的校正,辐射误差过大会导致影像出现变形,大气、太阳的高度、地形的变化等都可能使辐射出现误差。为减小误差需要可以对以下两方面进行校正:传感器在使用前对其初始参数进行校正,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次校正;通过物理方法校正,如滤波、平滑化等。
  其次是对几何图像的校正,该过程是在用户使用产品时进行的,可以利用各类图像处理软件对影像信息进行修正和美化。应用级的校正需要参照系统原有的地形图,重新建立校正模型[3]。该校正方式用户可以自行完成,但利用软件进行校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重新采样会损失原始图像的很多信息。
其他文献
一条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汩汩清泉直达农家庭院,一栋栋小洋楼别致明亮,一张张笑脸溢满幸福……芳菲四月,徜徉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昌,处处生机勃发,春潮涌动。
自2011年10月起,江西省社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资溪县高阜镇石陂村实际,围绕扶贫目标和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定点包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摘要:这些年,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城市化建设不断的改革和扩大规模,以此缓解日益激烈的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工程属于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点工程,通过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网工程建设,可以将城市地面无法有效下渗的雨水、污水及时排出去,保持地面的干净整洁,改善因排水系统问题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雨污水管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此类工程施工现状、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