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杂交稻天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天丰A”与“R998”组配而成的感温型杂交稻强优组合。广东省梅州市于2003年引进试种示范,到2009年共推广种植100多万亩。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在广东省梅州市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主要特征特性
生育期适中,早造中迟熟,全生育期130~133天;晚造中熟,全生育期116~118天。株型适中,长势茂盛,叶姿挺直,每亩有效穗数19.6万穗,株高98厘米,穗长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36.5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5.2克。抗性:稻瘟病平均3.3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90%;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7%,长宽比3.1,垩白粒率27%,垩白度2.5%,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丰产性能好,一般亩产550千克,高产田块可达650千克以上。米质优,米饭软硬适中,适口性好,早造米质外观二级,晚造一级。适应性广,适宜中等地力以上田块种植,在高肥力田更能发挥其丰产优势。
二、栽培技术要点
1. 合理安排,科学搭配,培育适龄壮秧。早造一般于3月4~6日播种,要到7月15~17日才能成熟收获,全生育期偏长。为了适应我市季节和耕作习惯,争取于7月10日左右成熟收获,播种期宜适当提前至2月底,采取薄膜育秧。晚造于7月5~8日播种。同一块田如果早造种植天优998,晚造宜以中早熟品种相搭配,或早造种植中熟品种,晚造种植天优998,这样布局安排比较合理。用种量大田在1千克/亩左右,秧田在7千克/亩左右。要千方百计提高种子和播种的质量,确保成苗率高和秧苗素质好。还要设法提高移栽秧苗带蘖率和带蘖数,争取低位分蘖生长,以提高成穗率。
2. 因地制宜,科学选址,充分发挥天优998的高产优势。经过多年的试种观察,梅州地区的平原、丘陵等高产区宜作早、晚两造天优998种植;山区、半山区可于早造或晚造种植一造天优998,以晚造稍好;高寒山区的中稻种植区(单造田)可大力推广种植天优998;平远、蕉岭县如种植天优998要注意熟期的合理安排,以避开早稻倒春寒和晚稻寒露风的为害。
3. 适时移栽,适当稀植。由于小苗移栽回青快,分蘗能力强,分蘖节位低,够苗早,有利于孕育大穗发挥天优998穗大粒多高产的潜力,所以种植天优998一般早稻秧龄以在20~25天,晚稻秧龄以在15~20天为宜,叶龄应控制在3.5~4.5叶之间。每亩抛栽或插栽1.5万~1.8万株(一定要浅插)。株行距在15~18厘米×24~27厘米之间,这样有利于提高秧苗的生长空间,获得较多的阳光和空气,产生更多的分蘖,增大根系伸展空间,使稻株更好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田块种植密度要根据地力条件、施肥水平等实际情况决定,稻田肥沃、施肥水平和管理水平高的,种植密度宜疏;反之宜密。
4. 湿润灌溉,养根保叶。稻田要开好田字形或目字形排水沟,采取浅水层移栽保活株促返青,返青后间歇灌溉,薄露水层促发根分蘖,结合施肥喷药灌浅水。要做到基本保持田面无水层并要湿润(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最好保持每株有8~10穗有效穗),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以达到长根壮秆、穗大粒多、抗倒伏等目的。从拔节开始直至幼穗分化和抽穗扬花期,都要采取灌浅水促大穗多粒措施。到灌浆成熟期采取干干湿湿交替灌溉,目的是养根、保叶、促灌浆以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5. 科学施肥,提高肥效。施肥量按稻田肥力和目标产量而定,亩产600千克左右的田块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3~14千克(尿素约30千克)、纯磷6~7千克(钙镁磷肥约40千克),纯钾13~15千克(氯化钾约25千克),其中早稻基肥占50%,分蘖肥占35%,穗肥占15%;晚稻基肥占70%,分蘖肥占25%,穗肥占5%。
6. 综合防治,减少病虫害。通过轮作、科学肥水管理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草、鼠为害。发生病虫为害时,需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进行药物防治。大田除草,在抛秧或插秧后5~7天结合大田第一次施分蘖肥时施用除草剂。在分蘖盛期要注意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抽穗灌浆后期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
