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图书馆如何作好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工作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20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全国阅读的概况,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意义,社会阅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图书馆如何克服困难,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做好未成年人阅读推广。
  【关键词】图书馆 未成年人 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09-02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汇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智力,了解人生,提高教养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阅读有益的书籍不仅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学会为人处世,而且还可以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对未成年人来说,读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读书有助于增强孩子拼博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书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生命里缺少了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残缺了翅膀。作为图书馆人,我们应该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做好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
  一、全国阅读概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语言习惯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去作同一件事情——读书。很多国家都会在这一天或前后一周,一个月的时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书馆、媒体、出版商、学校、商店、社区等机构团体在这一段时间里都会做一些赠书、读书演戏等鼓励人们阅读的事情,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目,而全民阅读活动也已经成了很多国家不折不扣的“国家工程”。
  我国于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九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由此全民阅读活动在我国拉开序幕。2006年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仪书》,号召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团体,“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倡导全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终身学习”。此后,全民阅读活动在我国各地区蓬勃开展起来。
  二、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现状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职能。少年时期是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是阅读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主要场所和机构,担负着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责任与使命。对未成年人的阅读内容、习惯、技巧进行正确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让孩子们新近书籍,喜欢阅读,习惯阅读,在阅读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我国现有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3.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2015年4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78.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6.6%,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45本。较2013年提高了1.48本。
  对未成年人阅读行为分析来看,2014年我国各年龄段未成年人群的图书阅读量均较上一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我国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3.13本,比2013年的8.97本增加了4.16本;图书阅读率为88.3%,较2013年的79.1%提高了9.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量为8.80本,比2013年的8.26本增加了0.54本;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5.4%,较2013年的93.5%提高了1.9个百分点。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5.56本,比2013年的5.25本略有增加;图书阅读率为59.2%,低于2013年的66.0%。综合以上三个年龄段,2014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45本,比2013年的6.97本多出1.48本。
  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4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8.8%,较2013年的86.5%提高了2.3个百分点;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64分钟陪孩子读书,较2013年的23.87分钟略有减少。
  平均每年家长带孩子逛书店的次数,比2013年的3.40次略有增加。四成多家长半年内至少会带孩子逛一次书店,其中三成多的家长会在1—3个月内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此外,我国少出版物在数量、质量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很多经典阅读被改编和删节,没有阅读的美感和阅读的兴趣。并缺乏相应的阅读指导,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数字化时代,孩子们从小接触网络,很多网络资源并不适合少年儿童,由于判断能力、控制能力不强,又缺乏合理的指导,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迷恋卡通漫画、离奇小说,甚至很多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根本不读书。长期下去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是不利的。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服务的实践中,逐步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涵,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并在服务中体现这种社会责任感,指导小读者正确阅读,培养阅读兴趣,陶冶情操,有益于塑造他们高尚的品格。这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三、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措施
  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读者的阅读推广上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其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引导未成年读者喜欢上读书,善于阅读。为未成年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精心挑选图书。各年龄段的儿童阅读心理不同,认知范围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小学低中年级的孩子对漫画、绘图本及内容短小的寓言神话比较感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则对校园特色的故事、科幻故事、科普知识,而六至九年级的学生更喜欢长篇小说、百科知识等书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小读者,推荐不同的图书,举办各类活动。图书馆与学校合作,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资源与各学校建立流动阅览角,流动送书,定期交换,并举办各类读书活动,明确青少年的阅读方向。举办各类的比赛活动,例如“讲故事比赛”、“主题征文”、“绘画书法比赛”等等。通过各种的宣传以及开展的特色阅读活动,引领孩子们走进图书馆、认识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良好习惯,感受阅读乐趣,发现自身兴趣点,让阅读逐渐融入生活,使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阅读培养,0-3岁是养成儿童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3-6岁则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早期的阅读和亲子共读,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办法。
  图书馆首先要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亲子阅读环境,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图书的选择上,书要印刷的清晰优美,图案的色彩要鲜艳、亮丽,动物和人物要大、有趣、形象,书的内容要以儿童的生活范围为主题的童话故事,简单易懂,文字口语化且语句重复,便于和孩子产生互动的。其次要运用多样的阅读方法,不是单一的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在多听、多看、给自己讲和玩的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掌握阅读内容。在家中应给孩子留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舒适惬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空间,父母也重拾了童心,感受了阅读的乐趣,营造了家庭的学习气氛。
  总之,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免费阅读推广工作中起着重要的责任,图书馆应更深入持久地做好阅读推广工作。并依据儿童阅读心理发展的特征,制定活动方案,因人制宜,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阅读成为每个孩子的一种乐趣,并转化成他们的求知的动力,以此吸引更多的孩子愿意到图书馆来,喜欢和参与阅读。其实开展一系列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告诉孩子: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伴随终生的智慧选择。
  参考文献:
  [1]俞萍.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初探.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12):26-28
  [2]浅淡如何利用图书馆平台做好未成年人阅读推广//www.59165. com/dissertation/15/144048htm/.中国论文资源库.2015.07.25
  [3]世界读书日的由来[EB/OL].[2011-08-17].http://zhidao.baidu. com/questiom/308122271.htm
  [4]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解读:http:book.ifeng.com/a/20 150504/14604 0.sttml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識字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探索有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实现轻松教学。  ——题记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语言文字,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摘 要】 中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一线工作者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对于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文章从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电子技术教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改革;电子技术基础;突出问题;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1  《電子技
分布式应用有着可扩展性、可配置性、灵活可靠性及跨平台等优点。在设计CNGIS(通信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中,系统的分布式需求日益突出。该文提出了CNGIS的分布式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及策略,较好地解决了CNGIS设计中的用户分布,特别是数据分布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
【摘要】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堪忧。这对于我们当教师来说责任更重大。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让每个孩子都在学校享受到家的温暖,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突出体现老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留守儿童 独特性 优势性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