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招远:“一评二挂”考核机制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u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解读
  山东省招远市是全国最早开始实行指标到校的地区之一。有专家指出,汨罗经验、铜陵经验、潍坊经验都能找到招远的“影子”——中考招生分指标。因为早在1987年,招远就开始了中考分指标的探索,最初设立最低分数线,使校际分数线的差距控制在20分到35分,在这一条件的限制下实际指标分配比例只有50%左右。1997年,招远将中考招生指标100%分到初中学校,并且不管校际间差多少分,也不设最低分数线。100%指标到校意味着不管你考多少分,只要有升学指标,你都可以上重点高中。
  “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除了硬件、软件之外,我们缺乏的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制。”招远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孙宝建说,100%分指标,怎么分?靠什么分?绝不是按初中学生数简单地把高中升学指标给初中一分了之,这里有一个科学的公式,即被称为“一评二挂”的考核机制。
  所谓“一评二挂”就是先“评”后“挂”。“评”,即对初中学校进行综合评价;“挂”,是把教育评估的结果与高中招生挂钩。办法是:把各学校教育评估结果与本校毕业生人数的乘积作为该校的“教育质量分”,所有学校“教育质量分”的总和就是全市初中教育质量总分;全市的初中教育质量总分除以全市的高中计划招生总数,得出平均每个新生所占的教育质量分,各初中教育质量分除以全市平均每个新生所占的教育质量分,就得到该初中当年的高中升学名额。初中学校要分得更多的高中指标,就要学生数大、评估分高,那样才能占得优势。在对学校的评价中,学生操行合格率、毕业合格率、优秀率、实验技能合格率、音体美合格率甚至包括视力合格率等都是重要指标,其中,合格率的权重比优秀率要高,而涉及入学巩固率的指标权重高达30%。
  指标图示
  实例点评
  郭秀云,招远泉山学校校长。这位资深初中校长对“一评二挂”机制感触颇深。他说,压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过去,初中校长只关心一个点,那就是升学率,眼睛盯着能考上高中那几个学生就行,高升学率是一俊遮百丑。而现在不行了,要关心巩固率,关心合格率和优秀率,就是说,要关心每一个学生。
  在招远,一个初中生的流失,往往就能影响学校的招生指标。郭秀云经常为了一个辍学学生,往学生家跑了五六趟,每次都提着点心水果,苦口婆心地给家长做工作。而他曾经为了一个辍学学生,去学生家里陪着家长喝酒,回来路上把摩托车都摔坏了。郭秀云说,有关巩固率的指标权重就占30%,招生指标关键就看“评估分×学生数”,巩固一个学生分的指标就多一份比例,这就是校长的工作重心。对很多地方来说,教师提高升学率的惯常做法是“挤走”后进生,减小“分母“,而招远的“一评二挂”,恰恰是“固化”了“分母”(以入学学籍人数加减正常转学和休复学数为分母),“逼迫”学校设法保住“分子”而保住升学率。在“分母”不变的情况下,多留住一个学生,所获得的升学指标就多一份比例。相反,如果学生辍学,不仅评估成绩低,而且学生人数减少,直接导致中招名额的减少,并且评先创优没有资格,社会声誉也会随之变差,陷入恶性循环。
  无择校,零辍学。这是招远教育颇为自豪的两个亮点。招远有26所初中学校全部划片招生。郭秀云说:“在招远,没有哪个初中校长吃香,也没有哪个校长不吃香。”“生源均衡和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办学条件靠政府投入、靠行政命令都可以解决,可以实现短期均衡,但3年后又会拉开距离,出现新的不均衡。”孙宝建说,我们现在对生源均衡研究得太少,改善薄弱学校生源质量是个重要课题,而生源的无序流动和不均衡是导致教育不均衡甚至恶性循环的主要根源。招远这个办法暂时不适合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的择校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个“结”,这使得部分学校聚集了大批优秀生源,100%分指标显然对这些孩子是不公平的。但大家拼命往好学校挤,生源处于无序流动中,只能是恶性循环。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个社会质疑教育改革的“利器”,使得招远这项改革由于存在着“分差”而备受质疑。招远市教育体育局局长李玉堂认为,从教育理论上说,公平历来都是个相对的概念。“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大原则本身没有错,但要有两个前提,一是我们的分数是否科学地检测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二是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是否也是平等的。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城乡学生教育条件、教育过程的实际不平等,在升学考试中,却用“考试分数”这把貌似公平的尺子来衡量不同条件下的学生,实际对教育条件落后学校的学生造成了新的不公平。还有,在过去的招生制度下,老师们眼睛只盯着好学生,想方设法把后进生撵回家,在一大批学生连继续读书学习的机会都被剥夺了的情况下,讲“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是一个伪命题。李玉堂说,招远的这个办法基本符合学生智力分布曲线规律,符合不同学习背景下学生“机会均等”的公平原则。在同一个学校内,在学生受教育条件基本平等前提下,按分数录取,这在一定范围内依旧是坚持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其他文献
为模拟工业纯钛的微观组织演变过程,利用Gleebe-1500D实验机对工业纯钛进行热模拟压缩实验,变形温度为700、800、900和950℃,应变速率为0.01、0.1、1和5 s-1。对实验得到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