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商来华投资活跃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_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东南亚聚集了广大的华商,而且他们都在自己的所在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不可轻视的一股强大力量。
  
   投资第三产业居多
  
  根据实际投资地域统计显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9省市区,西部10省市区三大地域为东南亚华商主要投资集中地。据有关调查:1.沿海12省市区是其投资优选区位,约占其对华投资总额的85%以上,其中广东、福建、海南约占30%以上。普遍认为沿海地区较为优越的投资环境及传统侨乡集聚是吸引华资的主要因素。2.对中部9省市区投资约占其对华投资总额的10%,居第二位,其中河南为中部地区的优选区位。3.对西部10省市区投资约占其对华投资总额的3%,其中四川、重庆、云南三省市是西部地区的优选区位。从总体格局看,东南亚华商对华直接投资是以东南亚华人祖籍地的华南地区为中心,“朝北向西”呈梯度递减的态势发展。
  东南亚华商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有如下产业:
  


  ——房地产与酒店业。这是位居第一的最主要的投资行业,亦是东南亚华商历来对华投资的传统行业。目前马来西亚郭氏兄弟集团(Kuok Brother Group)所投资兴建并分布于国内主要城市的ShangriLa(香格里拉)系列高级酒店最负盛名。此外,近年引人注目的还有新加坡的联合工业集团(UIC Group)与中方在天津合作兴建的现代大型商务综合体项目——“君隆广场”等。
  ——制造业。大部分是对食品、电器、造纸、轮船、摩托车制造、建材等,这些是为东南亚竞争激烈或出口导向型行业所进行的标准化生产产品。较大投资有新加坡旺旺控股(Want Want Holdings)在华投资设立的32个销售分公司、310个营业所,康元集团(Khong Guan)在深圳(远东饼干)、上海(东亚食品)、天津(康美林食品)和成都(新成食品)等地投资的系列食品厂,在中国大陆乃至东南亚享有盛名的大型饮料生产厂家——杨协成公司(YHS Ltd)在广州、上海等地拥有的生产企业;丰隆(新)集团(Hong Leongpuorgof Singapore)属下斥巨资收购的国有新飞电器;马来西亚金狮集团(Lion Group)参与投资的南京金城摩托车有限公司等。
  ——大型基础设施。此类项目规模大、周期长,在海外华商对华投资史上尚属空前。如新加坡成功地在苏州、无锡等地参与投资的10个工业园区。其中总投资达20亿美元的最大的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由包括丰隆(新)集团、林增控股(L_CHANG)等多家华商企业集团在内的19家新加坡公司参与投资开发。
  ——金融、控股业。近年不少东南亚华商金融巨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纷纷来华设立机构。如泰国的盘谷、泰华农民、大城、那坤吞四大银行,新加坡的大华、华侨、华联(2001年被大华银行兼并)三大银行,菲律宾的首都、联盟两大银行,印尼力宝集团(Lippo Group)的香港华人银行,马来西亚的大众银行和香港道亨银行等著名华商银行,均来华设立了分行、合资银行或金融机构。控股方面则以印尼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属下的香港中策股份有限公司最为典型。
  ——商业、服务业。这是我国开放较迟、竞争激烈的行业,大型投资有马来西亚钟廷森的金狮集团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合作开办的“百盛公司”连锁店,菲律宾施至成的SM集团在厦门、石狮等地兴建的大型商场,泰国正大集团的“易初莲花超市”连锁店,陈兴勤的波·乍仑攀集团在广州开设的汽车维修厂等。
  ——娱乐、休闲业。近年在此领域的投资日渐增多。如马来西亚陈伯勤的伊克兰集团(Ekra Group)在海口市兴建的文化艺术中心,苏启文集团(Soh Chee Wen)在北京、桂林、无锡投资开发的度假休闲地,还有菲律宾黄明顶的光华集团(Gotesco Group)参与投资开发的大连金石滩度假休闲区等。
  ——农业综合经营行业。该行业投资较少但项目大,最突出的要算泰国的正大集团。目前投资项目从饲料加工、家禽育种、肉鸡养殖、孵化到肉类加工等。其中在华生产饲料大型企业有10多家,市场占有率为8%。此外投资规模较大的还有泰国张锦程的顺和成集团,陈兴勤的波·乍仑攀集团等。去年的8月24日,波·乍仑攀集团在2007广东(湛江)国际对虾节经贸项目签约仪式上,与广东广远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湛江国溢水产公司等签约总金额达21.23亿元人民币。
  ——电脑、通讯、航天业。由于华商自身技术水平和所在国产业结构的限制,对此类高新技术行业投资最少。主要有:泰国正大集团与中国合作卫星发射项目;近年来华投资且业务发展迅猛的新加坡创新科技公司(Creative Technology Ltd),其先后在北京、上海、青岛和合肥设立了分公司及研发中心;新加坡爱捷特(Aztech Systems)2001年在广东东莞投资的从事数码话音、数据通讯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快捷达通信设备厂,是其在华的主要生产基地,此外集团在深圳和东莞还拥有两个研发中心;新加坡IPC集团,其在广东省珠海设立的东大集团,1993年营业额就高达13亿元人民币。
  
