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教学法自哈佛大学首创以来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使课堂由别动灌输式转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模式,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价值。但是,在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应用此法,开始却遇到许多困难。尽管有课堂表现评分机制的管理控制,职校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却差强人意与预期中相去甚远。那么,导致案例法在职业学校课堂难以发挥效果的原因何在?
一、职校生素质与案例法教学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存在矛盾。
1、案例法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案例法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这要求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而要有学习主动性要有较强的自信心,与职校生的自卑心理相矛盾,他们中大多数人对学习没有信心,因而难以主动积极参与案例教学。
2、案例法要求学生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案例法通过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要求学生在对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中,通过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最终解决问题,进而提高素质。这与职校生上进心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有混世心理的特征相矛盾。
3、案例法要求学生的思维有较强的综合性。
学生要在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案例。这样的要求对个体职校生来说是需要逐步提高了。
4、教学过程互动性强。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主动性,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有关。
尽管职校生的一些素质对进行案例法教学产生了困难,但是,只要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其他问题就都可以逐渐解决。另外,处在青春冲动期,甚至以叛逆为个性的职校生却十分注重同龄人对自己的态度,他们内心深处也希望自己在各方面能够成长。因此,以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是职校生进行案例教学法的良好形式。
二、团队合作学习的优点解决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职校生素质特征的矛盾
(一)团队支持,个体自信心增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呦,牢牢抱成团”、“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民间谚语都道出了集体的力量,团队的作用。有了团队的支持,每次课堂表现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个体学生都成了团队的代表,因而敢于表现,主动性积极性大大增强。
(二)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增强。
有了团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了某种归属感,誉荣感,展开团队间的竞争后,他们就愿意为了团队和自己的誉荣而打拼,不但是乐于,而且是敢于,勇于表现自己了。
(三)分工合作,主动性增强。
案例分析的完成常常是要通过集体的合作,进行分析,讨论,综合的,任务经常要通过分工的形式完成,如:谁记录、谁发言、谁总结等等,每个同学都希望为团队出一份力,同时也增进自己的能力。
(四)相互促进,防止两极分化。
每个队的内部成员都可势互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这种友好的气氛下,再差的同学都会有进步,进步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多项非智力因素都可以有所提高
(五)交流模式转变,教学有效性增强
团队合作学习使学习信息的交流模式发生转变,由原来的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点对点的单一模式转变为点对面(教师对团队)、点对点(内部队员交流)、面对面(团队之间交流)的多方位交流模式,大大增强了信息传递的通道教学的有效性增强。
由此可见,团队合作学习恰好是职校生进行案例教学法的解决方式。
三、团队合作学习对市场营销教学的促进
(一)整体上改变了学生对市场营销的学习态度
与以往上课主动回答问题者寥寥无几的场面相对比,团队的建设与培养使得在案例教学的营销课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导演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每位学生不仅从心理上理论上课堂上,来学习市场营销学,还以行动来实践参与营销活动,有的学生在课余开始把握商机,学以致用了。
(二)改变职校生个体的人格特征,塑造新的精神风貌
由于团队竞争,奖惩分明,每个学生都没有退路,只好放下顾虑“向前冲”。多年的实践证明许多内向、害羞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习中的争抢表达机会这种锻炼,在心理、能力各方面都成长起来,一改往日懦弱的形象,自信开朗大方起来,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也有一些厌学甚至与教师有对抗情绪的学生在团队合作学习中,展露出了自己的创新才能,成为团队中的“智多星”,他的能量有了投放目标,通过正当的渠道赢得了众人的注意,从而减少了对抗情绪,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起来。
(三)可以高效率地完成较大的案例项目
由于团队合作学习使得个体的自信心增强,竞争意识增强,在完成较大的案例项目上比起个体学生独立完成有系统性和高效性的优势,例如:2008年5月(4月发生汶川大地震)在讲到“SP”策划时,给学生们布置的任务是为即将到来的节日,为“自己”企业做一个SP策划。当时是5月份,有两个节日临近: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学生们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策划出了令人满意的策划方案在这里展示其中两个创意:
“希望”队的创意是:主题--送玩具与灾区小朋友一起过六一
内容——以玩具厂的名义开展一个以多个完好的旧玩具换厂家的一个新玩具,并要求小朋友们将旧玩具包装好,写上送给灾区小朋友祝福的小卡片,厂家将把收来的旧玩具消毒处理后加上一批新玩具,送往灾区,让灾区小朋友感受六一的快乐,培养本地孩子,从小爱护财物,懂得奉献爱心,过有意义的六一。
“双色”队的创意:主题--与汶川人民一起过端午
内容:厂家举行包粽子,画彩蛋(咸鸭蛋)比赛,彩蛋设计要有祝福鼓励之意,所有粽子,彩蛋全部在最快时间送到灾区,让汶川人民受灾也能感受过节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我们和他们在一起。
以上策划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策划既有创意又有爱心,具体文案中也较好地运用了所学理论,出色完成了课程该部分的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还出人意料的达成了情感目标,使师生受益匪浅,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以团队合作学习进行营销学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营销学的学习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促进多方面的能力成长,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为今后步入社会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职教中心)
