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半数无高学历, 是否证明学历不重要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ai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做生意能否成功与学历没有必然联系,这个观点已是过去式了。未来,没有学历或者说没有文化,想要做成生意的人依然还会有,但是人数会大幅下降。
  为什么过去许多没有学历的人能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呢?我认为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现象。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鼓励大家学习、考大学,但当时中国大学资源非常有限,每100个考生大概只有3到4个人能考上大专或者大学。相比现在每年会有800万左右的学生考上大学或大专,过去每年最多只有十几万的大学生,因此大量的人实际上没有上大学的资格,也就没有任何可能拿到学位。但是没有考上大学的人中,有很多聪明人,他们只是因为没有机会上大学而已。
  每个人都需要想办法生存和生活。到了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国迎来经济上的改革开放,公有制开始转化,国有企业慢慢地衰退,国家允许私有制的出现,允许民间企业从个体户做起。对于没有机会上大学的聪明人来说,脑子并不笨,处理事情能力不差,所以他们很容易地就能抓住商业机会,于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在房地产领域、制造业领域和其他服务业领域,就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和商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过去没有学历的人并不等于是笨而考不上大学,而是因为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他们同样拥有足够的能力来思考自己的命运、安排自己的人生、抓住好的机遇。
  当然题中所说的富翁中,还有一部分人是依靠中国结构性调整所出现的机会而成功的,比如有些煤老板。这些煤老板中有的学历真的只有小学,甚至小学都没毕业,但是他们依然成为了亿万富翁。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在当时中国进行了资源调节,煤矿允许个人去开矿,很多人就投入了煤矿产业成为了亿万富翁。
  我认为不论有没有学历,一个老板只有拥有维持自己财富的能力,并不断地创新、不断发展自己的企业和公司,他的财富才是可持续的。否则,就会像买彩票一样,抓住了一个临时的机会变成了富翁,但这样的“成功”方式往往不可持续。所以我们看到不少煤老板破产,也看到了不少人虽然抓住了偶然的机会成为富人,但是变富以后就开始赌博,开始做各种不靠谱的事情,最后等到新的机遇来临就再也抓不住了。
  在过去的时代,也许有很多人没有好学历却能做成企业。但是在未来,没有学历而想做成事情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大学和大专的扩招已经能够使百分之七八十的高中毕业生受到很好的高等教育,如果一个人在比例这么高的情况之下,依然得不到上大学的机会,说明这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差的,也说明了这个人对于知识的核心创新、机会的理解力和抢占机会的能力也是比较弱的。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想要创业成功难度就会异常大。因为在未来,中国的创业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去抓机会,而是需要通过知识、技术、才能、眼界才能抓到机会。
  第二,在未来,如果你没有学历,那么意味着你基本上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上千变万化、转瞬即逝的高科技动态,以及高科技和现实之间的结合。当然你依然可以创业,比如说你可以去开个饭店、小农场或者小卖部,这种创业貌似不需要太深厚、太广泛的文化知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所做的事业原则上也已经做不大了。原因非常简单,能做大的都是同互联网、高密集的高科技知识相关的产业,而只有那些对商业模式有着非常灵敏和独到理解的人,才能把这样的生意从小做到大。
  还有一点,目前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的商业模式之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新的创业机会需要创业者有非常完整而强大的知识结构,而不单单只是有大学学历。所以,往后没有学历的人能够做出像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样的大企业这种事,已经基本不可能了。反观最近五六年中国所产生的亿万富翁,其实基本上90%是大学毕业生,并且要不就是毕业于非常好的大学,要不就是高科技专业毕业的人才。
  所以说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学历也非常重要,但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能力更加重要,它们与未来的创业息息相关,因此在你思考变成亿万富翁之前,请先思考如何能够获得终身的学习能力。
