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付诸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其有效性在于教师能充分调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各项因素,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机,使学生达到“神融思畅”的美好境界。可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预设好教学过程和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按着“预案”走过场,丝毫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积淀、思维特点和情感需要。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站在“尊重”的高度上,去构建语文课堂教学,去研究教与学的契合点,这样能使课堂教学因“尊重”而凸显实效。下面就以《醉翁亭记》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以“尊重”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