一、职校生素质与案例法教学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存在矛盾。
1、案例法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案例法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这要求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而要有学习主动性要有较强的自信心,与职校生的自卑心理相矛盾,他们中大多数人对学习没有信心,因而难以主动积极参与案例教学。
2、案例法要求学生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案例法通过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要求学生在对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中,通过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最终解决问题,进而提高素质。这与职校生上进心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有混世心理的特征相矛盾。
3、案例法要求学生的思维有较强的综合性。
学生要在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案例。这样的要求对个体职校生来说是需要逐步提高了。
4、教学过程互动性强。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主动性,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有关。
尽管职校生的一些素质对进行案例法教学产生了困难,但是,只要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其他问题就都可以逐渐解决。另外,处在青春冲动期,甚至以叛逆为个性的职校生却十分注重同龄人对自己的态度,他们内心深处也希望自己在各方面能够成长。因此,以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是职校生进行案例教学法的良好形式。
二、团队合作学习的优点解决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职校生素质特征的矛盾
(一)团队支持,个体自信心增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呦,牢牢抱成团”、“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民间谚语都道出了集体的力量,团队的作用。有了团队的支持,每次课堂表现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个体学生都成了团队的代表,因而敢于表现,主动性积极性大大增强。
(二)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增强。
有了团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了某种归属感,誉荣感,展开团队间的竞争后,他们就愿意为了团队和自己的誉荣而打拼,不但是乐于,而且是敢于,勇于表现自己了。
(三)分工合作,主动性增强。
案例分析的完成常常是要通过集体的合作,进行分析,讨论,综合的,任务经常要通过分工的形式完成,如:谁记录、谁发言、谁总结等等,每个同学都希望为团队出一份力,同时也增进自己的能力。
(四)相互促进,防止两极分化。
每个队的内部成员都可势互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这种友好的气氛下,再差的同学都会有进步,进步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多项非智力因素都可以有所提高
(五)交流模式转变,教学有效性增强
团队合作学习使学习信息的交流模式发生转变,由原来的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点对点的单一模式转变为点对面(教师对团队)、点对点(内部队员交流)、面对面(团队之间交流)的多方位交流模式,大大增强了信息传递的通道教学的有效性增强。
由此可见,团队合作学习恰好是职校生进行案例教学法的解决方式。
三、团队合作学习对市场营销教学的促进
(一)整体上改变了学生对市场营销的学习态度
与以往上课主动回答问题者寥寥无几的场面相对比,团队的建设与培养使得在案例教学的营销课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导演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每位学生不仅从心理上理论上课堂上,来学习市场营销学,还以行动来实践参与营销活动,有的学生在课余开始把握商机,学以致用了。
(二)改变职校生个体的人格特征,塑造新的精神风貌
由于团队竞争,奖惩分明,每个学生都没有退路,只好放下顾虑“向前冲”。多年的实践证明许多内向、害羞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习中的争抢表达机会这种锻炼,在心理、能力各方面都成长起来,一改往日懦弱的形象,自信开朗大方起来,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也有一些厌学甚至与教师有对抗情绪的学生在团队合作学习中,展露出了自己的创新才能,成为团队中的“智多星”,他的能量有了投放目标,通过正当的渠道赢得了众人的注意,从而减少了对抗情绪,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起来。
(三)可以高效率地完成较大的案例项目
由于团队合作学习使得个体的自信心增强,竞争意识增强,在完成较大的案例项目上比起个体学生独立完成有系统性和高效性的优势,例如:2008年5月(4月发生汶川大地震)在讲到“SP”策划时,给学生们布置的任务是为即将到来的节日,为“自己”企业做一个SP策划。当时是5月份,有两个节日临近: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学生们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策划出了令人满意的策划方案在这里展示其中两个创意:
“希望”队的创意是:主题--送玩具与灾区小朋友一起过六一
内容——以玩具厂的名义开展一个以多个完好的旧玩具换厂家的一个新玩具,并要求小朋友们将旧玩具包装好,写上送给灾区小朋友祝福的小卡片,厂家将把收来的旧玩具消毒处理后加上一批新玩具,送往灾区,让灾区小朋友感受六一的快乐,培养本地孩子,从小爱护财物,懂得奉献爱心,过有意义的六一。
“双色”队的创意:主题--与汶川人民一起过端午
内容:厂家举行包粽子,画彩蛋(咸鸭蛋)比赛,彩蛋设计要有祝福鼓励之意,所有粽子,彩蛋全部在最快时间送到灾区,让汶川人民受灾也能感受过节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我们和他们在一起。
以上策划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策划既有创意又有爱心,具体文案中也较好地运用了所学理论,出色完成了课程该部分的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还出人意料的达成了情感目标,使师生受益匪浅,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以团队合作学习进行营销学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营销学的学习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促进多方面的能力成长,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为今后步入社会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