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爱岗敬业;专业理论;
专业技能;情感品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4—0074—01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教师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教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专业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在工作中执着追求,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在倡导全民健身的今天,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对体育存有偏见,也有个别学校不太重视体育工作,不愿意为体育投资,如,体育活动场所不足,或被挪为他用等。这对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但这不应该成为体育教师慢待本职工作或自堕其志的理由。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鼓足干劲,要看到问题会一步步解决,应该为改变现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1.专业理论对一位合格的体育教师来说是做好工作最起码的条件。体育教学任务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因此,体育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教好学生。体育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课堂内容,要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比书本上的更多一些。
2.教学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体育课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并不高深的跑和跳等,但是要上好一节体育课,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体育教师不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如,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物理学、运动训练学、竞赛学及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都是用的上的,有与没有大不一样;还有专项理论知识,如,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健美操等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缺了哪一样都会影响体育教學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全面具备了这些知识,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授课内容,有效地组织教学。
3.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因为:第一,只有教师自己熟练地掌握了运动技能,才能教会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第二,运动技能是构建教学技能的基础,正确优美的示范可以带来真实感。体育教学的特点是“言传身教”,教师高超的技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也会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第三,学校体育工作除了教学以外,还有课外体育活动和课间体育训练,尤其是后者,没有一定运动技能的教师是无法胜任的。
三、良好的情感品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情感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广泛的和深刻的。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场地比较特殊,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品质。由于专业特点,体育教师要直接接触学生,要手把手地教授学生学每一个动作,因此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就更为直接、具体。
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暗示、每一个动作都会传递出教师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人总是倾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热爱和关心,就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仰慕心理,并会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学习上。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厌恶,动不动就训斥,这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创伤,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使师生关系紧张,给教学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力量的吸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让它成为一种教学力量。
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健身、学会创造,从而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的教学目的。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遵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此外,还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力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凡是学生力所能及之事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只是创造条件指导帮助。在教学方式上,应根据学生体育基础的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学有所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编辑:王金梅
专业技能;情感品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4—0074—01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教师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教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专业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在工作中执着追求,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在倡导全民健身的今天,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对体育存有偏见,也有个别学校不太重视体育工作,不愿意为体育投资,如,体育活动场所不足,或被挪为他用等。这对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但这不应该成为体育教师慢待本职工作或自堕其志的理由。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鼓足干劲,要看到问题会一步步解决,应该为改变现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1.专业理论对一位合格的体育教师来说是做好工作最起码的条件。体育教学任务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因此,体育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教好学生。体育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课堂内容,要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比书本上的更多一些。
2.教学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体育课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并不高深的跑和跳等,但是要上好一节体育课,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体育教师不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如,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物理学、运动训练学、竞赛学及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都是用的上的,有与没有大不一样;还有专项理论知识,如,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健美操等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缺了哪一样都会影响体育教學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全面具备了这些知识,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授课内容,有效地组织教学。
3.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因为:第一,只有教师自己熟练地掌握了运动技能,才能教会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第二,运动技能是构建教学技能的基础,正确优美的示范可以带来真实感。体育教学的特点是“言传身教”,教师高超的技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也会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第三,学校体育工作除了教学以外,还有课外体育活动和课间体育训练,尤其是后者,没有一定运动技能的教师是无法胜任的。
三、良好的情感品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情感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广泛的和深刻的。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场地比较特殊,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品质。由于专业特点,体育教师要直接接触学生,要手把手地教授学生学每一个动作,因此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就更为直接、具体。
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暗示、每一个动作都会传递出教师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人总是倾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热爱和关心,就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仰慕心理,并会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学习上。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厌恶,动不动就训斥,这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创伤,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使师生关系紧张,给教学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力量的吸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让它成为一种教学力量。
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健身、学会创造,从而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的教学目的。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遵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此外,还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力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凡是学生力所能及之事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只是创造条件指导帮助。在教学方式上,应根据学生体育基础的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学有所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