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选美活动愈演愈烈,首先是选美活动名目繁多,从“环球小姐”大赛到“国际小姐”“世界小姐”“地方选美”“校园选美”,无奇不有,花样翻新;其次是层出不穷的造美工程,有关“人造美女”的新闻不断爆料,从北京一家私人美容中心出资30万元打造“中国第一人造美女”,到随后广州、四川等地纷纷开始了“人造美女”工程;再来就是不断升级的美女广告促销,各种大型的商业促销活动都有成批的美女参与其中。而今,选美活动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变种”——各种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型我秀、红楼梦中人等选秀活动,又让成千上万的红男绿女争得死去活来。
一、从女性视角看选美活动的弊端
1.“选美”多选“美女”,不选“帅哥”——从选美的对象看严重的性别歧视
愈演愈烈的选美活动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年轻美貌的女性,鲜见有选“帅哥”的,这其实是与现代社会倡导的男女平等的文明思想相违背的,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是几千年封建思想遗留下来的男权思想的流毒,是一种把女性视为被看的客体、男性的附属物、消费的对象的行为。对此全国妇联保持“四不态度”,即“不支持、不赞成、不组织、不参与”。
2.“选美”偏重外形美,忽视内涵美,容易误导广大女性以男性的审美喜好为标准
各种比赛的冠军得主,都是有着美丽的容貌、有着苗条又性感的身材的年轻女性,虽说也有一些口才的测试、综合素质的考评之类的小花招,但给人的总体形象,还是选“容貌”之美、选“三围”之美,这样容易误导广大女性,暗示女性以男性的眼光为标准,以选美冠军得主为偶像。于是许多女性不断地通过节食、整形美容等手段来改造自己,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内在的东西,即高尚的心灵、学识、涵养、气质等的提升。传播媒体也不断地推波助澜,诱导女性审美文化的走向,使得许多女性堕入病态的“美丽陷阱”,由此可见选美活动的负面影响有多深。
3.选美活动倡导了不正确的人生观,不利于女性独立人格的形成
选美之风的普及,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参赛,连曾经拒绝参加选美的北大学生也热衷于此,不禁让人深深担忧。
选美与现代社会的人生价值标准相背离。人生价值标准是评价和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依据,一个人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越大,他的人生价值就越大,而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又主要取决于人的“德”与“才”,不在于人的“外貌”。而在选美活动中判断女性美的主要标准是外在美,一旦选美夺冠就会身价百倍,颇有“一美定千金”的意味,这无形中向广大女性倡导了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知识女性中流行一种看法——“美德不如美貌”“才女不如美女”等,这无形中误导了女性,产生了通过改变外貌来俘获某个有地位的男人、寻求某个强有力的男人做依靠的想法,这一切都不利于女性独立人格的形成。
二、新形势下对选美活动的思考
1.构建平等和谐的性别观念,倡导新的女性美标准
选美活动虽然拉动了一些经济增长,让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乐此不倦,但却与人类追求的“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口号背道而驰。选美活动的泛滥,让男女大众都心安理得地接受“学得好不如长得好”的思想观念。女性为了美,不惜在身上“大动干戈”,不惜血本付出,甚至有人因为节食而丧生,因为整形而毁容。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性别和谐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应该在全社会遏制选美之风,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新的女性美标准。
2.加强女性的主体意识,建立新的人生价值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权利和待遇。然而,广大妇女的女性自我意识仍然没有确立,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在面临具体选择时,深层的传统心态和思维定式便不自觉地起了作用。不少女性仍然把嫁给一个好老公作为终身唯一的目标。新时代的女性应该确立主体意识,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旧时代的女性更多地通过在家庭内操持家务养儿育女来体现自己的存在。现时代的女性应该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通过侥幸的选美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之,只有作为人类一半的女性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社会和人类进步的需要。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一、从女性视角看选美活动的弊端
1.“选美”多选“美女”,不选“帅哥”——从选美的对象看严重的性别歧视
愈演愈烈的选美活动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年轻美貌的女性,鲜见有选“帅哥”的,这其实是与现代社会倡导的男女平等的文明思想相违背的,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是几千年封建思想遗留下来的男权思想的流毒,是一种把女性视为被看的客体、男性的附属物、消费的对象的行为。对此全国妇联保持“四不态度”,即“不支持、不赞成、不组织、不参与”。
2.“选美”偏重外形美,忽视内涵美,容易误导广大女性以男性的审美喜好为标准
各种比赛的冠军得主,都是有着美丽的容貌、有着苗条又性感的身材的年轻女性,虽说也有一些口才的测试、综合素质的考评之类的小花招,但给人的总体形象,还是选“容貌”之美、选“三围”之美,这样容易误导广大女性,暗示女性以男性的眼光为标准,以选美冠军得主为偶像。于是许多女性不断地通过节食、整形美容等手段来改造自己,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内在的东西,即高尚的心灵、学识、涵养、气质等的提升。传播媒体也不断地推波助澜,诱导女性审美文化的走向,使得许多女性堕入病态的“美丽陷阱”,由此可见选美活动的负面影响有多深。
3.选美活动倡导了不正确的人生观,不利于女性独立人格的形成
选美之风的普及,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参赛,连曾经拒绝参加选美的北大学生也热衷于此,不禁让人深深担忧。
选美与现代社会的人生价值标准相背离。人生价值标准是评价和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依据,一个人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越大,他的人生价值就越大,而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又主要取决于人的“德”与“才”,不在于人的“外貌”。而在选美活动中判断女性美的主要标准是外在美,一旦选美夺冠就会身价百倍,颇有“一美定千金”的意味,这无形中向广大女性倡导了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知识女性中流行一种看法——“美德不如美貌”“才女不如美女”等,这无形中误导了女性,产生了通过改变外貌来俘获某个有地位的男人、寻求某个强有力的男人做依靠的想法,这一切都不利于女性独立人格的形成。
二、新形势下对选美活动的思考
1.构建平等和谐的性别观念,倡导新的女性美标准
选美活动虽然拉动了一些经济增长,让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乐此不倦,但却与人类追求的“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口号背道而驰。选美活动的泛滥,让男女大众都心安理得地接受“学得好不如长得好”的思想观念。女性为了美,不惜在身上“大动干戈”,不惜血本付出,甚至有人因为节食而丧生,因为整形而毁容。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性别和谐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应该在全社会遏制选美之风,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新的女性美标准。
2.加强女性的主体意识,建立新的人生价值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权利和待遇。然而,广大妇女的女性自我意识仍然没有确立,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在面临具体选择时,深层的传统心态和思维定式便不自觉地起了作用。不少女性仍然把嫁给一个好老公作为终身唯一的目标。新时代的女性应该确立主体意识,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旧时代的女性更多地通过在家庭内操持家务养儿育女来体现自己的存在。现时代的女性应该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通过侥幸的选美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之,只有作为人类一半的女性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是社会和人类进步的需要。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