(作者联系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邮编:514000)
一、主要特征特性
生育期适中,早造中迟熟,全生育期130~133天;晚造中熟,全生育期116~118天。株型适中,长势茂盛,叶姿挺直,每亩有效穗数19.6万穗,株高98厘米,穗长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36.5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5.2克。抗性:稻瘟病平均3.3级,最高9级,抗性频率90%;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7%,长宽比3.1,垩白粒率27%,垩白度2.5%,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丰产性能好,一般亩产550千克,高产田块可达650千克以上。米质优,米饭软硬适中,适口性好,早造米质外观二级,晚造一级。适应性广,适宜中等地力以上田块种植,在高肥力田更能发挥其丰产优势。
二、栽培技术要点
1. 合理安排,科学搭配,培育适龄壮秧。早造一般于3月4~6日播种,要到7月15~17日才能成熟收获,全生育期偏长。为了适应我市季节和耕作习惯,争取于7月10日左右成熟收获,播种期宜适当提前至2月底,采取薄膜育秧。晚造于7月5~8日播种。同一块田如果早造种植天优998,晚造宜以中早熟品种相搭配,或早造种植中熟品种,晚造种植天优998,这样布局安排比较合理。用种量大田在1千克/亩左右,秧田在7千克/亩左右。要千方百计提高种子和播种的质量,确保成苗率高和秧苗素质好。还要设法提高移栽秧苗带蘖率和带蘖数,争取低位分蘖生长,以提高成穗率。
2. 因地制宜,科学选址,充分发挥天优998的高产优势。经过多年的试种观察,梅州地区的平原、丘陵等高产区宜作早、晚两造天优998种植;山区、半山区可于早造或晚造种植一造天优998,以晚造稍好;高寒山区的中稻种植区(单造田)可大力推广种植天优998;平远、蕉岭县如种植天优998要注意熟期的合理安排,以避开早稻倒春寒和晚稻寒露风的为害。
3. 适时移栽,适当稀植。由于小苗移栽回青快,分蘗能力强,分蘖节位低,够苗早,有利于孕育大穗发挥天优998穗大粒多高产的潜力,所以种植天优998一般早稻秧龄以在20~25天,晚稻秧龄以在15~20天为宜,叶龄应控制在3.5~4.5叶之间。每亩抛栽或插栽1.5万~1.8万株(一定要浅插)。株行距在15~18厘米×24~27厘米之间,这样有利于提高秧苗的生长空间,获得较多的阳光和空气,产生更多的分蘖,增大根系伸展空间,使稻株更好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田块种植密度要根据地力条件、施肥水平等实际情况决定,稻田肥沃、施肥水平和管理水平高的,种植密度宜疏;反之宜密。
4. 湿润灌溉,养根保叶。稻田要开好田字形或目字形排水沟,采取浅水层移栽保活株促返青,返青后间歇灌溉,薄露水层促发根分蘖,结合施肥喷药灌浅水。要做到基本保持田面无水层并要湿润(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最好保持每株有8~10穗有效穗),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以达到长根壮秆、穗大粒多、抗倒伏等目的。从拔节开始直至幼穗分化和抽穗扬花期,都要采取灌浅水促大穗多粒措施。到灌浆成熟期采取干干湿湿交替灌溉,目的是养根、保叶、促灌浆以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5. 科学施肥,提高肥效。施肥量按稻田肥力和目标产量而定,亩产600千克左右的田块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3~14千克(尿素约30千克)、纯磷6~7千克(钙镁磷肥约40千克),纯钾13~15千克(氯化钾约25千克),其中早稻基肥占50%,分蘖肥占35%,穗肥占15%;晚稻基肥占70%,分蘖肥占25%,穗肥占5%。
6. 综合防治,减少病虫害。通过轮作、科学肥水管理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草、鼠为害。发生病虫为害时,需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进行药物防治。大田除草,在抛秧或插秧后5~7天结合大田第一次施分蘖肥时施用除草剂。在分蘖盛期要注意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抽穗灌浆后期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
(作者联系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邮编:5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