  摘自“新浪教育”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课堂上,史密斯教授正在为心理学系的学生们上课。史密斯教授说:“我想用一个游戏开始课程。每个人说出一个数字,如果你说出的数字与从我这顶帽子里抽出来的数字相同的话,你就可以得到2美元的奖励。”2美元虽然不多,但是如果能够被抽到,也是一件幸运事。史密斯教授从帽子里抽出一张纸条后,随机叫男生威廉负责读出纸条上的数字,并宣布幸运者。  因为这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同学们相互都不认识
有一个市舉办了一场作家诗人采风会,随行的作家有梁晓声。主办方对采风会很重视,特派一位市长全程陪同。天公不作美,半路上下起了雨。当地一个有名的诗人带着伞,他忙撑开伞跑到市长跟前,点头哈腰给市长撑伞。阵雨过后,大家继续赶路。  下午回到会议室,大家交流采风心得,轮到梁晓声发言,他说:“这次采风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因为我读了一首诗歌,看到了真正的诗人。”梁晓声话音刚落,那位为市长撑伞的诗人顿时心花怒放,他
一位朋友去拜访数学家吴文俊,见面就说:“听您夫人说,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特来向表示您祝贺!”  吴文俊听了,若无其事地说:“你不说我真的忘了。没有什么,只是一个生日而已,忘了就忘了吧。”  朋友感到很纳闷,心想:“这样著名的数学家怎么连自己的生日都忘了呢?是不是神志不清了,还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后来,这位朋友和吴教授谈及一台机器的证明问题,这位朋友问:“这台机器是什么时候安装好的?”吴教授张口就说
在《爱情公寓》中由王传君扮演的关谷,口音蹩脚又独具趣味,脑回路非常神奇,出人意料的笑点给了观众无尽的趣味。而凭借《爱情公寓》电视剧走红的王传君却放弃了在同名电影中的戏份,转而去拍摄了另外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  当初王传君接下这个角色的时候,导演文牧野还有一丝顾虑,他直接地对王传君说:“你之前演的都是一些搞笑类的角色,这次你要扮演一个被病痛折磨得生不如死的白血病人,差别很大,你能够做到吗?”王传
一个周末的黄昏,我坐在小区的运动场里读书。半昏半暗之间,走过来两个一般高、瘦瘦的女孩。她们都是初中生,此刻正用一副耳机分听MP3,嘴里还一起跟着旋律哼唱着:“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她们在听周杰伦的歌。  两个女孩一起坐到一张长椅上。我正想合上书准备起身离开,忽听女孩A说:“你说,周杰伦这么棒,他的那些同学现在都干什么?”  女孩B说:“我猜,周杰伦的同学肯定有当司机的,并且还是那种大型货车司
6岁的我,是否有和《少年时代》里的梅森一样,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思考着奇怪的问题,我早已忘了。可有一点是如此的相同,6岁的空气中弥漫一股淡淡的忧伤。在一次洗澡时,我突然问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我们不能像神仙那样永远活着吗?  这疑问不是无缘由地产生,问题产生前的那时,我大伯刚刚去世,我仍记得奶奶跟我说大伯死了,烧掉了。可那個时候,我不明白死是什么,死应该就是离开吧。此后的某几个清晨,我都会坐在家门
对巴金最初的印象,是我8岁时在县医院留下的。1963年时的县医院真有文化氛围,《上海文学》赫然与医学大部头著作摆放在阅览架上。父亲上台去做手术,我读《上海文学》,看到了巴金的报告文学《手》,写上海陈中伟大夫,为一个青年工人断手再植,再植手术写得动人心魄,紧张得让人手心出汗。  后来看电影《英雄儿女》,是由巴金的小说改编的。“你有一个老工人的爸爸,还有一个老革命的爸爸。”老工人爸爸好像叫王复标。慢慢
北宋时,吕圣功到达首都开封市,在朝廷担任参知政事。当吕圣功进入官员办事的场所朝堂时,朝廷中有官吏在帘子内指着他提醒身边的同事:“你们赶快看,那个非常平凡的小子,居然也当上参知政事,他怎么配参与商讨政事?”  那个官吏的嘲笑,吕圣功听得清清楚楚,只是他假装没有听见,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参知政事的职位,相当于副宰相,吕圣功身居要职,竟然初次迈进朝廷,便遭到人家的讥笑,几个同事特别愤怒,准备为他打抱不平,
在美国,民众走上街头的理由可以有千万条,但非法集会的后果只有一条,警方会毫不犹豫地驱离、抓捕,帶头闹事者被判入狱。他们对非法集会的定义也很简单:一是不被批准,二是集会超出了划定的区域。非法集会的表面理由无论多么崇高,但无法掩盖其非法的本质,这是美国政府所不能容忍的。他们认为,自由与法治相辅相成,没有边界的自由无异于无政府主义,意味着对他人自由的侵犯和破坏,这样的自由也就走向了反面。  面对暴力示威
初中毕业后,出身在农家的刘建超就到新疆去倒卖废品,这个工作辛苦不说,挣的钱也少,这让他很是不甘心,总想着有一天能够找到一条轻松挣钱的路子,实现人生逆袭。  这年春节,刘建超从新疆回到老家,上网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款名为“上证文多”的软件,这个软件发布的走势图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走势是同步的。在对这款软件进一步研究后,他发现,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功能赚钱,当然也就不用再辛苦倒卖废品了。有了这个想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