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既是一门活的语言,又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它是一门交际工具,也是一门实践技用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大量地反复地模仿,训练运用。这就是英语的特点。
尽管英语教学在农村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无疑都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得枯燥乏味,两极分化严重,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这一科的好奇和兴趣,很愿意学这一科。但是由于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天长日久,学生便由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致最后放弃这一科的学习。
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外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
针对后进生的情况,追查出现后进生的原因,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爱心、耐心要先行
对于西部内陆地区来说,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觉得学英语无用,又不出国,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英语是多么重要,许多外商的投资及大量商品的进出口都需要用语言来交流,没有正确的语言怎么能沟通呢?因此学英语势在必行,英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这一点。我们要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英语的态度,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学习。英语学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更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我们要用真诚的爱心,实际的耐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后进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的“败类”、“包袱”。在社会上受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训斥的学生,心里有一种压抑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所以我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栽培他们。无数事实证明,后进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教师要用宽容的微笑,体贴的话语,会意的眼神,轻微的触摸,让他们在集体中有自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英语的词汇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词汇量更多,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学生本身学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多给一点爱心和耐心。教师应该做到“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只要每一个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感情诚心,献出爱心,工作耐心,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多表扬,少批评,对每个学生来说均很重要,尤其对后进生更应如此,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均要表扬,以鼓励他们树立学英语的信心,有错误的地方应耐心细致地纠正,尽量少批评,多表扬,这样他们就觉得教师喜欢他们,学英语也相应地有了兴趣。
2.课堂教学要先进
有的学生已经掉了队,这就说明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为这部分学生所接受,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和跟上队的学生相比落后了一大截,要让这部分学生赶上来,不能只给他们“吃大锅饭”,要给他们“开小灶”,他们需要个别帮助。所以,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必须给他们特殊的照顾,用特殊的方法,其中包括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英语本身是一门枯燥的语言,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方法,深钻教材,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
3.课后作业要有保障
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需要实际的口头练习,因而英语就有了“软作业”。所谓“软作业”,就是一些需要背诵记忆、口头练习的作业。而对于后进学生来说,他们这些作业做得不够好,他们总是惰性大些,每天早自习,后进生要到我面前朗读背诵前一天学过的句型课文,每单元的单元总结。以此帮助他们归纳重点难点及有用的词语、一单元结束后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叮嘱后进生千万不要把太多的缺漏带到下一单元,以免造成新的更大的差距。书面作业我经常是面批,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而且养成按时交作业的习惯。
争取后进生家长的配合:外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后进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我抓住家长一般都关心孩子学习这一特点,利用家长会,家长来访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与他们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词等。这对后进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另外,有时他们觉得课外阅读高不可攀,是好学生做的。针对这一点,我会选择一些生词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又有趣的文章,教会他们查字典,当后进生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看懂一两遍文章时,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而这些点滴微小的成功会促使他们继续阅读,一篇篇阅读增强了他们学外语的兴趣,扩大了外语的接触面,提高了单词的复效率,为以后的学习慢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出现教学个体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应该尽量让两极分化的差距降到最低,尽量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汲取到知识,取得一步步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集体的成员。
尽管英语教学在农村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无疑都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得枯燥乏味,两极分化严重,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这一科的好奇和兴趣,很愿意学这一科。但是由于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天长日久,学生便由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致最后放弃这一科的学习。
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外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
针对后进生的情况,追查出现后进生的原因,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爱心、耐心要先行
对于西部内陆地区来说,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觉得学英语无用,又不出国,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英语是多么重要,许多外商的投资及大量商品的进出口都需要用语言来交流,没有正确的语言怎么能沟通呢?因此学英语势在必行,英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这一点。我们要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英语的态度,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学习。英语学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更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我们要用真诚的爱心,实际的耐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后进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的“败类”、“包袱”。在社会上受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训斥的学生,心里有一种压抑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所以我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栽培他们。无数事实证明,后进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教师要用宽容的微笑,体贴的话语,会意的眼神,轻微的触摸,让他们在集体中有自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英语的词汇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词汇量更多,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学生本身学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多给一点爱心和耐心。教师应该做到“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只要每一个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感情诚心,献出爱心,工作耐心,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多表扬,少批评,对每个学生来说均很重要,尤其对后进生更应如此,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均要表扬,以鼓励他们树立学英语的信心,有错误的地方应耐心细致地纠正,尽量少批评,多表扬,这样他们就觉得教师喜欢他们,学英语也相应地有了兴趣。
2.课堂教学要先进
有的学生已经掉了队,这就说明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为这部分学生所接受,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和跟上队的学生相比落后了一大截,要让这部分学生赶上来,不能只给他们“吃大锅饭”,要给他们“开小灶”,他们需要个别帮助。所以,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必须给他们特殊的照顾,用特殊的方法,其中包括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英语本身是一门枯燥的语言,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方法,深钻教材,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
3.课后作业要有保障
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需要实际的口头练习,因而英语就有了“软作业”。所谓“软作业”,就是一些需要背诵记忆、口头练习的作业。而对于后进学生来说,他们这些作业做得不够好,他们总是惰性大些,每天早自习,后进生要到我面前朗读背诵前一天学过的句型课文,每单元的单元总结。以此帮助他们归纳重点难点及有用的词语、一单元结束后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叮嘱后进生千万不要把太多的缺漏带到下一单元,以免造成新的更大的差距。书面作业我经常是面批,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而且养成按时交作业的习惯。
争取后进生家长的配合:外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后进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我抓住家长一般都关心孩子学习这一特点,利用家长会,家长来访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与他们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词等。这对后进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另外,有时他们觉得课外阅读高不可攀,是好学生做的。针对这一点,我会选择一些生词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又有趣的文章,教会他们查字典,当后进生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看懂一两遍文章时,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而这些点滴微小的成功会促使他们继续阅读,一篇篇阅读增强了他们学外语的兴趣,扩大了外语的接触面,提高了单词的复效率,为以后的学习慢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出现教学个体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应该尽量让两极分化的差距降到最低,尽量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汲取到知识,取得一步步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集体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