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德育课上教师情感的运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i8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中等职业教育中情感运用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应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基本都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差生”,许多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习惯差,学习行为容易受情绪影响;心理方面,他们长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忽视甚至是歧视,敏感而自卑,逆反心理强,情绪起伏大;此外,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识不到学习德育课对将来就业和人生发展的影响,认为德育课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致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面对这些不利现状,我们的德育课教学怎样才能达成德育大纲规定的效果呢?诚然,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但中职德育课教师的情感素养和情感运用能力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相对于普通中学教师而言,中职德育课教师要拥有更加坚定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要有更高超的情感交往能力与技巧。课堂上,要让教师的情感起到调节学习气氛、激励学生学习、催化学生情意的作用,成为增效剂、催化剂,促使学生积极地接受德育知识,并将其自觉转化为自己的情意和信念,进而主动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师情感因素在德育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要善于利用情感因素,使德育课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2 中职德育课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技巧与方法
  第一,关爱学生、赏识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课堂心理氛围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在这种心理氛围下,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利于更好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的以爱为核心的情感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罗杰斯说过:“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了什么以及他怎么做。”在中职生中,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懒散、厌学、自卑、自负等现象都存在。面对这些状况,教师要正视现实,不能由此产生消极心理,更不能一味的批评、训斥、挖苦、讽刺、打击这些学生,那只会使课堂气氛愤懑、压抑,师生关系紧张、对立,影响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以良好的人格特征影响学生。
  教师是学生除父母外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培养道德的榜样。教师的特殊地位,使教师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也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中职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心理敏感、可塑性强,德育课教师的观念、品行和对事业与生活的态度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进而影响学生的认知学习,经过较长时间接触,教师的人格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德育课教师应该具有诚实、乐观、自律、自信、宽容、善良、热爱生活、有责任心、积极进取、勤勤恳恳、勇于克服困难等人格特征,不应该给学生留下言行不一、怨天尤人、消极、冷漠、虚伪、敷衍工作等负面印象。德育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德育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并注意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第三,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体验。
  作为德育课教师,首先要热爱所教课程、对所教专业理论确信不移、能情感投入地教学,这些情感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教学效果非常好。比如,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教师自己首先要对这一论断坚信不疑,自己先要被感动,然后结合具体事例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从而对党产生一股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信任感情,拥护党的领导。其次,新课程教材中,结合中职生实际,融入了许多情感素材,不像原来只是单纯地罗列理论知识。教师要学会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功能,利用好教材正文或案例中的内容。或者也可以自己选择案例、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验,以情育人,增强教学效果。
  第四,要善于调控情绪情感。
  首先,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教师授课时如果心境良好、情绪高昂,就会得心应手,使自己的智能活动发挥趋于完美。受教师情感的感染,学生上课也会变得投入、活跃。作为一个普通人,教师也会有来自生活的、工作的、社会的各种烦恼和不快,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消除不良情绪情感,绝不能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影响课堂教学。
  其次,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情感。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通过观察表情动作判断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积极引导学生情绪情感方向、调控情绪强度。
  第五,要善于恰当表达情感。
  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唤起学习者的情感。教育者如果自身缺乏情感的投入,只是例行公事似地向受教育者讲解、传授德育课内容,那么课堂将变得毫无生机,不能激发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德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苏联教育学家多卡连柯说:“做教师的绝对不能没有感情,不善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表达情感的人,才能利用好情感因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专门从事政治、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德育课教师,更不应该是面无表情、干巴巴说教的形象。
  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语言、面部表情、肢体的恰当变化有效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比如,讲宪法时教师可以用清晰、坚定地语气和神态表现出宪法的权威性;学生发言时,教师要用温和的目光给予关注,用热情的话语鼓励、回答得好的地方可以点头予以赞扬,等等。总之,教师要通过自身情感的表达显示自身起伏变化的内在情感,影响和感染学生,进而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崔允郭,主编.教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Z],2004.
  [3] 朱小蔓.创建情感师范教育[J].师道,2008(3):1-2.
其他文献
教师要常常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反思自己的教学:我的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了什么?有没有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预设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问题的根源何
1.症状中毒兔瞳孔缩小,全身无力,肌纤维震颤、牙关紧闭,流涎,颈部强直、角弓反张.病兔初期兴奋不安、继而神经处于抑制状态,最后昏迷和呼吸中枢麻痹,严重者当即死亡.2.剖检变
本文对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对本门课程与专业课的衔接、软件引入、课程设计的考核、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教学方
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高校自身建设与长远发展,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建设中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解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布克钦指出技术具有传统的和现代的两种意象,产生技术两种意象的根源在于技术的社会基质。因此,要实现迈向解放的技术、实现人的自由与自然的解放就需要超越技术的传统意象和现
我平时注意研究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中探索教学输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深入理解学习输出假设学说的基础上研究出了适用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在努力进行学科