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种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研究

来源 :武汉植物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lzm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间偃麦草与小麦烟农在15的发杂种子F1及其5个自交和回交世代(F2,F3,BC1,BC2,BC3)为材料,对杂种F1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减数第一分裂基本正常,在减数第二分裂观察到由于当染色体不对称分离产生的无染色质和仅带有微核的子细胞,小孢子染色体数目为24~35条,根据BC1推算的F1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20~35条,F2根尖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其他文献
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和DEAE-Sephacel层析3个步骤,将韭菜细胞溶质SOD纯化到均一程度。从500g叶片中得到2.4mg酶,酶比活力达13000U/mg蛋白。鉴定该酶是Cu·Zn-SOD。测得酶分子量约为30900道尔顿,亚基分子量约为15900道尔顿,N-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