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ong_j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中包含的人文素养要求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和感性认知,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都与传统文化教育中重视学生的感悟能力相契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文化积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29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的缩影。小学生正处于教育启蒙阶段,在小学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小学生从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熏陶,进而塑造其民族精神,实现文化传承。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完善小学生交际行为
  传统文化中关于尊敬师长、团结友善、忠孝仁义等思想内容有助于小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更好地处理与教师、同学和长辈之间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够对上述文化精髓加以传达,必定会使小学生改变自身行为,利用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反思自己,不断自我完善。
  2.形成正确价值观
  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淡泊名利等精神文明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物质观,不容易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3.培养民族文化应用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系统、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发展历程,产生民族自豪感,在自我定位以后不断追寻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人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深入名篇赏析,积淀人文素养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历史上积淀了丰富的文学作品,比如《论语》《诗经》、乐府诗、唐诗宋词、散文、小说等等。小学生可以在丰富的作品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文学营养。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爱好,以及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作品开展人文教育。
  比如,现代教育中興起的国学热,大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多多提倡,在《三字经》《弟子规》中节选段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进度进行内容节选,每日进行一个段落的诵读,并深入讲解,逐字逐句地进行作品分析,确保学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作品所表达的含义。比如,《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小学生对传统文化背景了解不多,难以从字面上理解其中的意义,教师则需进行意义拆解分析,重点解释“择邻”“机杼”的释义,并梳理成完整的句子供学生参考。在深入理解字句的意义以后才能从中有所启发,有所积累。
  2.重视情感体验,迁移人文素养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点是学生的精神启发和情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应为小学生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并注重传统文化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实现文化与情感的迁移。
  3.丰富文娱实践,培养人文素养
  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在于其主观感受,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探究。在班级中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简短演讲,针对纪念先烈、诗词朗诵等多种主题开展,要求学生自行搜集材料、整理,并在班会中分享。学生自主搜集整合和创作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感悟,有助于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培养其人文素养。此外,教师可以在班级黑板、墙壁等空间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时刻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朱丽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年第1期。
  [2] 刘颖《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融合渗透分析》,《魅力中国》2021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教育时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情感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尽量努力地结合所学的教育知识,在对语文的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而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渗透亦是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情感教育在我国初中生活各个阶段渗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初中阶段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渗透 语文教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重视引导学生传承、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教师非常注重结合文中内容、文中知识和经典文章渗透传统文化,由此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以此推动学生增强文化底蕴。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32  学生对传统文化不了解,难以引导学生
摘 要:群文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应用。群文阅读主要是通过确定阅读主题,开展相应的阅读拓展活动,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阅读技能为目标,因此,本文着重对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索,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贡献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将传统文化积极渗透进来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而且在高中语文教学里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来与教学相契合,可促使教学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化,从而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本文根据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做详细分析,并找到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相契合的教学指导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 指导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许多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相关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学阶段基础内容的学习,其中小学语文就是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我国文化知识的基本学科,也是塑造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很多小学学校都开始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班级管理的结合,在这种结合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有效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