   新一轮华商投资热兴起
  
  据商务部权威人士以及有关部门分析,海外华商(包括东南亚华商)未来对华投资将主要出现以下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1.华商对华投资的动因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华商对华投资已由原来的所谓“乡情说”、“机会说”转变为“交易成本”说,也即由于中国大陆仍然存在的低廉劳动力优势、巨大市场、优惠政策等优越的综合投资环境,使华商在华投资风险小、成本低、效益高、回收快,有利于其自身的持续发展。故“减少交易成本”正成为华商来华投资新的主要动因。
  2.以新华商为代表的新一轮海外华商对华投资热潮正在兴起。海外华商对华投资大体上经历过三次高潮。除了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在以港澳和东南亚华商、台商为主带动下掀起的两轮海外华商对华投资高潮之外,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新华商为代表的新一轮海外华商对华投资热潮正在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专家学者或创业人士出国留学或定居发展,经过多年的不断奋斗,形成了许多成功的新华商。近些年来,这当中的不少人以海外投资者身份一批批地纷纷回国创业。
  3.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进一步带动华商企业来华投资。目前,全球500家大型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企业在华投资。这些往往拥有行业核心技术等强大竞争力优势的公司,其在华业务产生的上下游产业配套需要和业务外包带动等方面的效应,将进一步带动正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海外华商来华投资。
  4.服务业将成为华商企业来华投资的主要增长点。近年来,服务业领域成为海外华商投资的新热点,房地产业和IT业、软件业、咨询业就是他们投资比较集中的几个服务行业。对于东南亚华商来说,原本便有着传统房地产业、金融业等服务行业的优势,新世纪以来其IT行业方面也在迅速发展,这些服务业的重要领域自然会成为东南亚华商的投资发展趋向。
  5.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海外华商投资新热点。目前,尽管海外华资仍集中于大陆东部,但其活动范围已经遍及整个大陆。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海外华商投资增幅首次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随着我国对这些地区投资优惠政策及鼓励措施的陆续出台,东南亚华商对这些地区的投资也将会显示增加趋势。
其他文献
得益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发达国家关注的外包焦点,发达国家在中国的发包业务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软件服务、金融、保险、会计、客户服务、研发等众多领域,其中以软件外包发展最快,到 2006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信息产业市场,2015 年则会跃居全球首位。由于全球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以及其所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 我国已经把服务外包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中就明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要求政府和食品企业在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不断暴露出的食品安全事件,其波及面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也一次比一次严重,在多次受伤和失望后,相信所有的消费者都会问同样的一个问题:现在吃什么才是安全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    没有赢家的游戏频频上演,
8月6日,国务院发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下称新《条例》)。新《条例》的制定旨在加强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新《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原《条例》自1997年以来的又一次修订。    修订原《条例》顺势而行    原《条例》自1996年1月29日发布和1997年1月14日修订以来,对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